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管片用吊装孔密封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2062发布日期:2018-11-24 10:3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盾构管片,特别涉及一种盾构管片用吊装孔密封盖。



背景技术:

盾构隧道拼装管片上均设置有管片吊装孔,吊装孔为预埋于管片内的吊装预埋件的内螺纹孔,吊装预埋件的后端设置延长管,延长管与吊装预埋件之间设置水膨胀橡胶圈进行密封。

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拼装的管片上浮或管片与开挖面之间同步浆液填充不饱满,需要使用工具打通管片吊装孔(参照图2)外侧的混凝土,经过管片吊装孔对管片外侧与开挖面之间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或二次补充注浆。注浆完成后采用堵漏剂对管片吊装孔进行封堵(参照图3)。

受管片吊装孔所采用封堵材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长时间后堵漏剂收缩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管片吊装孔封漏处渗水或漏水。管片吊装孔渗漏严重时影响地铁的运营安全。这就需要找到一有效办法,解决管片吊装孔渗漏带来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盾构管片用吊装孔密封盖,以避免盾构管片吊装孔出现渗水或漏水,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盾构管片用吊装孔密封盖,其特征是:由柱状主体和位于其后端的端盖构成,柱状主体的外壁具有外螺纹结构,该外螺纹结构与预埋于管片中的吊装预埋件的内螺纹结构相适配;所述端盖与吊装孔外端口相适配,其内端面上设置密封构件;所述柱状主体拧入吊装预埋件到位后,端盖内端面与吊装孔外端口底面之间形成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管片吊装孔完成注浆后,在吊装孔上拧入吊装孔密封盖,可在端盖内端面与吊装孔外端口底面之间形成密封,有效防止管片吊装孔的渗漏水,降低地铁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盾构管片用吊装孔密封盖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管片吊装孔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常规管片吊装孔封堵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部位及所对应的标记:管片1、吊装预埋件2、延长管3、水膨胀橡胶圈4、堵漏剂5、柱状主体10、外螺纹结构11、端盖12、第一环形凹槽13、第二环形凹槽14、遇水膨胀防水圈15、橡胶密封圈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盾构管片用吊装孔密封盖,由柱状主体10和位于其后端的端盖12,柱状主体10的外壁具有外螺纹结构11,该外螺纹结构11与预埋于管片1中的吊装预埋件2的内螺纹结构相适配。所述端盖12与吊装孔外端口相适配,其内端面上设置密封构件。所述柱状主体10拧入吊装预埋件2到位后,端盖12内端面与吊装孔外端口底面之间形成密封,有效防止管片吊装孔的渗漏水,降低地铁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

参照图1,所述端盖12的内端面上径向间隔设置同心的第一环形凹槽13、第二环形凹槽14,内侧的第一环形凹槽13内设置遇水膨胀防水圈15,外侧的第二环形凹槽14内设置橡胶密封圈16,其中遇水膨胀防水圈15的膨胀倍率不低于2.5倍。即通过两道密封将吊装孔与外界隔离开,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图3,管片1背后经吊装孔注浆完成后,采用堵漏剂将管片吊装孔范围内外侧200mm深度进行封堵,然后在吊装孔上安装上紧本发明的吊装孔密封盖。当吊装孔内堵漏剂处产生渗水时,水沿着吊装孔内螺纹、遇水膨胀防水圈15到达橡胶密封圈16内侧,橡胶密封圈16阻止水向外渗出,同时遇水膨胀防水圈15膨胀,进而在端盖12内端面与吊装孔外端口底面之间形成两道密封,达到防止管片吊装孔渗水的目的。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一种盾构管片用吊装孔密封盖的一些原理及功能,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盾构管片用吊装孔密封盖,以避免盾构管片吊装孔出现渗水或漏水,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性。由柱状主体和位于其后端的端盖构成,柱状主体的外壁具有外螺纹结构,该外螺纹结构与预埋于管片中的吊装预埋件的内螺纹结构相适配。所述端盖与吊装孔外端口相适配,其内端面上设置密封构。所述柱状主体拧入吊装预埋件到位后,端盖内端面与吊装孔外端口底面之间形成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义;孟庆明;王成;杨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3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