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1969发布日期:2018-06-23 01:41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资源越来越匮乏,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越来越多,输水管道遇山体一般采用隧洞穿越,为便于检修和维护,一般采用隧洞内铺设钢管的形式。

为节约造价,隧洞断面一般比较小,隧洞常规跨度3-4m,为小断面隧洞,由于隧洞断面小,一般的机械设备难以运输和吊装钢管,导致洞内钢管安装铺设比较困难。常规的做法是在隧洞内布置卸车天锚,匹配卷扬机形成一套天锚提升系统,或利用“卷扬机+运输台车”方式进行压力钢管的运输和吊装,这些施工方式要求隧洞围岩强度高,且存在卷扬机及导向系统布置麻烦、指挥操作繁琐、运输效率低下、运输稳定性差等缺点。而且存在钢管在隧洞内的焊接烟尘大,施工环境恶劣,通风工作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解决小断面的平直隧洞内钢管安装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包括隧洞进洞口、隧洞出洞口、洞身,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A、在隧洞进洞口侧砌筑隧洞进洞口挡水墙、在隧洞出洞口侧砌筑隧洞出洞口挡水墙,设置焊接工作坑及临时支撑;

B、安装导向绳和拉绳,洞两侧配置好吊车和卷扬机,往洞内注水;

C、安装首节钢管上的盲板、拉环、导向环;

D、吊车吊装焊接钢管与首节钢管,用焊缝连接,用卷扬机通过拉绳拖拉上述钢管;

E、重复步骤D直至首节钢管到达隧洞出洞口;

F、将隧洞定位以后,抽排洞内注水,拆除隧洞进洞口挡水墙及隧洞出洞口挡水墙。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作坑位于隧洞进洞口一侧,距离隧洞进洞口3-5m,所述焊接工作坑距离与钢管底部的距离为0.6-1m。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钢管每节10-12m,首节钢管断面设置盲板,盲板上焊接导向环圈住导向绳。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绳贯穿整条隧洞且沿着管道的安装轴线外侧0.5倍的管径处布置。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内注水为隧洞内挡水墙之间的注水,水深为管径的1.5-2倍。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车位于隧洞进洞口侧面,所述卷扬机位于隧洞出洞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管道焊接作业全部在隧洞进洞口外完成,钢管安装逐步推进直至隧洞出洞口,避免了隧洞内工作环境差的问题,利用水浮力安装钢管,节省了安装费用,减小了钢管安装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小断面平直隧洞内钢管安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剖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横剖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3,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断面平直隧洞内的钢管安装方法,包括隧洞进洞口1、隧洞出洞口2、洞身3、焊接工作坑4、临时支撑5、隧洞进洞口挡水墙6、隧洞出洞口挡水墙7、首节钢管8、焊接钢管9、焊缝10、盲板11、拉环12、导向环13、导向绳14、拉绳15、洞内注水16、吊车17、卷扬机18,包括如下步骤:

A、在隧洞进洞口1侧砌筑隧洞进洞口挡水墙6、在隧洞出洞口2侧砌筑隧洞出洞口挡水墙7,设置焊接工作坑4及临时支撑5;

B、安装导向绳14和拉绳15,两侧配置好吊车17和卷扬机18,往洞内注水16;

C、安装首节钢管8上的盲板11、拉环12、导向环13;

D、吊车17吊装焊接钢管9与首节钢管8用焊缝10连接,卷扬机18通过拉绳15将钢管往隧洞出洞口2拖拉一个管位;

E、重复步骤D直至首节钢管到达隧洞出洞口2;

F、将隧洞定位以后,抽排洞内注水16,拆除隧洞进洞口挡水墙6及隧洞出洞口挡水墙7,完成钢管安装。

所述的焊接工作坑4位于隧洞进洞口1一侧,距离隧洞进洞口1为3m,所述焊接工作坑4距离钢管底部的距离为0.6m,便于钢管焊接。所述吊车17位于隧洞进洞口1侧面,吊车17用作隧洞进洞口1的管道吊装,所述吊车17根据钢管单节的重量进行选择,便于钢管吊装至焊接工作坑4进行焊接。

所述隧洞进洞口挡水墙6和隧洞出洞口挡水墙7为隧洞两头的砖砌挡水墙。

可选的,所述隧洞进洞口挡水墙6和隧洞出洞口挡水墙7可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20砖,厚度240-370mm,迎水面采用20厚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

所述的导向绳14先连通整条隧洞,焊接钢管9端部焊接一个导向环13套住导向绳14,所述导向绳14沿着管道的安装轴线外侧0.5倍的管径处布置,进出洞口处与锚杆连接牢靠。

所述洞内注水16为隧洞内的注水,在挡水墙之间注水,水深考虑为管径的1.5倍,便于钢管漂浮在水面上。

为减少焊缝10的条数,所述焊接钢管9可按10m一节考虑,首节钢管8断面需设置盲板11,盲板上焊接导向环13圈住导向绳14。

所述卷扬机18布置与隧洞出洞口2,管道逐节焊接逐节往前推进,卷扬机18同步拖拉钢管。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的焊接工作坑4位于隧洞进洞口1一侧,距离隧洞进洞口1为5m,所述焊接工作坑4距离钢管底部的距离为1m,便于钢管焊接。

所述洞内注水16为隧洞内的注水,在挡水墙之间注水,水深考虑为管径的2倍,便于钢管漂浮在水面上。所述焊接钢管9每节长度为12m。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将管道焊接作业全部在隧洞进洞口1外完成,钢管安装逐步推进直至隧洞出洞口2,避免了隧洞内工作环境差的问题,利用水浮力安装钢管,节省了安装费用,减小了钢管安装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小断面平直隧洞内钢管安装的效率,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节省了工程造价,有利于保证钢管安装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