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1012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旋挖钻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挖钻头,包括圆筒状的钻体,钻体的高度与底部直径的比值大于3。本实用新型旋挖钻头由于钻体的高度相对于底部直径延长,在旋挖钻头挖掘推进的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调整钻体上部的位置来调整钻头的推进方向,使该旋挖钻头在进行二次挖掘的时候减小钻孔方向的偏移幅度。
【专利说明】旋挖钻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旋挖钻头。

【背景技术】
[0002]旋挖钻头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施工设备,用于打洞或挖沟。目前常见的旋挖钻头的钻体长度与钻体底部直径的比值通常小于2,这样的旋挖钻头在进行挖沟施工的时候,进行二次挖掘的时候,钻头钻孔方向容易偏移。在进行挖沟施工的时候,通常是先间隔一定距离挖一排洞,然后在已挖好的洞之间再次挖掘(挖掘顺序如图2所示)。因为再次挖掘的时候,钻头两侧的土层厚度极易不均匀,造成钻头两侧受力不均匀,以致钻头在钻孔的时候方向容易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旋挖钻头,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挖钻头,包括圆筒状的钻体,钻体的高度与底部直径的比值大于3。
[0005]本实用新型旋挖钻头由于钻体的高度相对于底部直径延长,在旋挖钻头挖掘推进的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调整钻体上部的位置来调整钻头的推进方向,使该旋挖钻头在进行二次挖掘的时候减小钻孔方向的偏移幅度。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钻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多条旋向一致的螺纹状的凸筋。在钻头旋转进入土层的过程中,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的螺纹状凸筋可嵌入土层中,对钻头的移动起到平衡作用,可以减少钻头在钻孔时候的方向偏移幅度。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钻体的底部边沿为锯齿状。钻体的底部边沿设置为锯齿状,钻头的旋挖效率更高。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钻体的底部边沿由边缘到内部厚度逐渐加厚。由此,更便于钻体的底部插入土层,钻头的旋挖效率更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旋挖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使用旋挖钻头进行挖沟施工的挖洞次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旋挖钻头的结构。
[0013]如图1所示,该旋挖钻头包括圆筒状的钻体10,钻体10的高度与底部直径的比值大于3。由于钻体10的高度相对于底部直径延长,在旋挖钻头挖掘推进的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调整钻体上部的位置来调整钻头的推进方向。
[0014]钻体10的外侧面上设置了多条旋向一致的螺纹状的凸筋11。在钻头旋转进入土层的过程中,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的螺纹状凸筋11可嵌入土层中,对旋挖钻头的移动起到平衡作用,可以减少旋挖钻头在钻孔时候的方向偏移幅度。
[0015]在本实施例中,在钻体10的外侧面上设置了两组凸筋11,这两组凸筋11相对于钻体10的转轴对称设置。每组凸筋11包括二十条旋向相同的螺纹状凸筋11。
[0016]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钻体10的外侧面均匀设置三组或四组凸筋11,每组凸筋1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0017]在本实施例中,钻体11的底部边沿12设置为锯齿状。钻体11的底部边沿12设置为锯齿状,旋挖钻头的旋挖效率更高。
[0018]钻体11的底部边沿12由边缘到内部厚度逐渐加厚,更便于钻体11的底部插入土层,旋挖钻头的旋挖效率更高。
[0019]在其它实施例中,钻体11的底部边沿12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牙轮或截齿等。旋挖钻头用于采矿或隧道挖掘时,钻体11的底部边沿可以设置多个截齿。旋挖钻头用于打井或地热开发时,钻体11的底部边沿可以设置多个牙轮。
[0020]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使用旋挖钻头进行挖沟施工的挖洞次序。
[0021]如图2所示,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旋挖钻头进行挖沟施工的时候,通常是先间隔一定距离挖一排洞1、2、3,相邻的洞1、2、3的中心间距小于旋挖钻头的底部直径。然后,在洞1、洞2之间挖洞4,在洞2和洞3之间挖洞5。这样,待洞4和洞5挖好,洞1、2、3、4、5就连成一条沟。
[0022]洞4中轴线应位于洞I和洞2圆心连线的中点,由于旋挖钻头的落点与设计值极易有偏差,以至于旋挖钻头在推进的过程中两侧的土层厚度存在不均匀,造成钻头两侧受力不均匀,所以旋挖钻头钻孔时的推进方向容易发生偏移。这时,可以在旋挖钻头挖掘推进的过程中,通过调整钻体11上部的位置来调整旋挖钻头的推进方向。由于钻体10的高度相对于底部直径延长,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钻头的推进方向。
[0023]洞5同理。
[00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钻体(10),所述钻体(10)的高度与底部直径的比值大于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10)的外侧面上设有多条旋向一致的螺纹状的凸筋(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10)的底部边沿(12)为锯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10)的底部边沿(12)由边缘到内部厚度逐渐加厚。
【文档编号】E21B10/00GK204082008SQ20142054703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王大路, 王建松, 魏征, 王宏哲, 高晓函, 黄惠德, 孙桂余, 周方方, 冯扬, 麻吉悦 申请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