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4932发布日期:2019-01-14 19:3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采矿机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包括:至少一组支撑构件,每组支撑构件包括至少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以用于支撑地下坑道的坑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矿机,特别是连续开采机,其括主机架、切割单元和前述类型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切割地下坑道期间临时支撑该地下坑道的坑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挖掘机以用于切割平巷、坑道、地下道路等,其中切割单元被安装在主机架上,以便形成所需的坑道横截面轮廓。在切割作业期间,采矿机向前推进穿过岩石。通常,这种采矿机包括用于安装永久坑顶支撑件的单元。这种单元可以包括打锚机和网操纵器。网被锚固抵靠地下坑道的顶部(ceiling),以防止岩石或碎石从顶部掉落。

然而,为放置和固定这种网,需要在切割头和打锚单元之间的具有特定长度的自由顶部。因此,在切割头和该顶部的永久的受支撑部分之间存在未受支撑的坑道顶部的区域。已知通过临时坑顶支撑件来固定这些部分。例如在de3827403c1中公开了这种装置。所公开的装置将临时梁设置并保持抵靠地下坑道的坑顶部分。之后,这些梁被永久地固定。

在cn103470292中公开了一种类似的装置。该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和第二液压提升支撑机架。其中一个机架设有用于定位网的网操纵器。机架被构造为布置在采矿机上方,使得采矿机可以在该支撑系统下方移动。

在cn105178992、cn103195457、cn201318185、cn200982201和cn2188654中公开了其它类似的装置。

与所有这些装置相关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它们被形成为与采矿机分开的单元,因此需要相对采矿机进行单独的定位和移动。在实践中,现有技术的已知的独立装置需要在采矿机作业时缩回,从而引起坑顶未受支撑的时间段。这会引起不安全的情况,并且可能导致伤害。此外,这种替换是耗时的。

另一个缺点是,已知的装置需要在采矿机的侧部上具有自由空间,以用于提供支撑力。该装置包括坑底板支柱,其支承抵靠坑顶,以支撑坑顶。因此,存在坑道需要在宽度上更宽以容纳这些已知装置的情况。因此,用于采矿机或维护人员的空间较小。

此外,已经表明这些装置难以在较差的条件(即地下坑道的坑顶非常脆并且具有落石倾向的条件)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较差的采矿条件下也允许连续坑顶支撑的可附接到采矿机的用于采矿机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采矿机和相应的方法。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在介绍部分中指定类型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得到了解决,其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该组支撑构件,以使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依次地移动以接合坑顶,使得在采矿机的挖掘作业期间,坑顶由至少一个支撑构件支撑。由于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的依次移动,它们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构件或额外组的支撑构件中的支撑构件与坑顶接触,使得坑顶由坑顶支撑设备连续地支撑。所述设备以自调节支撑或行走支撑的方式起作用。所述至少一组支撑构件中的第一和第二构件沿着坑顶“行走”,使得总是其中至少一个支撑构件与坑顶接触。驱动组件驱动该组支撑构件,以使不与坑顶接触的支撑构件优选地与相关联的采矿机或挖掘设备同时推进,使得在挖掘期间提供连续支撑。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被提供用于坑顶的相互和/或交替接合。在支撑动作期间的所有时间点上,该组支撑件中的第一、第二或两个支撑构件都与坑顶接触,从而提供了连续的支撑。在示例性移动中,第一支撑构件被布置且接合坑顶。在第一支撑构件保持与坑顶接触的状态下,第二支撑构件能够向前移动并推进,并且随后邻近或远离第一支撑构件布置和接合。当第二支撑构件接合坑顶时,第一支撑构件可以重新定位。因此,坑顶总是由该组支撑构件中的其中至少一个支撑构件支撑,因此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地是,至少提供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进行的支撑,直到安装了永久坑顶支撑为止。优选地是,支撑构件是板形、根据倒锥形成形,或具有网格形式。应当理解,取决于相关联的采矿机、采矿条件和/或支撑构件的数量,任何其它几何形状是可能和优选的。优选地是,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安装在采矿机上,特别是由采矿机的机架支撑。这有助于坑顶支撑设备能够与采矿机一起移动,并且不需要单独地移动和定位坑顶支撑设备。

