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083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电子锁一般包括机械部分和电子控制部分,机械部分采用钥匙开锁,电子控制部分可以通过密码、指纹等方式电控开锁。现有的电子锁中的电子控制部分的电路都是通过导线的方式进行电连接,这样安装起来比较麻烦,且易损坏,生产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包括锁本体,所述的锁本体插接有电子控制模块,所述的锁本体内设有接电电路板,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上设有与所述的接电电路板导电相接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接电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导电触点,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的第一导电触点与所述的第二导电触点一一弹压式导电接触。如上所述的一种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的一端设有插接端面,所述的插接端面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具有段差,所述的第二导电触点设在所述的插接端面上,所述的锁本体上设有顶撑所述的插接端面的凸台,所述的第二导电触点与所述的第一导电触点顶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触点和所述的弹第二导电触点均为导电柱。如上所述的一种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的第二导电触点包括设在所述的安装孔内的下导电柱和与所述的下导电柱导电插接的上导电柱,所述的上导电柱,与所述的第一导电触点顶触,所述的下导电柱和上导电柱之间设有弹性件。如上所述的一种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电电路板上设有安装垫块,所述的安装垫块上设有垫块孔,所述的第一导电触点一端伸入到所述的垫块孔内。如上所述的一种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触点为弹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电子控制模块通过触点式插接在壳体内,控制电路板与接电电路板通过触点直接弹性导电接触,接触牢固,这样不需要通过导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子控制模块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部件爆炸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控制电路板和接电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爆炸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弹性触点式模块电子锁,包括锁本体1,锁本体1内设有执手和机械锁结构,锁本体1插接有电子控制模块2,电子控制模块2包括有触控屏、指纹模块等电子模块,锁本体1内设有接电电路板3,电子控制模块2上设有与接电电路板3导电相接的控制电路板4,接接电电路板3上设有多个第一导电触点31,控制电路板4上设有多个第二导电触点41,第一导电触点31与第二导电触点41一一弹压式导电接触,第一导电触点31与第二导电触点41直接顶接而导电接触,第一导电触点31和第二导电触点41均为导电柱,即成针柱状;第一导电触点31或第二导电触点41还可以为弹片式。控制电路板4的一端设有插接端面42,插接端面42与控制电路板4具有段差,即插接端面42与控制电路板4之间具有高度差,第二导电触点41设在插接端面42上,锁本体1上设有顶撑插接端面42的凸台10,凸台10的顶面上开设一个窗口,第一导电触点31伸入到该窗口内,方便第二导电触点41与第一导电触点31顶接。控制电路板4设有多个安装孔43,第二导电触点41包括设在安装孔43内的下导电柱44和与下导电柱44导电插接的上导电柱45,上导电柱45设有插柱,下导电柱44设有供插柱插入的插槽,上导电柱45与第一导电触点31顶触,下导电柱44和上导电柱45之间设有弹性件46,弹性件46设在插槽内,弹性件46可以给与上导电柱45一定的顶接压力,确保导电连接的稳定性。接电电路板3上设有安装垫块32,安装垫块32可以起到一定的绝缘作用,安装垫块32上设有垫块孔33,第一导电触点31一端伸入到垫块孔33内,安装后,上导电柱45伸入到垫块孔33内与第一导电触点31顶接。弹性式的接触方式有多种,如图1至5所示,通过的是上、下端面的接触方式,电子控制模块2竖向插入,与电电路板3导电插接;如图6所述,通过两个端部的端面竖向插接;如图7所示,是通过两个侧面弹性接触,此时,第一导电触点31为弹片,第二导电触点41可以为点式或者柱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