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362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用于光杆的密封与调偏,该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包括设置在光杆外的双密封件,其中该双密封件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分为盘根盒,盘根盒与光杆之间填充能实现动密封的盘根,下部分为调偏头,该调偏头内侧面与光杆采用间隙密封接触,以实现双密封件的下部分密封。其能够提高调偏能力以及密封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一种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偏光杆密封器,尤其涉及一种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
【背景技术】
[0002]碳酸盐岩缝洞型稠油油藏采用掺稀油降粘和注水替油方式生产。注稀油、注水后具有井口压力高特点,常规光杆密封器承压能力低、操作复杂,难以满足注水替油机抽井井控安全要求。因此机抽井井口及密封由原来承压为25MPa的井口配合光杆密封器改为承压为35MPa的井口配合双闸板防喷器以及光杆密封器结构,该结构在现场应用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0003]I)受承压35MPa井口、双闸板防嗔器及光杆常封器闻度影响,完井后机抽井井口高度过高,导致抽油机底座高度增加(由0.6-0.8m增加至1.2-1.6m)、低压测试难度及风险加大、部分井甚至无法实现长冲程、低冲次生产,给生产及安全管理带来极大风险;
[0004]2)现用光杆密封器具有动密封(即盘根密封)、静密封(即二级密封)及调偏能力,与双闸板防喷器功能上有重复,单井材料投入成本增加;
[0005]3)受井口高度及现有光杆密封器结构影响,现有光杆密封器调偏能力有限(约为Imm左右),当光杆在较大的交变负载下运行出现偏心问题时,密封器磨损光杆,进一步导致光杆磨损密封盘根,从而导致井口密封失效、漏油,且光杆受损后易发生断裂现象。
[0006]据统计,仅采油二厂就因光杆偏磨导致更换光杆45井次/年,更换光杆密封器30井次/年,平均更换盘根周期为20天,造成产量损失2497吨/年,浪费稀油1125吨/年,增加成本974万元/年。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其能够提高调偏能力以及密封的可靠性。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用于光杆的密封与调偏,该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包括设置在光杆外的双密封件,其中该双密封件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分为盘根盒,盘根盒与光杆之间填充能实现动密封的盘根,下部分为调偏头,该调偏头内侧面与光杆采用间隙密封接触,以实现双密封件的下部分密封。
[0009]优选地,调偏头的外侧面为球形。
[0010]优选地,双密封件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压盖,双密封件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压帽,压帽的上部内侧面与光杆接触,压帽的顶端叠压在压盖的顶端。
[0011 ] 优选地,压帽以及压盖与光杆接触的棱角为圆弧倒角。
[0012]优选地,调偏头的底部设置调偏底座,使调偏头坐落到调偏底座之内,在调偏头的外部设置有调偏压帽,该调偏压帽的上端紧靠球形的调偏头,下端紧靠调偏底座,调偏头的外侧面与调偏底座及调偏压冒采用双密封胶圈密封。
[0013]优选地,压帽与光杆之间的间隙为3_5mm。[0014]优选地,压盖与光杆之间的间隙为3_5mm。
[0015]优选地,球形调偏头的调偏范围在2_4mm。
[0016]本实用新型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提高了调偏能力以及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0017]I)压帽以及压盖与光杆接触的棱角由直角改为圆弧倒角,减少棱角对光杆的磨损,延长光杆及盘根寿命,减少更换盘根及光杆工作量;
[0018]2)本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不设置二级密封(静密封),降低井口高度及节约费用;
[0019]3)增大压冒、压盖与光杆的间隙,使光杆与井口轻微不对中时不偏磨;
[0020]4)由弹簧调偏结构改为球形调偏结构,双密封,由两个密封圈实现,调偏能力大大提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用于光杆的密封与调偏,其包括设置在光杆外的双密封件3,其中该双密封件3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分为盘根盒31,在盘根盒31与光杆之间填充盘根(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光杆的动密封;下部分为调偏头32,该调偏头32内侧面与光杆采用间隙密封接触,实现双密封件下部分的密封;外侧面为球形,球形的调偏头还能够实现光杆的360ο调偏,大大提升了调偏能力。本实用新型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只设置动密封,不设置二级密封(静密封),降低井口高度及节约费用。
[0024]双密封件3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压盖2,双密封件3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压帽1,压帽I的上部内侧面与光杆接触,压帽I的顶端叠压在压盖2的顶端。优选的,压帽I以及压盖2与光杆接触的棱角为圆弧倒角,这样能够减少棱角对光杆的摩损,延长光杆寿命,减少更换光杆工作量。
[0025]为了固定球形的调偏头32,在调偏头32的底部设置调偏底座5,使调偏头32坐落到调偏底座5之内,在调偏头32的外部设置有调偏压帽4,该调偏压帽4的上端紧靠球形的调偏头32,下端紧靠调偏底座5,调偏头32的外侧面与调偏底座5及调偏压冒4采用双密封胶圈密封,以实现球形的调偏头32在调偏底座5内实现调偏。
[0026]进一步的,为了使光杆与井口存在轻微不对中时不发生偏磨,压帽I与光杆之间的间隙优选为3-5mm,压盖2与光杆之间的间隙优选为3_5mm,球形调偏头的调偏范围在2-4_。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的有益效果,我们通过在实践中具体实用后得出以下效果:在已使用98个光杆密封器使用一年的时间为例,更换盘根周期由20天提升至90天,更换光杆频次由45井次/年降低至10井次/年,更换光杆密封器30井次/年降至5井次/年,杜绝原油跑冒滴漏现象,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日常维护工作量,提高了油井生产时效,减少产量损失和稀油浪费。以一年更换光杆45根,光杆密封器30个,盘根14600个计算,损失产量2497吨,稀油损失1125吨,增加成本974万元计算,如未改进,新转检有杆泵井使用光杆密封器98 口,造成产量损失878吨,稀油损失405吨,增加采油成本341万元。
[0027]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用于光杆的密封与调偏,其特征在于,该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包括设置在光杆外的双密封件(3),其中该双密封件(3)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分为盘根盒(31),盘根盒(31)与光杆之间填充能实现动密封的盘根,下部分为调偏头(32),该调偏头(32)内侧面与光杆采用间隙密封接触,以实现双密封件(3)的下部分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调偏头(32)的外侧面为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双密封件(3)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压盖(2),双密封件(3)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压帽(1),压帽(I)的上部内侧面与光杆接触,压帽(I)的顶端叠压在压盖(2)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压帽(I)以及压盖(2)与光杆接触的棱角为圆弧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调偏头(32)的底部设置调偏底座(5),使调偏头(32)坐落到调偏底座(5)之内,在调偏头(32)的外部设置有调偏压帽(4),该调偏压帽(4)的上端紧靠球形的调偏头(32),下端紧靠调偏底座(5),调偏头(32)的外侧面与调偏底座(5)及调偏压冒(4)采用双密封胶圈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压帽(I)与光杆之间的间隙为3_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压盖(2)与光杆之间的间隙为3_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形调偏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球形调偏头的调偏范围在 2-4mmο
【文档编号】E21B33/03GK203822235SQ201420154319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日
【发明者】刘玉国, 杜林辉, 杨延东, 郭忠良, 陈华强, 袁波, 梁志艳, 蒋磊, 程婷, 王磊磊, 姜建华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