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367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边坡上的多个护坡板,多个护坡板在路基边坡上呈多层布设且均沿路基的纵向延伸,上层护坡板远离路基边坡的一侧边延伸至下层护坡板上方,顶层护坡板靠近路基边坡的一侧边与路肩抵接连接,多个护坡板远离路基边坡的一侧边均向下倾斜,多个护坡板的下方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与上层护坡板远离路基边坡的一侧底部相连接,第一支架的中部与下层护坡板相连接。该防护结构在不影响路基通风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阻止降雨从路基边坡渗入路基的内部,避免冻土地基和黄土地基受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冻土地基和黄土地基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多年冻土区在我国分布较多,公路、铁路路基下部冻土的融沉是造成路基稳定性不足的主要因素。例如: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将穿越多年冻土区632km,其中237km处于高温多年冻土区(年平均地温≥-rc)0因此,对于寒区道路而言,都将面临严峻的冻土问题。
[0003]为了避免寒区道路冻土段路基内部热量聚集,技术人员采用块石填筑路基,路基两侧通风和对流作用可以带走路基内的热量,从而避免路基下部冻土发生融沉,这种通风路基在多年冻土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填石路基边坡空隙大,降雨、雪水能够通过边坡的巨大孔隙进入路基内部并渗入冻土层,导致冻土融化和路基冻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在不影响路基通风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阻止降雨从路基边坡渗入路基的内部,避免冻 土地基和黄土地基受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冻土地基和黄土地基的稳定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基边坡上的多个护坡板,多个所述护坡板在路基边坡上呈多层布设且均沿路基的纵向延伸,上层护坡板远离路基边坡的一侧边延伸至下层护坡板上方,顶层护坡板靠近路基边坡的一侧边与路肩抵接连接,多个所述护坡板远离路基边坡的一侧边均向下倾斜,多个所述护坡板的下方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上层护坡板远离路基边坡的一侧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与下层护坡板相连接。
[0006]上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肩边缘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外侧边上设置有供顶层护坡板一侧边伸入的凹槽。
[0007]上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上的基层和下封层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渗入下封层的水引导至路基边坡的防水土工膜。
[0008]上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铰接有与上层护坡板相连接的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与下层护坡板相连接的第二支撑台,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台沿第一支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
[0009]上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顶层护坡板的下方且位于第一支架和路肩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通过第三支撑台与顶层护坡板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台铰接在第二支架上。[0010]上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板为波纹板。
[0011]上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20°。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安装和维修方便。
[00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路肩凸缘,能够有效避免水从顶层护坡板与路基边坡之间的缝隙渗入路基内。
[0015]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边坡坡率、引导排水能力可方便调节护坡板倾斜度,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0016]4、本实用新型可保证冻土地区块石通风路基的通风性能,且简单有效的避免水从边坡流入路基;路基下封层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土工膜,渗入的少量水也可从路拱排除,进而顺着护坡板流出路基范围。
[0017]5、本实用新型所述护坡板为波纹板。其能很好的引导水流至排水沟内,增强了排水效率,提高了排水效率;且两护坡板间搭接处不用密封处理也不会漏水在路基边坡上。 [0018]6、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黄土路基上时边坡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雨季降水冲毁路基边坡,在黄土路基工程中,还可在护坡板下部空隙间土中种植爬墙类植物,不仅可以稳固边坡,还能兼顾美化道路两侧风景,增加植被覆盖率。
[00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坡板与第一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I一路基;2—面层;3—基层;
[0027]4一路肩;4-1—凸缘;4-2—凹槽;
[0028]5一下封层;6—防水土工膜;7—护坡板;
[0029]8—第二支架;9一第一支架; 9-1 一第一支撑台;
[0030]9-2一第二支撑台;10—排水沟; 11一路基边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边坡11上的多个护坡板7,多个所述护坡板7在路基边坡11上呈多层布设且均沿路基I的纵向延伸,上层护坡板7远离路基边坡11的一侧边延伸至下层护坡板7上方,顶层护坡板7靠近路基边坡11的一侧边与路肩4抵接连接,多个所述护坡板7远离路基边坡11的一侧边均向下倾斜,多个所述护坡板7的下方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一支架9,所述第一支架9的上端与上层护坡板7远离路基边坡11的一侧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9的中部与下层护坡板7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护坡板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20°。优选的做法是,所述护坡板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
