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多功能采油工艺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3041发布日期:2018-10-16 19:4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环保多功能采油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我国多数油田形成于陆相沉积盆地之中,油藏地质结构复杂,油井完井后,地层能量、井况及产出液物理性质多种多样,在开采原油时,如果油井的自身能量不能将井筒中的原油举升到地面,就需要采用以机械采油为主的方式进行人工举升,采油管柱是机械采油系统的组成部分,位于井筒内,所起的作用是将地面的能量传递至井筒中的原油,并且举升到地面,采油管柱分为普通原油采油管柱与稠油采油管柱两大类,但是现有采油管柱中没有一种能够在油田直井、斜井、水平井等多种井况使用,封堵、插管、开阀、关阀、洗井、采油一趟管柱完成的采油管柱,并且在反洗井时洗井液容易污染油层,解封方式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油田直井、斜井、水平井等多种井况使用,封堵、插管、开阀、关阀、洗井、采油一趟管柱完成,能够防止反洗井时洗井液污染油层,并且解封方式多样的环保多功能采油工艺管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多功能采油工艺管柱,包括丢手部分和封隔器,所述的丢手部分包括上接头、扶正体、连管、筛管,所述的封隔器包括除去丢手部分的其余部件,所述的连管下端设有打捞头,所述的打捞头内侧设有挂套,所述的挂套下端外侧设有连接套,所述的连接套下方设有胶筒,所述的胶筒内侧设有芯轴,所述的胶筒下端设有胶筒轴,所述的胶筒轴下方设有锥体一,所述的锥体一下端设有卡瓦,所述的卡瓦上设有弹簧,所述的卡瓦外部设有卡瓦罩,所述的卡瓦下端设有锥体二,所述的锥体二下方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下方设有锁套,所述的锁套内设有缸套和锁,所述的锁下方设有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上设有密封卡簧,所述的密封件下方设有下接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集封堵、插管、开阀、关阀、洗井、采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一趟管柱完成;工艺管柱丢手部分插入封隔器时打开油层通道,提起时关闭油层通道,操作简便,大幅节省作业成本,在可钻可捞水平井防污染封隔器上设有液压丢手接头,倘若发生封隔器卡管柱等现象,可以从液压丢手接头处丢开,提出其上部的油管,再进行强拨或液压打捞下部注水工艺管柱,工艺管柱设有多种解封的方式来降低解封卡管柱的机率;封隔器可钻铣解封、套铣解封、又可下专用打捞工具解封,从而提高封隔器的解封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套与胶筒之间设有备帽一。

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套内侧设有剪钉一。

作为改进,所述的胶筒上设有隔环。

作为改进,所述的胶筒与胶筒轴之间设有备帽二。

作为改进,所述的卡瓦上设有螺母。

作为改进,所述的锥体二内侧设有剪钉二,所述的锥体二下端设有剪钉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环保多功能采油工艺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上接头,2、扶正体,3、连管,4、打捞头,5、挂套,6、连接套,7、备帽一,8、胶筒,9、隔环,10、芯轴,11、备帽二,12、胶筒轴,13、锥体一,14、弹簧,15、卡瓦,16、卡瓦罩,17、螺母,18、锥体二,19、活塞,20、锁套,21、缸套,22、锁,23、密封件,24、密封卡簧,25、筛管,26、下接头,27、剪钉一,28、剪钉二,29、剪钉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座封:

1、下管柱:按设计要求通井、刮削、洗井后,将工艺管柱、泵下阀、抽油泵、油管依次连接好下入井内设计深度;

2、接好地面打压管线,用吊卡提起管柱,吊卡下端面距井口法兰的距离要保持在0.3~0.5米(此高度是管柱伸长量,是方便在关阀后座井口,非固定高度)。

3、工艺管柱座封丢手:用水泥车向油管内小排量注水打压,当作用在工艺管柱上的压差达到6mpa、10mpa、15mpa、18mpa时各稳压3分钟,作用在工艺管柱上的压差根据工艺管柱设计坐封压力和井内液面深度确定(作用在工艺管柱上的压差=泵车即时压力+液面深度静水柱压力),20~22mpa时工具泄压,工艺管柱丢手部分与封隔器脱开,实现丢手。

4、关阀反打压通泵:上提管柱1m以上(即将丢手部分的筛管部分提出封隔器部分,使工艺管柱下端阀门关闭),反打压4~6mpa时泵下阀泄压,油管井口端溢流,形成反洗循环。

5、开阀采油:下放管柱,压管柱3-5t,阀门开启,此时可正常采油。

解封:(两种解封方式)

1、下专用打捞工具打捞

封隔器需要从井内起出时,下专用打捞工具至鱼顶,冲砂后压重30-50kn左右,缓慢上提管柱,当作用在桥塞上的上提负荷达到20-40kn时,封隔器被解封,连续起管5根。继续起管操作至管柱提出井外。

2、磨铣解封:(推荐套铣,另因未完成设计实验,所示长度尺寸及供参考)

丢开后留在井内长度1403mm(。套铣直径80-114mm(卡瓦厚度20mm),套铣长度210mm(套铣长度仅为解除锚定,不包含胶筒长度,即套铣210mm后也可对剩余部分进行打捞)

封隔器动作原理

打水压座封时,当压力达到6mpa时,液体推动剪钉三29被锥体二18和活塞19剪断,锥体二18上行,活塞19下行,锥体二18上行带动缸套21和锁22上行,锁定在锁套20上,同时锥体二18上行也推动锥体一13、弹簧14、卡瓦15、卡瓦罩16、螺母17上行,受锥体一13与锥体二18的挤压,卡瓦15,压缩弹簧14并胀出,卡瓦15锚定于套管内壁,受活塞19下行推动锁套20、芯轴10、打捞头4、挂套5、连接套6、备帽一7挤压胶筒8并胀出,封隔套管环腔,当压力达到20mpa时,卡瓦15锚定牢固,胶筒8胀封完成,锁22上行停止,锁定在锁套20上,20~22mpa时剪钉二28被连管3和芯轴10剪断,此时上接头1、扶正体2、连管3、密封23、密封卡簧24、筛管25、下接头26形成开启的液流通道,工具泄压,封隔器丢手部分与封隔部分脱开,实现丢手。

上提管柱,封隔器丢手部分上行,筛管25带动密封卡簧24上行至固定位置脱开,此时密封卡簧24下端与密封件23相配合,密封了密封卡簧25与下接头26之间的通道,使液流通道关闭,反打压4~6mpa时泵下阀泄压,油管井口端溢流,形成反洗循环。

下放管柱,封隔器丢手部分下行,压管柱3-5t,筛管25带动密封卡簧24下行至固定位置脱开,此时密封卡簧24恢复座封时位置,液流通道开启,此时可正常采油。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多功能采油工艺管柱,包括丢手部分和封隔器,所述的丢手部分包括上接头、扶正体、连管、筛管,所述的连管下端设有打捞头,所述的打捞头内侧设有挂套,所述的挂套下端外侧设有连接套,所述的连接套下方设有胶筒,所述的胶筒内侧设有芯轴,所述的胶筒下端设有胶筒轴,所述的胶筒轴下方设有锥体一,所述的锥体一下端设有卡瓦,所述的卡瓦下端设有锥体二,所述的锥体二下方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下方设有锁套,所述的锁套内设有缸套和锁,所述的锁下方设有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下方设有下接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多种井况使用,能够防止反洗井时洗井液污染油层,并且解封方式多样。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洲;王伟;康健;王博;刘洋;王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双威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06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