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2463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崤山隧道为双洞单线隧道,起止里程为dk694+053(ydk694+045)~dk716+804(ydk716+801),左线隧道全长22751m,右线隧道全长22771m。其中超过1/5的里程段落为ⅳ、ⅴ级围岩,均采用台阶法开挖、四肢格栅钢架初期支护、湿喷机械手喷砼封闭。

ⅳ、ⅴ级围岩因围岩破碎,上台阶初支拱脚喷射混凝土与渣土粘结,下台阶开挖后,拱脚喷射混凝土粘结的渣土清除不彻底,存有后续下台阶喷射混凝土与前期上台阶喷射混凝土间存在软弱夹层结合不密实的质量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解决了下台阶喷射混凝土与上台阶喷射混凝土间存在软弱夹层结合不密实的质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包括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的前侧设置有把手,所述隔离部的后侧设置有与四肢格栅钢架拱脚相配合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开口端向后的若干贯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钢隔板的左右长度为68mm,前后长度为50mm。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槽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贯通槽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槽的前后长度为25mm,左右长度为4mm,并且两所述贯通槽左右间隔18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钢隔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上台阶处设置所述四肢格栅钢架作为初支;

s2将所述钢模板置于所述初支拱脚处的渣土顶部,并向后推动所述钢模板直到所述初支的拱脚嵌入所述贯通槽中;

s3将所述隔离部顶部清理干净,并自所述隔离部顶部开始向上沿所述初支喷射混凝土封闭以形成混凝土层;

s4撤去所述钢模板,开挖下台阶并喷射混凝土以与所述混凝土层结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制作简单,操作便捷,可循环使用,优化了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解决了下台阶喷射混凝土与上台阶喷射混凝土间存在软弱夹层结合不密实的质量问题,保证了拱脚处喷射混凝土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施工时的示意图。

图中:

1、隔离部;2、把手;3、贯通槽;4、四肢格栅钢架;5、渣土;6、混凝土层;7、上台阶;8、下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包括隔离部1,所述隔离部1的前侧设置有把手2,所述隔离部1的后侧设置有与四肢格栅钢架4拱脚相配合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开口端向后的若干贯通槽3。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隔板的左右长度为68mm,前后长度为50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贯通槽3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贯通槽3左右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贯通槽3的前后长度为25mm,左右长度为4mm,并且两所述贯通槽3左右间隔18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钢隔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上台阶7处设置所述四肢格栅钢架4作为初支;

s2将所述钢模板置于所述初支拱脚处的渣土5顶部,并向后推动所述钢模板直到所述初支的拱脚嵌入所述贯通槽3中;

s3将所述隔离部1顶部清理干净,并自所述隔离部1顶部开始向上沿所述初支喷射混凝土封闭以形成混凝土层6;

s4撤去所述钢模板,开挖下台阶8并喷射混凝土以与所述混凝土层6结合。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明的核心内容在于采用钢隔板施工时,既可以保证初支拱脚处混凝土强度,又不会影响施工进度。在台阶法施工喷砼前一刻,进行钢隔板的清洁工作,而后立即进行喷砼防止渣土污染钢隔板,由钢隔板处自下而上喷砼封闭。

综上,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台阶法开挖四肢格栅钢架初支的特点,通过钢隔板,优化了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解决了下台阶喷射混凝土与上台阶喷射混凝土间存在软弱夹层结合不密实的质量问题,保证了拱脚处喷射混凝土强度,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台阶法施工用钢隔板,包括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的前侧设置有把手,所述隔离部的后侧设置有与四肢格栅钢架拱脚相配合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开口端向后的若干贯通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制作简单,操作便捷,可循环使用,优化了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解决了下台阶喷射混凝土与上台阶喷射混凝土间存在软弱夹层结合不密实的质量问题,保证了拱脚处喷射混凝土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庚许;杨彦岭;王端峰;闫肃;宋青波;李健;张奇;单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7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