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4781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其包括:底板、导轨、支架和立柱,其中,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上表面设置有转轴;导轨平行设置于底板上方,通过转轴与底板连接,导轨能绕转轴转动,且导轨的转动轴线与底板垂直;支架包括支撑杆和托板,支撑杆的下端滑设在导轨上,托板的中部与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支撑杆和托板成T形设置;立柱的下部竖直连接于导轨上,并与底板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便于地锚机的移动和固定,能加快地锚机的移进速度,且固定简单、定位精确。
【专利说明】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锚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属于井下巷道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地锚是一种伸入地下为地面设施提供受力点的锚定工具,用完后可以回收。地锚机通常可用于在巷道内的底板上施工锚索(地锚)。
[0003]井下巷道地锚机的移动速度和固定方式是影响井下巷道地锚施工效率与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煤矿现有的巷道地锚机的移动方式还是以人工搬运为主,而地锚机设备往往重量较大,从而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另外,目前使用的地锚机在进行地锚施工时,由于其本身的震动导致对地锚孔的定位性差,容易造成地锚孔的成孔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便于地锚机的移动和固定,该装置能加快地锚机的移进速度,且固定简单、定位精确。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导轨、支架和立柱,其中,
[0006]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上表面设置有转轴;
[0007]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通过转轴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导轨能绕所述转轴转动,且所述导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底板垂直;
[0008]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和托板,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滑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托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托板成T形设置;
[0009]所述立柱的下部竖直连接于所述导轨上,并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并与其成呈倾斜角度设置,上端与所述托板连接,并且所述托板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铰接,以使所述托板与所述支撑杆间的夹角随所述伸缩杆长度的变化可调节。
[0011]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通过销钉连接的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所述内伸缩杆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外伸缩杆,且所述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上分别间隔地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销钉插入的连接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竖直连接于所述导轨的至少一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截面为T字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宽度,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宽度相适应的滑块,所述滑块滑设在所述凹槽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为圆形滑块。
[0015]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下端为中空结构,并设有内螺纹,所述立柱下端设置有柱脚,所述柱脚具有与所述立柱下端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16]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巷道地锚施工时地锚机的移进固定速度和地锚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实现地锚机的快速施工提供了设备上的支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的施工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底板 2-转轴 3-导轨
[0022]4-立柱 5-滑块 6-限位块
[0023]7-支撑杆 8-托板 9-外伸缩杆
[0024]10-销钉 11-内伸缩杆 12-滚动轮
[0025]13-柱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100。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底板1,导轨3和支架,其中,底板I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12,上表面设置有转轴2 ;导轨3平行设置于底板I上方,通过转轴2与底板I连接,导轨3能绕转轴2转动,且导轨3的转动轴线与底板I垂直;支架包括成支撑杆7和托板8,支撑杆7的下端滑设在导轨3上,托板8的中部与支撑杆7的上端连接,支撑杆7和托板8成T形设置;立柱4下部竖直连接于导轨3上,并与底板I间隔设置。
[0027]本实用新型中,立柱4例如可包括相连接的内柱和外柱,内柱的外径小于外柱的内径,外柱在与内柱相连接一端的内壁嵌设有限位块6,用以限定内柱的位置。
[0028]该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100通过底座I下端的滚动轮12实现快速移动,导轨3通过转轴2与底板I连接,可实现全角度旋转,同时托板8可作为地锚机承载平台,托板8能随着支撑杆7在导轨3上的滑动而移动。
[0029]施工时,将底板I和立柱4固定后,可通过绕转轴2来旋转导轨3移动托板8上承载的地锚机,或者还可通过调整支撑杆7在导轨3上的位置来移动地锚机,因此固定一次底板I和立柱4可实现地锚机的多次打孔,减少了地锚机的搬迁次数,从而节省了人力,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100进行地锚施工方便快捷、效率高。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架还可以包括伸缩杆,伸缩杆下端与支撑杆7连接并与其成呈倾斜角度设置,例如可以为10° -70°,上端与托板8连接,并且托板8与支撑杆7的上端铰接,以使托板8与支撑杆7间的夹角能够随伸缩杆长度的变化可调节。伸缩杆的设置能够实现托板8在竖直平面内的转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托板8上固定的地锚机的活动范围。
[0031]该伸缩杆具体可以包括通过销钉10连接的内伸缩杆11和外伸缩杆9,内伸缩杆11至少部分伸入外伸缩杆9内,且内伸缩杆11和外伸缩杆9上分别间隔地开设有多个供销钉10插入的连接孔。上述形式可以方便地实现伸缩杆的长度调节。[0032]立柱4可竖直连接于所述导轨的至少一端。立柱4的数量可根据导轨3的尺寸设定,通常可为1-3根。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I设置于导轨3的一端,导轨3的另一端设置两根立柱4,实现与巷道顶板和底板的接触,进而起到在施工时固定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100的作用。
[0033]如图1或图2所示,导轨3进一步可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截面为T字形的凹槽,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宽度,支撑杆7下端可相应的设置滑块5,滑块5的大小可与槽底宽度相适应,滑块5能在上述凹槽内自由滑动。导轨3的T形凹槽给支撑杆7提供了一个游走通道,增大了一次移进固定的施工范围,增加了现场的适应性。
[0034]进一步地,支撑杆7下端设置的滑块5可为圆形,该圆形滑块5能在上述T形凹槽内转动和滑动,使托板8能够随着支撑杆7的自转而转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地锚机的施工范围。
[0035]进一步地,立柱4下端可为中空结构,并设有内螺纹,立柱4下端可设置有柱脚13,柱脚13具有与立柱4下端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可实现立柱4的高度升降,进而适应不同巷道的高度。
[0036]如图3所示,在进行施工时,地锚机(未图示)固定于托板8上,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100置于地面,或者置于巷道轨道200上,移进至要进行地锚施工的位置,将底座I固定于巷道轨道上使其不再滑动,并撑起立柱4,便可进行地锚施工。
[00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锚机移动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导轨、支架和立柱,其中, 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上表面设置有转轴; 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通过转轴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导轨能绕所述转轴转动,且所述导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底板垂直; 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和托板,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滑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托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托板成T形设置; 所述立柱的下部竖直连接于所述导轨上,并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并与其呈倾斜角度设置,上端与所述托板连接,并且所述托板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铰接,以使所述托板与所述支撑杆间的夹角随所述伸缩杆长度的变化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通过销钉连接的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所述内伸缩杆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外伸缩杆,且所述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上分别间隔地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销钉插入的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竖直连接于所述导轨的至少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截面为T字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宽度,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宽度相适应的滑块,所述滑块滑设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圆形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为中空结构,并设有内螺纹,所述立柱下端设置有柱脚,所述柱脚具有与所述立柱下端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文档编号】E21B15/00GK203808854SQ201420212952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孔翔, 肖长春, 任启明, 付强 申请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