应当理解,用于驱动该组支撑构件使得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依次移动的驱动组件可以包括用于每组支撑构件中的每个支撑构件的单独且独立的驱动器,如在下面更详细地说明的那样。因此,驱动组件优选地适合于单独驱动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二组支撑构件,其中多组支撑构件面向采矿机的推进方向彼此相邻地布置。采矿机的推进方向也被称为采矿机方向,即采矿机在挖掘作业中推进的方向。应当理解,也可以为一个采矿机的一个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提供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等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组的数量取决于采矿机的类型、采矿操作、和坑道的坑顶。当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与采矿机一起使用时,多组支撑构件优选地被布置在垂直于采矿机方向的水平线上。多组支撑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依次与挖掘作业同时地推进,以用于基本在整个宽度上支撑坑顶。这有助于坑顶支撑设备即使在较差的采矿条件下也能提供高水平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发展中,驱动组件适合于使第一组支撑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相对于第二组支撑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相反地移动。因此,外支撑构件向前移动,而内支撑构件静止,从而支撑坑顶,并且反之亦然。这导致坑顶部分的稳定的支撑并且导致支撑构件的对称布置,并且从而导致增加的安全水平。当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包括两组支撑构件时,优选的是,在使用中总是两个支撑构件(即每组支撑构件中有一个支撑构件)与坑道的坑顶接触,以支撑坑顶。

优选地是,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彼此连接。优选地是,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彼此直接连接。由于这种布置,每组支撑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形成一个单元,该单元允许将支撑构件简单地布置为抵靠地下坑道的坑顶,并且最终允许改善的坑顶支撑。此外,可以规定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等的支撑构件也彼此连接。

此外,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彼此滑动接合。当推进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支撑构件时,该支撑构件相对于另一支撑构件滑动,并且支撑构件保持彼此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构件包括第一接合部分,第二支撑构件包括第二接合部分,第二接合部分对应于且接合第一接合部分。优选地是,这些接合部分按照燕尾连接形成于支撑构件的纵向侧上。

优选地是,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允许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相对于彼此并且基本沿采矿机方向移动。如上所述,关键的是其中一个支撑构件始终支撑坑顶,而另一个支撑构件在挖掘作业中自由地跟随采矿机,使得能够替换相应的支撑构件。这允许每组支撑构件的支撑构件的行走动作,以用于连续支撑坑顶。因此,优选的是,即使支撑构件彼此接合,它们也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在重新定位第一或第二支撑构件期间,支撑构件保持接合。这也意味着每组支撑构件的前进短于每个支撑构件的双倍长度。这限制了当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在使用中推进时的增量或步宽。

此外,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允许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彼此相对枢转。角度范围优选是较小的,例如在10°至45°的范围内,特别是10°至30°。当重新定位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支撑构件时,该支撑构件需要从坑顶部分脱离接合,以允许移动。在该操作中,优选的是,将待重新定位的支撑构件相对于与坑顶保持接触的另一个支撑构件稍微枢转,从而简化了另一个支撑构件的重新定位。当按照燕尾连接形成接合部分时,该燕尾连接可以提供有预定的公差,从而允许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相对彼此的枢转移动。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直立驱动器,以用于分别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移动到坑顶。因此,根据该实施例,每个支撑构件设有相应的直立驱动器。当例如为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提供两组支撑构件并且每组支撑构件包括两个支撑构件(即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时,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总共包括四个直立驱动器。因此,允许每个支撑构件通过相应的向前接合而接合到地下坑道的坑顶部分,以支撑坑顶。这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优选地是,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向前驱动器,以用于沿采矿机方向分别移动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同样,优选的是,每个支撑构件包括其自己的并且单独的前向驱动器,从而每个支撑构件能够单独且彼此独立地在采矿机方向上定位。这种向前驱动器可以由相应采矿机的机架支撑,或者可以抵靠直立驱动器支撑。在这样的布置中,简化了上述的支撑构件的行走动作。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通过一种采矿机、特别是连续开采机解决了上述问题,该采矿机包括主机架、切割单元和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所述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附接到主机架并且在采矿机方向上紧挨布置在切割单元后面。切割单元通常能够相对于主机架移动,以用于进行挖掘作业。主机架为切割力提供支撑,并且在切割作业期间,将主机架抵靠坑道壁支撑,特别是抵靠地下坑道的坑底和坑顶支撑。在这种情况下,紧挨切割单元后面意味着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附接到主机架,使得从切割单元的切割点在采矿机方向上测量,相应的支撑构件的前边缘在距离切割单元500mm到2000mm的范围内。这是一个示例范围。对于包括不同尺寸的切割单元的更小或更大的采矿机,适用范围将是另一范围。

