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99165发布日期:2019-03-02 01:3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确定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水力压裂增产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的方法,适用于页岩气水平井压裂设计范畴中,压裂液类型的选用。



背景技术:

在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主要目标是形成一定导流能力的复杂缝或网络缝,常常会采用混合压裂技术方法,低粘高降阻滑溜水体系进入脆性页岩形成复杂缝或网络缝,胶液携砂支撑主裂缝,然而目前没有确定滑溜水与胶液的混合比的方法,通常是主观进行设计,无计算过程,且施工中匹配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确定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的方法,可根据每口井的具体特点,定量求出滑溜水与胶液的混合比,为压裂液的选取提供依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确定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的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压裂模拟方式确定页岩气压裂井所需导流能力、综合砂液比和施工规模,然后根据地层特点和滑溜水及胶液主要性能,计算得到滑溜水与胶液的混合比。

所述方法包括:

(1)根据页岩脆性、水平地应力差、层理发育程度及天然裂缝发育特征,提出页岩气井压裂思路及施工模式;

(2)采用数值模拟和压裂模拟方式确定页岩气压裂井所需导流能力、综合砂液比和施工规模;

(3)根据页岩的特点,选择混合压裂类型;

(4)根据选择的混合压裂类型,利用压裂模拟软件计算得到压裂液量k和前置液比例q,确定滑溜水段塞式加入中砂阶段滑溜水的携砂砂比s1、确定胶液段塞式加入中砂、粗砂阶段的携砂砂比s2;假定滑溜水的体积为x,胶液的体积为y,x+y=k;滑溜水段塞式加入粉陶的量b是常数量;

(5)根据k、b、q、s1、s2、s得到x的值和y的值,进而获得滑溜水与胶液的混合比:y/(x+y)*100%。

所述步骤(2)是这样实现的:

输入地层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厚度、孔隙度、水平段长、压力系数和基础裂缝缝长及裂缝导流能力,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确定目标页岩气层所需要的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针对导流能力的需求,进行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评价,模拟地层闭合压力和温度,采用导流能力仪器测试裂缝导流能力,设定不同铺砂浓度条件进行测试,优选达到数值模拟中的裂缝长度、导流能力要求导流能力的支撑剂;

输入同等液量规模、不同砂量条件、模拟要求,利用压裂模拟软件获得达到所需裂缝导流能力所需要的支撑剂量,利用支撑剂量和压裂液量确定综合砂液比:

s=支撑剂量/压裂液量。

所述步骤(3)中的混合压裂类型包括:

第一种混合压裂类型:预处理酸液+滑溜水+胶液;

第二种混合压裂类型:预处理酸液+胶液+滑溜水+胶液,该种压裂模式适用于缝高难以延伸的地层。

所述步骤(5)中的根据k、b、q、s1、s2、s得到x的值和y的值是利用下面的方程组实现的:

x=k-[k*s-b-(1-q)*k*s1]/(s2-s1)

y=[k*s-b-(1-q)*k*s1]/(s2-s1)。

所述s1的数值范围为2%-12%。

所述s2的数值范围为1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能够根据地层特点准确计算出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为页岩气井压裂设计提供较好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方法的步骤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通过研究压裂技术的针对性,提出了一种简便的确定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的方法,便于压裂设计应用,主要的做法是采用数值模拟和压裂模拟手段,确定页岩气压裂井所需导流能力、综合砂液比和施工规模,根据地层特点和滑溜水及胶液主要性能,合理计算滑溜水和胶液的混合比。

