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9265发布日期:2018-11-20 22:1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属于基坑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地铁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监测工作对于基坑安全尤为重要,其中桩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是监测工程中的重要监测项目。在进行监测时需要提前将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一方面,测斜管绑扎对接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另一方面,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经常导致测斜管发生较大变形。因此,在进行监测时,测斜仪探头经常发生卡壳现象,测斜仪的探头卡在深度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围护结构中,无法取出。不仅对监测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更影响了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墙体深层水平位移采用测斜仪进行监测,如图1、2,测斜管是内壁带有导槽的垂直空心管,监测时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深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

测斜管埋设方式为绑扎埋设。绑扎埋设通过直接绑扎或设置抱箍等将测斜管固定在排桩钢筋笼上,入槽孔后,浇注水下混凝土。为了抵抗地下水的浮力和液态混凝土的冲力作用,测斜管的绑扎和固定必须十分牢固,否则很容易与钢筋笼相脱离或导致测斜仪探头卡在测斜管内。

现有技术缺点:现有打捞装置采用在装置底部设置楔形尖角及套管底部切角30°的方式,使卡住的测斜仪探头进入打捞装置,之后将测斜仪探头及打捞装置一起提升。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测斜仪探头卡住的位置往往较深,且探头的滑轮与测斜管侧壁有较大压力,通过现有方式很难实现将探头套入打捞套筒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目的是提供一种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种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套管,该打捞套管侧面自下缘处向上沿轴线方向设有一条滑轮槽,该滑轮槽上端设有上预留接口,该滑轮槽的靠近打捞套管下缘的位置分别设有下预留口;且在该滑轮槽对侧设有结构相同的另一条带上、下预留接口的滑轮槽,所述两个滑轮槽上、下预留接口的口径要大于其所打捞的测斜仪的滑轮直径;所述打捞套管顶部设有钢线缆孔。

上述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打捞套管直径为40~55mm,滑轮槽长度为0.5~0.6m,槽宽为3-8mm,上下预留口口径范围15~25mm。

上述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在上、下预留接口之间还设有多个预留口,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测斜仪探头。

上述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还配有钢线缆,钢线缆用于装置的下放与提升。

通过设置滑轮槽可以快速的将打捞套管下放到测斜仪探头所卡位置,方便有效的实现测斜仪探头与测斜管导槽分离,从而实现测斜仪探头打捞的目的。

利用上述装置打捞测斜仪探头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测斜仪探头上下滑轮的距离设定上、下预留接口的间距;

测斜仪发生卡壳后,通过钢线缆或绳索将本装置下放到测斜管中,利用本装置的滑轮槽使测斜仪探头的滑轮通过改滑轮槽直至上预留接口处,此时测斜仪探头的上下滑轮恰好位于装置的上、下预留口处;通过钢线缆或绳索使该装置轻微转动,测斜仪探头处的滑轮即可进入上、下预留口,此时上拉钢线缆或绳索,滑轮将带动测斜仪探头进入到本装置中,将本装置的钢线缆或绳索及测斜仪线缆同时向上提起即可将套入本装置的测斜仪探头及本装置共同提升至地面,完成测斜仪探头的打捞工作。

发明优点

显然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制作和使用,且使用效果好,能够有效解决测斜仪探头卡壳后难以套入打捞套筒的难题,通过设置滑槽的方式,使其顺利进入打捞套筒,之后转动套筒上拉即可使测斜仪探头进入打捞套筒。

附图说明

图1是测斜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斜仪的使用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打捞套管1,滑轮槽2,上预留接口3,下预留口4,钢线缆孔5,导线6,测头7,测斜管8,读数仪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一种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套管1,该打捞套管1侧面自下缘处向上沿轴线方向设有一条滑轮槽2,该滑轮槽2上端设有上预留接口3,该滑轮槽2的靠近打捞套管1下缘的位置分别设有下预留口4;且在该滑轮槽2对侧设有结构相同的另一条带上、下预留接口3、4的滑轮槽2,所述两个滑轮槽2上、下预留接口3、4的口径要大于其所打捞的测斜仪的滑轮直径;所述打捞套管1顶部设有钢线缆孔5。

上述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打捞套管1直径为40~55mm,滑轮槽2长度为0.5~0.6m,槽宽为3-8mm,上下预留口口径范围15~25mm。

上述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在上、下预留接口3、4之间还设有多个预留口,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测斜仪探头。

上述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还配有钢线缆,钢线缆用于装置的下放与提升。

通过设置滑轮槽2可以快速的将打捞套管1下放到测斜仪探头所卡位置,方便有效的实现测斜仪探头与测斜管导槽分离,从而实现测斜仪探头打捞的目的。

常见的测斜仪及其原理如图1、2所示。

利用上述装置打捞测斜仪探头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测斜仪探头上下滑轮的距离设定上、下预留接口3、4的间距;

测斜仪发生卡壳后,通过钢线缆或绳索将本装置下放到测斜管中,利用本装置的滑轮槽2使测斜仪探头的滑轮通过改滑轮槽2直至上预留接口3处,此时测斜仪探头的上下滑轮恰好位于装置的上、下预留口3、4处;通过钢线缆或绳索使该装置轻微转动,测斜仪探头处的滑轮即可进入上、下预留口3、4,此时上拉钢线缆或绳索,滑轮将带动测斜仪探头进入到本装置中,将本装置的钢线缆或绳索及测斜仪线缆同时向上提起即可将套入本装置的测斜仪探头及本装置共同提升至地面,完成测斜仪探头的打捞工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测斜仪探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套管,该打捞套管侧面自下缘处向上沿轴线方向设有一条滑轮槽,该滑轮槽上端设有上预留接口,该滑轮槽的靠近打捞套管下缘的位置分别设有下预留口;且在该滑轮槽对侧设有相同的另一条设有上、下预留接口的滑轮槽,所述两个滑轮槽上、下预留接口的口径要大于其所打捞的测斜仪的滑轮直径;所述打捞套管顶部设有钢线缆孔。显然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制作和使用,且使用效果好,能够有效解决测斜仪探头卡壳后难以套入打捞套筒的难题,通过设置滑槽的方式,使其顺利进入打捞套筒,之后转动套筒上拉即可使测斜仪探头进入打捞套筒。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孙文景;郭峰松;魏冠立;郑煜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25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