应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采矿机包括相同和相似的方面,特别是如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的那样。在此,参考以上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的描述,特别是关于优选实施例和特征的技术效果的描述。

根据采矿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采矿机包括机器稳定装置,所述机器稳定装置具有布置在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后面的支撑构件,以用于在挖掘作业期间稳定采矿机。该机器稳定装置用于将采矿机抵靠坑道的坑顶支撑。该机器稳定装置的支撑构件也还提供坑顶支撑,并防止岩石和碎石从坑顶掉落。

此外,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通过在切割地下坑道期间临时支撑该地下坑道的坑顶的方法得到解决,该方法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用第一支撑构件接合坑顶的第一区域;用第二支撑构件接合坑顶的第二区域;将第一支撑构件从第一区域脱离接合;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接合坑顶的第三区域;以及将第二支撑构件与第二区域脱离接合。优选地是,该方法另外包括可以继续进行的类似其它步骤: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接合坑顶的第四区域;将第一支撑构件从第三区域脱离接合;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接合坑顶的第五区域;等等。因此,该方法提供了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在地下坑道的坑顶上的行走动作,以用于在切割地下坑道期间支撑该地下坑道的坑顶。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构件始终与地下坑道的坑顶接触,从而实现坑顶的连续支撑。应当理解,当提供有两个以上的支撑构件时,例如,当使用具有两组或更多组的支撑构件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时,如上面关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当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支撑构件与坑顶接合时是足够的。本发明的构思在于,在切割过程的所有阶段,其中至少一个支撑构件与地下坑道的坑顶接合,从而连续地支撑坑顶。

应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采矿机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于在切割地下坑道期间临时支撑该地下坑道的坑顶的方法包括相同和相似的方面,如特别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的那样。在此,参考以上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主动式临时顶棚支撑设备和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采矿机的描述,特别是关于优选实施例和特征的技术效果的描述。

根据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在采矿机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且偏移。

优选地是,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紧挨布置在相应的采矿机的切割单元后面,优选地是布置在距离切割单元500mm到2000mm的范围内。该范围是从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的前边缘以及切割单元的切割点测量的。这是一个可能的范围,其例如对于更大的采矿机可以选择为更大的。

优选地是,该方法还包括在使第一支撑构件脱离接合之后的步骤:将第一支撑构件在采矿机方向上向前推动第一范围,该第一范围小于在采矿机方向上看到的第二支撑构件的长度的两倍的距离。优选地是,将第一支撑构件仅向前推动比在采矿机方向上看到的第二支撑构件的长度小的范围。因此,将支撑构件以“重叠”方式向前推动,从而连续地支撑坑顶。应注意,第一或第二支撑构件哪个首先移动并不是关键的。当支撑坑顶时,也可以优选地是首先定位第二支撑构件。

根据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支撑构件控制为与切割单元基本同时地推进。在挖掘作业期间,切割单元推进到岩石中,并且优选地是,至少其中一个支撑构件、特别是未与坑顶接合的支撑构件与切割单元同时推进。优选地是,当切割单元停止切割时,支撑构件与坑顶接合。这再次增加了安全性,并防止岩石和碎石掉落。

优选地是,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方法的步骤在切割坑道时同时地进行。优选地是,第三方面的该方法使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来进行。

