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气井试井用自旋转替水洗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07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井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煤层气井试井用自旋转替水洗井装置。



背景技术: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非常洁净、热值高、优质、安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含煤地层易发生坍塌漏失,须调配合适的钻井液,钻井液对后续的裸眼注入压降试井测试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前,一般不采取洗井措施,仅采用替水的方法将封隔段钻井液用清水注入后替换。因钻井液比重较大,并且有部分黏附于井壁煤岩层段,单纯替水很难消除钻井液,对煤层气试井结果影响较大。

煤层气储层渗透特征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其测试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气田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是必须准确获取的重要的煤储层参数。以往替水方法难以消除钻井液对试井工序的影响。亟待研发一种针对煤层气井、符合煤层段井况的洗井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层气井试井用自旋转替水洗井装置,能够充分清洗井壁黏附的钻井液、清除井壁泥皮,提高了钻井液清除效果,保证了试井测试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外筒、中心筒和旋转锥形头,所述旋转锥形头上设有喷头,旋转锥形头内设有导流槽,所述旋转锥形头与中心筒通过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筒与外筒通过压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与中心筒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与中心筒通过外筒上设置的突起与中心筒连接,所述突起与中心筒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与连接筒之间、连接筒与旋转锥形头 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锥形头、导流槽和喷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上开设有喷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改进了原有试井替水法消除洗井液的缺陷的同时,还能做到充分清洗井壁黏附的钻进液、清除井壁泥皮的作用。其适用于煤层段洗井,可将本实用新型直接连接到试井管柱底端,随试井管柱一起出入井下,试井注入过程可做筛管使用,不影响试井工艺时间。所述喷头的喷射压力可由地面试井泵注系统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筒;2、中心筒;3、压盖;4、连接筒;5、导流槽;6、旋转锥形头;7、喷孔;8、喷头;9、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煤层气井试井用自旋转替水洗井装置包括,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外筒1、中心筒2和旋转锥形头6,所述外筒1和中心筒2均可由无缝管制成。所述外筒1可连接试井管柱的底部,是本装置与试井管柱的连接部件,外筒1和中心筒2均是管内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中心筒2与外筒1通过压盖3固定连接,所述外筒1与中心筒2的连接处,所述外筒1与中心筒2通过外筒1上设置的突起9与中心筒2连接,所述突起9与中心筒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压盖3与中心筒2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装置, 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胶圈。所述压盖3用于固定外筒1和中心筒2并起到密封的作用。这样,突起9和压盖3用于固定和密封中心筒2的作用。

所述旋转锥形头6的锥形面上设有喷头8,所述喷头8上开设有喷孔7,用于喷射洗井液有效清洗井壁的泥皮,所述喷头8的喷射压力可由地面试井泵注系统调整。所述旋转锥形头6利用其锥面上的喷头喷射洗井液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反冲扭矩实现旋转锥形头6的自身旋转,进而带动中心筒2、压盖3和外筒1实现整体旋转。

旋转锥形头6内设有导流槽5,所述旋转锥形头6、导流槽5和喷头8一体浇铸而成,所述旋转锥形头6与连接筒4之间、连接筒4与中心筒2之间均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当高压水流喷射作用于旋转锥形头6内导流槽5时,导流槽5将管柱内高压液体压力势能转换为旋转动能带动旋转锥形头6、连接筒4和中心筒2一起旋转。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的过程中,先将本装置的外筒1连接到试井管柱的底部,本装置随试井管柱一起下入井底。开启地面泵注系统,泵入足量清水或10%浓度的KCL溶液进行替水。将井内钻井液全部替出,直至地面井口返出清水为止。

调节合适的地面泵注压力,重复提升或下放油管柱,以完成洗井装置对煤层段的洗井作业。洗井工序完成后,继续开展其它试井工序,试井结束后本装置随试井管柱一同起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