一种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078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基桩的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一种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包括抱压式PHC管桩和桩尖,所述桩尖为焊接网片,焊接于抱压式PHC管桩桩端的环形钢板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有效避免采用钢桩尖时发生的PHC管桩桩端爆毁或与基岩脱离现象;2、有效避免PHC管桩空腔被堵塞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抱压式粧端自弓I孔静压入岩管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基桩的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
岩管桩。
【背景技术】
[0002]专利号:ZL200610124487、X,该专利为本次 申请人:之前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抱压式PHC管桩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施工工艺,采用特制棱台型钢桩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严重技术缺陷:
[0003]①钢桩尖焊接在PHC管桩桩端钢板上,当PHC管桩携桩尖到达基岩时,钢桩尖即要承受PHC管桩桩身承受的竖向荷载,在该荷载作用下,钢桩尖极易瞬间解体,造成PHC管桩桩端瞬间受力不均,产生PHC管桩桩端爆裂的现象,使PHC管桩桩端承载力消失,即使桩端携桩尖到达基岩时,钢桩尖未瞬间解体,但钢桩尖在地下土层中长时间受腐蚀后,终将解体,造成PHC管桩桩端与持力层基岩之间脱离接解,PHC管桩桩端所承受的桩荷载无法传递到基岩上,PHC管桩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下沉,产生严重的建筑物下沉的后果。
[0004]②在PHC管桩施工向下沉桩过程中,当土层中存在块状坚硬障碍物或粘土时,坚硬块状障碍物或粘土将被挤入钢桩尖内腔中。在PHC管桩继续向下沉桩过程中,再挤入PHC管桩内腔中,造成PHC管桩内腔堵塞,越堵越密实,结果出现水冲引孔高压水流与气流无法通过PHC管桩内腔向上喷出,或出现高压水管与气管无法下放至桩端,造成桩端自引孔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采用钢桩尖时发生的PHC管桩桩端爆毁或与基岩脱离现象的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PHC管桩空腔被堵塞现象的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弓I孔静压入岩管桩。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包括抱压式PHC管桩和桩尖,所述桩尖为焊接网片,焊接于抱压式PHC管桩桩端的环形钢板上。
[0008]所述桩尖为钢筋或角钢焊接网片。
[0009]采用钢筋或角钢网片加焊在管桩桩端,当管桩桩端到达持力层基岩时,网片在基岩反力作用下,将向管桩内腔弯曲,不会阻隔管桩桩端与基岩的接触传力,避免了采用钢桩尖时发生的PHC管桩桩端爆毁或与基岩脱离的现象。
[0010]采用钢筋或角钢网片加焊在管桩桩端,在管桩压桩过程中,土层中若遇块状坚硬障碍物,将被该网片阻隔,无法进入PHC管桩空腔中,若遇粘土层整块粘土在粘土挤入PHC管桩空腔前将被该网片切割成较小的分离开的条块状进入PHC管桩空腔,细块被高压水流气流向上托起,不会出现整块粘土堵塞入PHC管桩空腔。两方面效果不会出现PHC管桩空腔被堵塞的现象。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2]1、有效避免采用钢桩尖时发生的PHC管桩桩端爆毁或与基岩脱离现象。
[0013]2、有效避免PHC管桩空腔被堵塞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钢筋桩尖(钢筋数目为4根)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钢筋桩尖(钢筋数目为5根)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钢筋桩尖(钢筋数目为6根)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1中钢筋桩尖(钢筋数目为8根)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1中角钢桩尖(角钢数目为4根)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图1中角钢桩尖(角钢数目为5根)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图1中角钢桩尖(角钢数目为6根)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图1中角钢桩尖(角钢数目为7根)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图1中角钢桩尖(角钢数目为8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一种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包括抱压式PHC管桩和桩尖,所述PHC管桩在常规的全液压静力压装机的液控夹桩器11和送桩器12之间增设环形防滑抱箍10 ;高压输水胶管8的一端贯穿空芯管桩13的内腔,到达桩尖14,位于桩尖14空腔中的高压输水胶管8的前端设有喷水口(图中未示出),露在空芯管桩13外面,设有管接头9的高压输水胶管8的另一端通过输水阀门5及三通管4与高压水泵3连接,高压水泵3的进水口经吸水管2与水箱I连通,前者的出水口经三通管4及输水阀门5与高压输水胶管8连接,后者经管接头9插入空芯管桩13的内腔;三通管4的另一出口经回水管19和阀门18与水箱I连通;高压输气胶管7的一端贯穿空芯管桩13的内腔,到达桩尖14,位于桩尖空腔中的高压输气胶管7的端头设有多孔喷气口(图中未示出),裸露在空芯管桩13的外面、设有管接头9的高压输气胶管7的另一端通过输气阀门17与空压机6连接;桩尖14为焊接网片,焊接于抱压式PHC管桩桩端的环形钢板上。
[0025]如图2-10,所述桩尖为钢筋或角钢焊接网片;其一,所述桩尖为钢筋焊接网片,其钢筋数量为4、5、6、8根;其二,所述桩尖为角钢焊接网片,其角钢数量为4、5、6、7、8根。
[0026]压桩施工时,当在地层中存在粘土层时,应在桩端未进入粘土层时即先开始水冲弓I孔再往下压桩,不能先将桩压入粘土层后再开始水冲引孔。
[0027]本实用新型是在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200610124487.X的基础上对桩尖进行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例中提到的焊接网片(钢筋或角钢)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或钢筋、角钢与其他材料的混合使用,同时附图钢筋焊接网片(如图2-5)中钢筋的数量和角钢焊接网片(如图6-10)中角钢的数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钢筋焊接网片中钢筋的数量可以是4-10根,角钢焊接网片中角钢的数量可以是2-8根。钢筋或角钢的焊接形式上也可以斜角度焊接,垂直焊接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包括抱压式PHC管桩和桩尖(14),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为焊接网片,焊接于抱压式PHC管桩桩端的环形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为钢筋或角钢焊接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为钢筋焊接网片,其钢筋数量为4-10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抱压式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为角钢焊接网片,其角钢数量为2-8根。
【文档编号】E02D5/72GK203668927SQ20142000080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江守慈 申请人:江守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