优选地是,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构件适合于在基本上竖直的方向上向坑顶提供主动支撑力。这种支撑力可以由驱动单元提供,特别是直立驱动器,其将支撑构件压靠在坑顶上。优选地是,在第一或第二支撑构件与其中一个区域接合期间进行该步骤。这有助于稳定坑顶部分,并有助于防止碎石或岩石掉落。

具体实施方式将说明和描述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内容。当然应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进行形式或细节上的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既不限于本文所示和所述的确切形式和细节,也不限于本文中所公开并且如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整个发明的任何内容。此外,在公开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或以组合的方式考虑对于本发明是必要的。特别是,权利要求书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措辞“包括”不排除其它元素或步骤。措词“一”不排除复数。措辞“多个”物品也包括个数1,即单个物品,并且包括其它数字,像2、3、4等等。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包括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的采矿机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采矿机的立面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的采矿机的一部分的立面透视图;

图4示出了抵靠采矿机安装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的全剖切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图示的第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图1至图4)被附接到采矿机100,以用于切割地下坑道。采矿机100包括采矿机主机架50和切割单元60。切割单元60仅以示意性方式示出并且设有切割单元推进驱动器61,切割单元推进驱动器61本身由主机架50支撑。此外,采矿机100包括履带102(图1中仅示出一个),以用于在地下道路上行驶。采矿机100还包括传送装置104,以用于将已挖掘的材料从切割单元60传送到采矿机的排出端106。

当执行切割操作时,采矿机100被支撑在坑道的坑顶和坑道的坑底之间。为此,采矿机100包括用于接合地下坑道的坑底的底部支撑结构108和用于接合坑道坑顶的机器稳定装置110。机器稳定装置110和底部支撑装置108一起在坑道的坑顶和坑底上提供力,使得当切割单元60推进到岩石材料中时支撑采矿机100。同时,机器稳定装置110还提供临时坑顶支撑。此外,采矿机100包括锚固单元112,以用于通过将锚杆或锚固件安装进坑道坑顶中来实施对坑道坑顶的永久坑顶支撑。

从图1能够推断,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在采矿机方向md上紧挨布置在切割单元60后面。特别是,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设置在切割单元60和机器稳定装置110之间,并且还设置在用于实施永久坑顶支撑的锚固单元112的前方。

根据该实施例,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包括第一组2的支撑构件6、8和第二组4的支撑构件10、12。当然应当理解,可以提供任何其它数量的组和任何其它数量的支撑构件。每个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不必需包括两组,也优选的是包括三组、四组、五组等等。此外,每个组2、4包括仅两个支撑构件6、8、10、12不是必要的。更多的组还可以包括三个、四个、五个等等单独的支撑构件。

根据该实施例,支撑构件6、8、10、12是基本上板形的(也参见图4)并且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同样,这也不是必要的。支撑构件6、8、10、12的形式可以根据应用而变化,例如,倒置的锥形,或还有网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6、8、10、12彼此滑动接合。

从图1能够推断,在切割单元60的前边缘64和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的前边缘3之间的范围r在500到2000mm的范围内,且因此,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紧挨在切割单元后面。指定的范围r是一个示例。该范围能够按比例放大,例如,在使用更大的切割单元时。

在第一和第二组2、4的支撑构件6、8、10、12之下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永久地支撑坑顶的卷网114。机器稳定装置110包括杆形体116和四个凹部118(在图2中仅有一个凹部用附图标记指示),所述四个凹部118为锚固单元112的钻具支架120提供空间(在图2中同样仅一个钻具支架120用附图标记指示)。从图2中能够看出,机器稳定装置110几乎接触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的第一和第二组2、4,并因此被紧挨布置在组2、4后面(也参见图4)。同样,这允许坑道的良好的支撑坑顶。机器稳定装置110独立于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的作用。即使当机器稳定装置110与坑顶接合以稳定采矿机100时,也能够将支撑构件6、8、10、12重新定位。支撑构件6、8、10、12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构件适合于在基本上竖直的方向上向坑顶提供主动支撑力。