[003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层护坡板7能够将路面上的水或降落在护坡板7上的雨水逐层引导至路基I 一侧的排水沟10内,阻止降雨从路基边坡11渗入路基I的内部,护坡板7下方相互间隔的第一支架9之间的空隙能够有效的将风引导至路基I内,不会影响路基I的通风,此外,还具有遮挡太阳辐射热的功能,避免路基I吸热进而温度升高,有效的保护了冻土段路基和黄土地基。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护坡板7可以根据需要做成预制石棉板或者其他材料的浅色护坡板,例如白色,浅色护坡板对太阳热辐射的吸收较弱、反射较强,能一定程度阻止路基I内部热量升高。
[0034]如图2所示,所述路肩4边缘设置有凸缘4-1,所述凸缘4-1外侧边上设置有供顶层护坡板7 —侧边伸入的凹槽4-2。通过设置凸缘4-1和凹槽4-2,使得路基I面层2上的水直接落在顶层护坡板7上,避免所述面层2上的水落在路基边坡11上。并能够有效避免水从顶层护坡板7与路基边坡11之间的缝隙渗入路基I内。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路基I上的基层3和下封层5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渗入下封层5的水引导至路基边坡11的防水土工膜6。通过设置防水土工膜6,可以有效的将从面板2渗入到下封层5的水引导至路基边坡11,进而排走,避免水进入路基I内对路基I造成破坏。
[0036]如图3所示,所述护坡板7为波纹板。能很好的引导水流至排水沟10内,增强了排水效率,提高了排水效果。上下层波纹板2在搭接时能刚好咬合住,安装方便,且咬合处不会产生缝隙导致降水流向路基I。
[0037]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架9的上端铰接有与上层护坡板7相连接的第一支撑台9-1 ;所述第一支架9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与下层护坡板7相连接的第二支撑台9-2,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台9-2沿第一支架9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通过在第一支架9的上端铰接第一支撑台9-1,可以对护坡板7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以适应路基边坡11的坡率、引导排水能力。当护坡板7的角度调整后,护坡板7的一侧边可以选择不同的第二支撑台9-2进行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台9-2的数量三个,最低下一级的第二支撑台9-2与水平面成10度夹角,中间一级的第二支撑台9-2与水平面成15度夹角,最上面一级的第二支撑台9-2与水平面呈20度夹角。
[0038]如图2所示,顶层护坡板7的下方且位于第一支架9和路肩4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二支架8,所述第二支架8的上端通过第三支撑台8-1与顶层护坡板7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台8-1铰接在第二支架8上。通过铰接在第二支架8上的第三支撑台8-1,可以保证当顶层护坡板7在角度调整后,顶层护坡板7和第三支撑台8-1绕第二支架8转动,以适应顶层护坡板7的角度变化。所述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8均沿铅垂方向埋入路基边坡11。
[00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基边坡(11)上的多个护坡板(7),多个所述护坡板(7)在路基边坡(11)上呈多层布设且均沿路基(I)的纵向延伸,上层护坡板(7)远离路基边坡(11)的一侧边延伸至下层护坡板(7)上方,顶层护坡板(7)靠近路基边坡(11)的一侧边与路肩(4 )抵接连接,多个所述护坡板(7 )远离路基边坡(11)的一侧边均向下倾斜,多个所述护坡板(7)的下方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一支架(9),所述第一支架(9)的上端与上层护坡板(7)远离路基边坡(11)的一侧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9)的中部与下层护坡板(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肩(4)边缘设置有凸缘(4-1),所述凸缘(4-1)外侧边上设置有供顶层护坡板(7)—侧边伸入的凹槽(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I)上的基层(3 )和下封层(5 )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渗入下封层(5 )的水引导至路基边坡(11)的防水土工膜(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9)的上端铰接有与上层护坡板(7)相连接的第一支撑台(9-1);所述第一支架(9)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与下层护坡板(7)相连接的第二支撑台(9-2),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台(9-2)沿第一支架(9)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顶层护坡板(7)的下方且位于第一支架(9)和路肩(4)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二支架(8),所述第二支架(8)的上端通过第三支撑台(8-1)与顶层护坡板(7)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台(8-1)铰接在第二支架(8)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板(7)为波纹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边坡阻水通风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板(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20°。
【文档编号】E02D17/20GK203768921SQ201420157666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9日
【发明者】胡力群, 王何南, 熊伟明, 邝宏柱, 洪斌, 张靖 申请人:长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