本发明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根据页岩脆性、水平地应力差、层理发育程度及天然裂缝发育特征,提出页岩气井压裂思路及主要施工模式;

s2,根据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斯伦贝谢),输入地层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厚度、孔隙度、水平段长、压力系数和基础裂缝缝长及裂缝导流能力,可确定目标页岩气层所需要的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针对导流能力需求,开展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评价,模拟地层闭合压力和温度,采用导流能力仪器测试裂缝导流能力,重点测试不同铺砂浓度条件下,优选达到数模要求导流能力的支撑剂,根据meyer压裂模拟软件,输入同等液量规模条件下,不同砂量条件,模拟要求,达到所需裂缝导流能力所需要的支撑剂量,支撑剂量/压裂液量即可以确定综合砂液比s。

s3,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根据页岩的特点,选择混合压裂类型,如部分页岩地层采取“预处理酸液+滑溜水+胶液”的压裂模式,也有缝高难以延伸的地层会采用“预处理酸液+胶液+滑溜水+胶液”。

s4,以一种压裂模式为例,如“酸液+滑溜水+胶液”,其中总压裂液量k根据压裂模拟计算(这是根据软件模拟计算的)得出,预处理酸液的用量通常比例较少,在此忽略,滑溜水+胶液=k,假定滑溜水为x,胶液为y,通常滑溜水+胶液混合压裂的阶段为“一段滑溜水净液+滑溜水段塞式加入粉陶+滑溜水段塞式加入中砂+胶液段塞式加入‘中砂+粗砂’”,其中一段滑溜水净液+滑溜水段塞式加入粉陶可视为前置液阶段,前置液比例q可压裂模拟给出(压裂软件模拟所得),通常为40%-50%,滑溜水段塞式加入粉陶的量b也是常数量,而滑溜水段塞式加入中砂需要明确该阶段滑溜水的携砂砂比s1(泵序设计的砂比大部分根据经验给出,通常为3%-5%-7%-8%-9%递增),如最小设置为2%,最大为12%,则该阶段滑溜水携砂的平均砂液比为3%(一半的液量为段塞液)(假设都是不同砂比50m3段塞和50m3净液交互注入,6个交互注入段,600m3液量加入18m3砂量,所以综合砂液比为3%),胶液段塞式加入‘中砂+粗砂’,也需要明确该阶段的携砂砂比s2(泵序设计的砂比大部分根据经验给出,通常为13%-15%-17%递增),如最小设置为10%,最大为18%,则该阶段胶液携砂的平均砂液比为7%;

s5,根据第三步的假设,则生成出方程组,分别为:

x+y=k

{b+[(1-q)k-y]*s1+y*s2}/k=s

由于k、b、q、s1、s2、s均为已知量,因此x值和y值即可求出

x=k-[k*s-b-(1-q)*k*s1]/(s2-s1)

y=[k*s-b-(1-q)*k*s1]/(s2-s1)。

“预处理酸液+胶液+滑溜水+胶液”的模式,通常压裂手段确定前置胶液用量,因此仅比“酸液+滑溜水+胶液”多一个常数(多出一部分前置胶液用量,),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也可计算出x值和y值。

(6)计算出滑溜水体积x和胶液体积y,则可以计算出胶液占比:y/(x+y)*100%。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某口水平井与邻井间距为600m,埋藏深度约为2400m,闭合压力约为52mpa,预计波及半缝长为300m以内,通过输入地层特征,模拟计算压裂液规模为1800m3,采用3簇压裂,波及缝长达到280m,数值模拟计算该井导流能力需求为1dc.cm以上,根据低密度陶粒的导流能力,预计综合砂液比为3.5%可满足要求,加砂规模合计为63m3,其中100目为7m3,40/70目支撑剂50m3,30/50目支撑剂为6m3,通过优化,采用“预处理酸+滑溜水+胶液”的压裂模式进行压裂,前置液比例设计为50%(含粉砂打磨段),其中滑溜水粘度为8-12mpa.s,携带40/70目支撑剂砂比最大预计为15%,而胶液粘度达到40-50mpa.s,携带40/70目支撑剂砂比最大预计为22%,携带30/50目砂比为20%。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x=k-[k*s-b-(1-q)*k*s1]/(s2-s1)

y=[k*s-b-(1-q)*k*s1]/(s2-s1)

求得x=1470,y=330

即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为82:18。

最终根据该混合比进行设计,压裂施工成功率95%以上,该井无阻流量达到30万方/天以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发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