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包括驱动组件20(图3和图4),以用于移动多组2、4的支撑构件6、8、10、12,使得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6、8、10、12被依次移动以接合坑顶,使得在采矿机100的挖掘作业期间由支撑构件6、8、10、12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构件支撑坑顶。根据该实施例,驱动单元20包括用于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6、8、10、12中的每一个支撑构件的第一和第二直立驱动器22、24。因此,每个支撑构件6、8、10、12设有单独的直立驱动器20、22(在图3中仅示出了2个),使得能够将支撑构件6、8、10、12彼此独立地向上推动。对于坑底支撑,每个直立驱动器22、24设有底板26、28,所述底板26、28通过滑动连接30而可滑动地彼此附接。

此外,驱动组件20包括用于每个支撑构件6、8、10、12的上部推进驱动器32、34(同样在图3中仅示出了两个驱动器)。因此,同样每个支撑构件6、8、10、12设有其自身的上部推进驱动器32、34,以用于在采矿机方向md上推进支撑构件6、8、10、12(参见图1)。同时,为了定位底板26、28,为底板26、28设有底部向前驱动器36、38,使得能够根据支撑构件6、8定位底板26、28。这允许将直立驱动器22、24定位在基本上竖直的位置,使得支撑构件6、8、10、12能够以基本上竖直的方式压靠于坑顶。所有的驱动器22、24、32、34、36、38以气动或液压方式驱动,并且向前驱动器32、34、36、38由采矿机100的主机架50支撑。直立驱动器22、24没有被另外地支撑,它们仅由底板26、28支撑并且推靠支撑构件6、8、10、12。尽管在图3中没有示出用于第二组4的支撑构件10、12的直立驱动器、上部向前驱动器和底部向前驱动器,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它们包括与第一组2的支撑构件6、8类似的布置。

如在图5中所示,第一组2的支撑构件中的第一支撑构件6和第二支撑构件8通过形状锁合连接(positivelockingconnection)40彼此连接。该连接40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构件6处的第一接合装置42和设置在第二支撑构件8处的第二接合装置44。第一接合装置42形成为大致t形的凸起,第二接合装置44形成为具有底切部或者缺口的部分闭合的凹槽,使得t形的第一接合装置42能够容纳在第二接合装置44中。接合装置42、44允许支撑构件6、8相对于彼此移动。第一移动垂直于图5的绘图平面,使得支撑构件6、8能够沿采矿机方向md(垂直于图5的平面)相对于彼此滑动。此外,选择第一和第二接合装置42、44的公差,使得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6、8能够彼此相对枢转。在图5中,示出了第一支撑构件6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撑构件8在角度α内枢转。该角度α优选在10°至45°的范围内,特别在10°至30°的范围内。这允许例如第一支撑构件6通过缩回向上驱动器22而向下枢转,然后向前推进到图5的平面的方向,并且当与坑顶接合时,再次向上枢转。支撑构件6、8的向上枢转移动还允许平衡坑道的坑顶表面中的偏差。

图6至图8现在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的行走移动。首先,图6示出优选的移动方案。图7和图8显示了替代移动,其在快速前进(图7)或具有较差和不均匀坑顶条件(图8)时特别适合。在图6至图8中,采矿机方向md指示向左方。绘图比例也以100毫米的步长指示。这是建议的比例,其可以更小或更大,诸如例如50毫米或200毫米。

参考图6,在左手侧指示了四个支撑构件a、b、c、d,其中支撑构件a、b属于第一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c、d属于第二组支撑构件。相对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a等同于6、b等同于8、c等同于10、d等同于12。在图6和图7中的编号表示支撑构件a至d在采矿机方向md中向前推进的步骤。

