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基环空保护液注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662发布日期:2018-08-31 21:25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基环空保护液注入工艺,属于油气井安全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酸性油气田采出气中常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二氧化碳作为注入气也广泛运用于二氧化碳驱采油工艺中。然而,由于封隔器密封性变差等问题,环空可能窜入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进而引起油井管管柱腐蚀问题。二氧化碳、硫化氢腐蚀控制技术可归为三类:选择耐蚀材料、加注环空保护液、内壁涂层或衬里。加注环空保护液是经济可靠、又十分灵活的腐蚀控制方法,因而在油气井中应用最为广泛。环空保护液一般分为水基环空保护液和油基环空保护液,水基环空保护液成本较低,但稳定性较差,国内有采取了添注水基环空保护液措施后依然发生管柱腐蚀断裂失效的案例,因此针对管柱腐蚀风险较高的油气井,添注油基环空保护液是最安全的腐蚀控制措施。直接将油基环空保护液注入环空,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防护效果,环空残留介质在油基环空保护液环境中依然可能引起腐蚀。因此为使油基环空保护液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需要设计一种油基环空保护液注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油基环空保护液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油基环空保护液注入工艺。该工艺在油基环空保护液注入前,注入清洗液、醇等处理剂对井筒进行浸泡清洗,从而驱除油套环空中的残留水、含硫物质、微生物等,最终达到提升油基环空保护液防腐效果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基环空保护液注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在油套环空中先后注入了清洗液(3)、前驱动液(6)、顶替液(7)、后驱动液(8)、前置液(9)、油基环空保护液(10),分别在管柱内形成段塞,其工艺流程为:

a.向油套环空中注入清洗液(3),将油套环空中的原井液(4)从油管(1)中驱替到井口,油套管充满洗井液并对环空腐蚀物质、残留腐蚀介质进行一段时间(21h-45h)浸泡吸收;

b.清洗完成后,接着向油套环空注入一段前驱动液(6),驱替清洗液(3)返出井口;

c.注入顶替液(7),溶解掉驱动液(6)未驱替完全的残留清洗液(3);

d.注入一段后驱动液(8),驱替顶替液(7)返出井口,随后注入前置液(9);

e.注入油基环空保护液(10),将前置液(9)驱替到油管;

f.当油基环空保护液(10)注满环空时,打开封隔器(11)坐封;

所述的清洗液(3),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1%-3%盐酸、0.08%-0.15%咪唑啉类缓蚀剂、3%-5%d-异抗坏血酸盐类除氧剂、0.8%-1.6%醛类杀菌剂、0.5%-1%高铁酸盐除硫剂、20%-30%甲酸盐加重剂,余量为清水(总矿化度<5000mg/l),设计密度1.25-1.35g/cm3

所述的前驱动液(6),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65%-70%7#白油或10#白油或机油、30%-35%甲酸盐加重剂,设计密度1.2-1.25g/cm3

所述的顶替液(7),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15%-20%乙醇、80%-85%三甘醇,设计密度:1.15-1.25g/cm3

所述的后驱动液(8),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65%-70%7#白油或10#白油或机油、20%-23%甲酸盐加重剂,设计密度1.1-1.15g/cm3

所述的前置液(9),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0.08%-0.15%咪唑啉类缓蚀剂,余量为清水(总矿化度<5000mg/l),设计密度1.01-1.03g/cm3

所述的油基环空保护液(10),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1%-3%吗啉衍生物复合缓蚀剂、0.8%-1.6%卤代海因杀菌剂,余量为7#白油或10#白油或机油,设计密度0.8-0.9g/cm3。所述清洗液(3)用量计算公式为:

m1=0.785×ρ1×a1×(d2-d2)×h×10-6

式中,m1为清洗液(3)用量,kg;ρ1为清洗液(3)密度,g/cm3;a1为消耗系数,取1-1.5;d为油层套管(2)内径,mm;d为油管(1)外径,mm;h为油层套管下入度,m;

所述顶替液(7)用量计算公式为:

m2=0.785×ρ2×k1×a2

×{[(d+2σ)2-d2+d12-(d1-2σ)2]×h+[d2-(d-2σ)2]×h}×10-6

式中,m2为顶替液(7)用量,kg;k1为清洗液(3)的吸水系数;ρ2为顶替液密度,g/cm3;a2为消耗系数,取3-3.5;d为油层套管(2)内径,mm;σ为水膜厚度,mm;d为油管(1)外径,mm;d1为油管(1)内径,mm;h为油层套管下入度,m;h为油管(1)下入深度,m;

