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2834阅读:1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铁施工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直径盾构隧道只能布置一列地铁列车,地铁上下行列车需要由两条盾构隧道实现,且两条盾构隧道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倍洞泾。因此,常规盾构隧道地铁区间占用较大的地下空间,对于地下空间狭小的条件,常规盾构隧道地铁区间线路布置极为困难。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及其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上下行列车布置于同一隧道内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其包括隧道本体、底板、中隔墙、道床板、轨道、疏散平台、线路管线以及接触网;其中,所述底板浇筑于隧道本体内的底部;所述中隔墙竖直浇筑于底板上;所述道床板水平设置在中隔墙上和隧道本体内;所述轨道设置有两条,其铺设在道床板上;所述疏散平台连接至道床板上,并位于两条轨道之间;所述线路管线铺设在隧道本体内的侧壁上;所述接触网安装于隧道本体内的顶部,并位于轨道的正上方。

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隧道本体的外径10m,内径9m。

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还设置为:所述疏散平台为预制模块,与道床板连接固定;所述道床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完成大直径盾构施工,形成隧道本体结构;

2),浇筑底板和中隔墙,其中,底板和隧道本体上的预埋铁连接;

3),浇筑道床板,中间预留疏散平台连接预埋铁;

4),完成隧道内地铁列车的轨道铺设工作;并完成中部疏散平台施工,与道床板上预埋铁连接;

5),完成隧道内部各种线路管线的敷设安装,安装地铁列车接触网,形成最终隧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将上下行列车布置于同一隧道内,可以减小占用约一半的地下空间,且施工方便,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步骤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步骤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步骤3)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步骤4)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步骤5)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完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6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其由隧道本体1、底板2、中隔墙3、道床板4、轨道5、疏散平台6、线路管线7以及接触网8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隧道本体1的外径10m,内径9m。

所述底板2浇筑于隧道本体1内的底部。所述中隔墙3竖直浇筑于底板2上。

所述道床板4水平设置在中隔墙3上和隧道本体1内,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轨道5设置有两条,其铺设在道床板4上。所述疏散平台6连接至道床板6上,并位于两条轨道5之间。该疏散平台6为预制模块,与道床板连接固。

所述线路管线7铺设在隧道本体1内的侧壁上。所述接触网8安装于隧道本体1内的顶部,并位于轨道5的正上方。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完成大直径盾构施工,形成隧道本体1结构;

2),浇筑底板2和中隔墙3,其中,底板2和隧道本体1上的预埋铁连接;

3),浇筑道床板4,中间预留疏散平台连接预埋铁;

4),完成隧道内地铁列车的轨道5铺设工作;并完成中部疏散平台6施工,与道床板上预埋铁连接;

5),完成隧道内部各种线路管线7的敷设安装,安装地铁列车接触网8,形成最终隧道。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隧道本体、底板、中隔墙、道床板、轨道、疏散平台、线路管线以及接触网;其中,所述底板浇筑于隧道本体内的底部;所述中隔墙竖直浇筑于底板上;所述道床板水平设置在中隔墙上和隧道本体内;所述轨道设置有两条,其铺设在道床板上;所述疏散平台连接至道床板上,并位于两条轨道之间;所述线路管线铺设在隧道本体内的侧壁上;所述接触网安装于隧道本体内的顶部,并位于轨道的正上方。本发明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将上下行列车布置于同一隧道内,可以减小占用约一半的地下空间,且施工方便,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海;王全贤;杨祥亮;蔡志勇;赵东华;靳立伟;李洪波;高超;刘勇强;白冰;薛彦;王彦钧;冀芸;代启辉;蔡思宇;杨海建;张亮;胡凡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0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