当根据该实施例(图6)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以第一步骤(标有编号“1”)开始动作时,内支撑构件b、c向前推进,布置且在第一区域处接合坑顶。当支撑构件b、c接合坑顶时,外支撑构件a和d向前推动,也布置且接合坑顶。它们在支撑构件b、c附近布置和接合,使得基本上在整个宽度上支撑坑顶。当向前推进时,由于采矿机100在挖掘作业期间的推进,支撑构件b、c脱离接合,并且在第三步骤中被向前推动并再次与坑顶接合(在图6中以编号“3”示出)。随后,外支撑构件a、d能够跟随,并且可以重新定位和接合,如在图6的步骤4所示。

图6中在右手侧上的虚线矩形指示:在整个挖掘作业期间,如在图6的步骤1至4中的作业持续进行。

图7在第一部分(步骤1至4)中示出了第二优选行走方案,并且在步骤5至7中示出了第三优选行走方案。根据图7和图8的该实施例,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以相同的方式布置,因此,在第一步骤(图7中的编号1)中,第一组的支撑构件中的第二支撑构件(支撑构件b)向前推进到第一区域,而同时,第二组的支撑构件中的第一支撑构件(支撑构件c)推进到第二区域。因此,内支撑构件被推进,并接合坑顶。当挖掘作业持续进行时,采矿机能够向前移动。在支撑构件b、c保持接合(步骤1)时,支撑构件a、d不与坑顶接合并且可以自由向前推进。它们向前推进约200mm,这与支撑构件在采矿机方向上的长度基本相等,从而赶上另一个支撑构件。由于追赶动作,在该实施例(图7和图8)中,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可以快速推进。

在图7中以编号“2”指示的位置,支撑构件a和d与坑顶部分的第三和第四区域接合。现在,因为支撑构件a和d与坑顶接合,因此支撑构件b、c能够脱离接合,并且如步骤3所指示的那样向前推进。因此,在从初始位置测量的距离初始位置大约300mm处,支撑构件b,c再次与坑顶部分接合,支撑构件a和d可以脱离接合。随后,它们向前推进到步骤4,并再次与坑顶部分接合。

在图7中的竖直虚线之后,在步骤5至7中,示出了不同的行走方案。在该行走方案中,第一和第二组的支撑构件中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根据彼此行走。因此,在步骤5中,支撑构件a和c与坑顶部分接合,而支撑构件b、d能够向前推进。这在步骤6中完成。在步骤6中,支撑构件b、d与坑顶部分接合,而构件a和c脱离接合并向前推进到步骤8。两种行走方案都是优选的,并且可以在平均坑顶条件下进行。

当坑顶条件较差时,可能需要实施不同的行走方案。这在图8中示出。在图8中,在第一步骤中,仅支撑构件b接合。在第二步骤中,支撑构件a接合。现在,支撑构件b能够脱离接合。在第三步骤中,仅支撑构件c与坑顶部分接合,另外支撑构件a能够脱离接合。随后,在第四步骤中,支撑构件d接合。现在,支撑构件c脱离接合。因为支撑构件2仍与坑顶部分接合,因此这是可能的。因此,在步骤5中,支撑构件d可以重新定位并与坑顶接合。因此,在步骤5中,支撑构件a和d与坑顶部分接合。在步骤6中,支撑构件b脱离接合,支撑构件a被定位并与坑顶部分接合。随后,在步骤7中,支撑构件a也与坑顶部分接合。如从图8中能够理解,也能够实施不对称的行走方案,然而,在任何时候,至少一个支撑构件a、b、c、d与坑顶部分接合并提供坑顶支撑。总之,本发明的主动式临时坑顶支撑设备1允许支撑构件6、8、10、12沿着坑道的坑顶的行走动作,以用于连续地支撑坑顶。

附图标记列表

a、b、c、d支撑构件

r范围

md采矿机方向

1支撑设备

2第一组

3前边缘

4第二组

6第一支撑构件

8第二支撑构件

10第一支撑构件

12第二支撑构件

20驱动组件

22、24直立驱动器

26、28底板

30滑动连接

32、34上部向前驱动器

36、38底部向前驱动器

40形状锁合连接

42第一接合装置

44第二接合装置

50主机架

60切割边缘

64前边缘

100采矿机

110机器稳定装置

112锚固单元

114卷网

116杆形体

118四个凹部

120钻具支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