所述前驱动液(6)用量计算公式为:

m3=0.785×ρ3×a3×c1×(d2-d2)×h×10-6

式中,m3为前驱动液(6)用量,kg;ρ3为前驱动液(6)密度,g/cm3;a3为消耗系数,取2.5-3;c1为用量系数,取0.01-0.05;d为油层套管(2)内径,mm;d为油管(1)外径,mm;h为油层套管下入度,m;

所述后驱动液(8)用量计算公式为:

m4=0.785×ρ4×a4×c2×(d2-d2)×h×10-6

式中,m4为后驱动液(8)用量,kg;ρ4为后驱动液(8)密度,g/cm3;a4为消耗系数,取2.5-3;c2为用量系数,取0.01-0.05;d为油层套管(2)内径,mm;d为油管(1)外径,mm;h为油层套管下入度,m;

所述油基环空保护液(10)用量计算公式为:

m5=(d2-d2)×l×0.785×ρ5×10-6

式中,m5为油基环空保护液(10)用量,kg;ρ5为环空保护液(10)密度,g/cm3;l为封隔器下入深度,m;d为油层套管(2)内径,mm;d为油管(1)外径,mm;

所述前置液(9)用量计算公式为:

m6=0.785×ρ6×[(h-l)×(d2-d2)+h×d12]×10-6

式中,m6为前置液(9)用量,kg;ρ6为前置液(9)密度,g/cm3;l为封隔器下入深度,m;d为油层套管(2)内径,mm;d为油管(1)外径,mm;d1为油管(1)内径,mm;h为油层套管下入度,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工艺,在去除环空残留腐蚀物质同时,驱除了环空管壁上的残留水,防止腐蚀介质在油基环空保护液中残留;该工艺将多种不同处理剂通过分段形式注入管柱,并设计了各段处理剂用量和各处理剂成分具体配比,具有良好的工艺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各处理剂分段注入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油管2-油层套管3-清洗液4-原井液5-封隔器(关闭)6-前驱动液7-顶替液8-后驱动液9-前置液10-油基环空保护液11-封隔器(打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油基环空保护液注入工艺,该工艺在油套环空中先后注入了清洗液(3)、前驱动液(6)、顶替液(7)、后驱动液(8)、前置液(9)、油基环空保护液(10),分别在管柱内形成段塞,其具体工艺流程为:

a.向油套环空中注入质量为m1的清洗液(3),将油套环空中的原井液(4)从油管(1)中驱替到井口,油套管充满洗井液并对环空腐蚀物质、残留腐蚀介质进行一段时间(21h-45h)浸泡吸收;

b.清洗完成后,接着向油套环空注入一段质量为m3的前驱动液(6),驱替清洗液(3)返出井口;

c.注入质量为m2的顶替液(7),溶解掉驱动液(6)未驱替完全的残留清洗液(3);

d.注入一段质量为m4的后驱动液(8),驱替顶替液(7)返出井口,随后注入一段质量为m6前置液(9);

e.注入质量为m5的油基环空保护液(10),将前置液(9)驱替到油管;

f.当油基环空保护液(10)注满环空时,打开封隔器(11)坐封。

采用的清洗液(3),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1%-3%盐酸、0.08%-0.15%咪唑啉类缓蚀剂、3%-5%d-异抗坏血酸盐类除氧剂、0.8%-1.6%醛类杀菌剂、0.5%-1%高铁酸盐除硫剂、20%-30%甲酸盐加重剂,余量为清水(总矿化度<5000mg/l),设计密度1.25-1.35g/cm3

采用的前驱动液(6),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65%-70%7#白油或10#白油或机油、30%-35%甲酸盐加重剂,设计密度1.2-1.25g/cm3

采用的顶替液(7),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15%-20%乙醇、80%-85%三甘醇,设计密度:1.15-1.25g/cm3

采用的后驱动液(8),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65%-70%7#白油或10#白油或机油、20%-23%甲酸盐加重剂,设计密度1.1-1.15g/cm3

采用的前置液(9),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0.08%-0.15%咪唑啉类缓蚀剂,余量为清水(总矿化度<5000mg/l),设计密度1.01-1.03g/cm3

采用的油基环空保护液(10),以物质的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1%-3%吗啉衍生物复合缓蚀剂、0.8%-1.6%卤代海因杀菌剂,余量为7#白油或10#白油或机油,设计密度0.8-0.9g/cm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