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导井一次爆破成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14237发布日期:2018-08-07 19:23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中导井一次爆破成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隧道工程不但在传统的矿山、国防、水电、公(铁)路等邻域向更深、更大、更复杂方向进一步发展,在这些地下工程的建设中经常涉及到竖井结构的施工,如矿山的溜井,水电站的调压井,公(铁)路、地下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井等。在目前工程实践中,竖井开挖一般采用先开挖中导井,再扩挖的办法。中导井施工一般采用简易“吊兰支架法”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正掘浅孔循环爆破开挖,最终形成中导井。施工过程中因受到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的局限性影响,施工进度、安全不易保障,因小断面循环钻孔爆破施工,安全风险比较大,安全隐患多,后续处理工序多、难度大,特别是工人在中导井内作业时安全系统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中导井爆破时安全系数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中导井一次爆破成井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中导井一次爆破成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定位,确定竖井的井口位置;

(2)竖井口机械开挖:用挖机和镐头机对竖井上段进行土方挖除、场地清理、平整、强风化层进行挖除、机械破碎和清理;

(3)竖井底部向上反掘:在平巷竖井底部向上反掘一个循环,高度2-2.5m,采用钻爆法,手风钻打眼,孔径43mm,孔深2-2.5m,导爆管连接,非电毫秒导爆雷管微差起爆;中导井底部先用浅孔法钻爆开挖,有以下效果:一是能直观的检测导井炮孔的钻孔质量,炮孔包括中心空孔、掏槽孔和周边孔,如果发现炮孔数量不足时能随时补足,避免影响导井中段的成形质量;二是减小导井中段一次爆破成形的高度;三是跟中导井顶部先成形的浅井一起对导井中段爆破时的爆破能作用方向进行导向。

(4)按中导井爆破设计放样炮孔位置:用全站仪放样出2m×2m竖井中导井位置,并标注炮孔位置;

(5)潜孔钻机一次钻穿炮孔:中导井所有炮孔采用一次成孔法,一次性从井口向下打穿到井底与下部隧道洞贯通;先用潜孔钻打中心空孔,炮孔直径孔距0.1~0.2m;再打掏槽孔,炮孔直径孔距0.4~0.6m;最后打周边孔,炮孔直径孔距0.4~0.6m;

(6)炮孔底部堵塞:所有炮孔钻成孔后在炮孔底部用锚固剂堵塞密封;

(7)装药:采用岩石乳化炸药在炮孔内装药;

(8)炮孔上口部堵塞:装药完成后在炮孔口用炮泥进行堵塞;

(9)联线起爆:各炮孔内启爆雷管簇联,非电毫秒导爆雷管微差起爆。

作为优选,在步骤(5)中,掏槽孔以相同间距交替、呈圆周状布置在中心空孔周围,周边孔以相同间距交替、呈正方形状布置在中心空孔周围。

作为优选,在步骤(5)中,中心空孔的数量为5个,中心空孔的深度为25m;掏槽孔的数量为8个,掏槽孔的深度为25m;周边孔的数量为12个,周边孔的深度为25m。

作为优选,在步骤(5)中,实际位置测量放样定位,垂直钻度用角度尺控制,实际钻孔倾斜度小于1%。

作为优选,在步骤(7)中,岩石乳化炸药为2#岩石乳化炸药,每个炮孔内上部、中部、下部各装1发1段毫秒导爆管雷管用于起爆炮孔。

作为优选,在步骤(9)中,先在各炮孔内装1根导爆索,导爆索与毫秒导爆管雷管连接,导爆索伸到炮孔底部,最后各个炮孔内启爆雷管簇联,非电毫秒导爆雷管微差起爆。

作为优选,在步骤(7)中,将毛竹片捆绑2#岩石乳化炸药一起使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能一次爆破出中导井,通过中心空孔、掏槽孔、周边孔的布局,再通过雷管引爆,中导井能一次爆破成功,因此不但丰富了井下深孔爆破的技术和工法,而且从技术上提高了井下爆破施工的安全风险,极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保障了施工人工的生命安全。并且,本发明降低了炸药和雷管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爆破成本,提高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炮孔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中心空孔、2—掏槽孔、3—周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中导井一次爆破成井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定位,确定竖井的井口位置;

(2)竖井口机械开挖:用挖机和镐头机对竖井上段进行土方挖除、场地清理、平整、强风化层进行挖除、机械破碎和清理;

(3)竖井底部向上反掘:在平巷竖井底部向上反掘一个循环,循环是指钻孔、装药、联线、启爆及爆破后检查,高度2.3m,采用钻爆法,手风钻打眼,孔径43mm,孔深2.3m,导爆管连接,非电毫秒导爆雷管微差起爆;

(4)按中导井爆破设计放样炮孔位置:用全站仪放样出2m×2m竖井中导井位置,并标注炮孔位置;

(5)潜孔钻机一次钻穿炮孔:中导井所有炮孔采用一次成孔法,一次性从井口向下打穿到井底与下部隧道洞贯通;先用潜孔钻打中心空孔1,炮孔直径孔距0.15m;再打掏槽孔2,炮孔直径孔距0.5m;最后打周边孔3,炮孔直径孔距0.5m;

(6)炮孔底部堵塞:所有炮孔钻成孔后在炮孔底部用锚固剂堵塞密封;

(7)装药:采用岩石乳化炸药在炮孔内装药;

(8)炮孔上口部堵塞:装药完成后在炮孔口用炮泥进行堵塞;

(9)联线起爆:各炮孔内启爆雷管簇联,非电毫秒导爆雷管微差起爆。

在步骤(5)中,掏槽孔2以相同间距交替、呈圆周状布置在中心空孔1周围,周边孔3以相同间距交替、呈正方形状布置在中心空孔1周围。中心空孔1的数量为5个,中心空孔1的深度为25m;掏槽孔2的数量为8个,掏槽孔2的深度为25m;周边孔3的数量为12个,周边孔3的深度为25m。实际位置测量放样定位,垂直钻度用角度尺控制,实际钻孔倾斜度小于1%。

在步骤(7)中,岩石乳化炸药为2#岩石乳化炸药,将毛竹片捆绑2#岩石乳化炸药一起使用;每个炮孔内上部、中部、下部各装1发1段毫秒导爆管雷管用于起爆炮孔。在步骤(9)中,先在各炮孔内装1根导爆索,导爆索与毫秒导爆管雷管连接,导爆索伸到炮孔底部,最后各个炮孔内启爆雷管簇联,非电毫秒导爆雷管微差起爆。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高度2m,孔深2m;在步骤(5)中,先用潜孔钻打中心空孔1,炮孔直径孔距0.1m;再打掏槽孔2,炮孔直径孔距0.4m;最后打周边孔3,炮孔直径孔距0.4。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高度2.5m,孔深2.5m;在步骤(5)中,先用潜孔钻打中心空孔1,炮孔直径孔距0.2m;再打掏槽孔2,炮孔直径孔距0.6m;最后打周边孔3,炮孔直径孔距0.6m。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