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防飞溅取样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362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井口防飞溅取样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口防飞溅取样器,包括井油气汇集横管,还包括油气汇集立管、中心排气管,井油气汇集横管一端设有丝扣,另一端与油气汇集立管偏心连接,中心排气管安装在油气汇集立管内腔中,油气汇集立管顶部设有环形油气挡板,油气挡板内径与中心排气管外径相匹配。所述中心排气管外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取样过程中因井液飞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事故;气液分离后取样能够按照要求取足取准油样,提高了所取油样的准确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等优点。
【专利说明】井口防飞溅取样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的采油设备,特别是用于采油井的井口取样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井口取样是每天都进行的工作,通过井口所取油样测定的原油含水率是计算油井井口产油量的直接依据,也是计算油田综合含水率的重要依据,同时原油含水率的准确性会影响到油田开发管理的决策,因此对油井取样以及取样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0003]在油井井口取样过程中,因为井底压力过大、油井间歇出油、油井含气较大等因素,在取样过程中井液进入取样桶后发生飞溅现象较为普遍,极易造成漏油、污染环境等事故。在取样过程中,如果井液温度较高,飞溅到人体部位,易造成烫伤等人身伤害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取样时井液飞溅造成人身伤害、有效解决因取样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井口防飞溅取样器。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井口防飞溅取样器,包括井油气汇集横管,还包括油气汇集立管、中心排气管,井油气汇集横管一端设有丝扣,另一端与油气汇集立管偏心连接,中心排气管安装在油气汇集立管内腔中,油气汇集立管顶部设有环形油气挡板,油气挡板内径与中心排气管外径相匹配。
[0006]所述中心排气管外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防止取样过程中因井液飞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事故;气液分离后取样能够按照要求取足取准油样,提高了所取油样的准确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0]如图所示,井口防飞溅取样器包括油气汇集横管2、油气汇集立管3、中心排气管4,井油气汇集横管2与油气汇集立管3偏心连接,油气汇集立管3顶部设有环形油气挡板7,油气挡板7中心开有同中心排气管4外径等径的孔道,使中心排气管4可以自油气挡板7进入到油气汇集立管3内腔中;中心排气管4外壁开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内安装有密封圈5,密封圈5与油气汇集立管3相配合形成密封,用于密封井油气汇集横管2进口与油气汇集立管3上部环形空间。井油气汇集横管3外端有丝扣1,可使该装置与井口取样阀进行牢固连接,操作简便,安全快捷。[00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井油气汇集横管2—端的丝扣I与井口取样阀连接,上提中心排气管4,使密封圈5在油气汇集立管3内至井油气汇集横管2以上位置。正常取样时,井液自井油气汇集横管2进入油气汇集立管3内,由于偏心作用产生旋转,通过离心作用气液分离;由于环形油气挡板7及密封圈5的密封作用,防止了井液油气自油气汇集立管3上部飞溅,井液自油气汇集立管3出口流出,分离出的气体自中心排气管4内腔向上排出,达到平稳取样目的。
[001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油井,特别是含气比较严重的油井,更能体现出它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取样时井液飞溅而造成的跑油现象,避免了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等事故。
【权利要求】
1.一种井口防飞溅取样器,包括井油气汇集横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汇集立管、中心排气管,井油气汇集横管一端设有丝扣,另一端与油气汇集立管偏心连接,中心排气管安装在油气汇集立管内腔中,油气汇集立管顶部设有环形油气挡板,油气挡板内径与中心排气管外径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防飞溅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排气管外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文档编号】E21B49/08GK203742592SQ20142015399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日
【发明者】王晓燕, 于莉萍, 隋铁柱, 李西江, 刘晓东 申请人:于莉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