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2037发布日期:2018-11-24 10:3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隧道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缓冲结构都是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一旦成型,那么就只能针对一种工况,才能达到最优降噪效果;且如果后期工况改变,那么现有的混凝土缓冲结构无法适应新的的工况,达不到最优降噪效果,对乘客舒适度和洞口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在发生强烈地震时,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缓冲结构很可能受到破坏,会对整条线路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因为隧道结构的在发生地震时,一般洞口段破坏最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铁路隧道缓冲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铁路隧道缓冲结构,其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轨槽安装有若干缓冲板,缓冲板包括垫板,垫板活动设定于轨槽内,垫板的前端连接有下部环形板,下部环形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上部环形板;基座上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卡口,防滑卡口上活动安装有防滑卡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轨槽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两侧面均对称布置有若干支撑滚动轴承,垫板通过支撑滚动轴承与轨槽活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垫板的上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与下部环形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下部环形板内设置有若干传动齿轮,上部环形板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配合的齿轮导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下部环形板的前端与齿轮导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滑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下部环形板的顶部布置有若干下部滚动轴承,上部环形板上设置有与下部滚动轴承配合的上部导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下部环形板的前端的两侧边设置有防翻挡杆,上部环形板的下部侧边与防翻挡杆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防翻挡杆配合的上部导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下部环形板的前侧面和支撑板的后端相对位置处设置有拉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基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每个基座上的缓冲板并列设置有四个;每个缓冲板对应的垫板和轨槽均有两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轨槽和垫板均为钢材料,基座为混凝土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基座上的缓冲板设置为可沿轨槽滑动的结构,并将缓冲板设置为上下环形板可相对移动的结构,使得本结构可以根据列车运行的速度及其他工况的需要,对缓冲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缓冲效果,进而实现最佳的降噪效果。

通过下部滚动轴承和传动齿轮将上下环形板连接,利用下部滚动轴承承接上部环形板的重力,进而减小上下环形板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通过齿轮提供上下环形板相对移动的动力,通过分别设计两种结构,保证缓冲板的使用效果,并能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通过设计防滑锁,能够防止上部环形板在重力作用下非受控地向下滑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计防翻档杆,避免在上部环形板在到达前端位置后,向下翻转,从而脱离下部板。

通过将轨槽和垫板均设置为钢材料,利用其抗震性能好于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充分适应洞口段地震破坏最严重的特点,在结构抗震安全性上优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总装图。

图2为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下部环形板的后视图。

图4为上部环形板的前视图。

图5为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防滑锁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11、轨槽,111、支撑滚动轴承,12、防滑卡口,13、防滑卡板,2、缓冲板,21、垫板,22、支撑板,221、拉环,23、下部环形板,231、下部滚动轴承,232、传动齿轮,233、防滑锁,234、防翻挡杆,24、上部环形板,241、上部导轨,242、齿轮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铁路隧道缓冲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上通过轨槽11安装有若干缓冲板2,缓冲板2包括垫板21,基座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每个基座1上的缓冲板2并列设置有四个;每个缓冲板2对应的垫板21和轨槽11均有两个。

如图5和图6所示,垫板21活动设定于轨槽11内,轨槽11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两侧面均对称布置有若干支撑滚动轴承111,垫板21通过支撑滚动轴承111与轨槽11活动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垫板21的前端连接有下部环形板23,垫板21的上部安装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的前端与下部环形板23连接;下部环形板23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上部环形板24;基座1上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卡口12,防滑卡口12上活动安装有防滑卡板13。

下部环形板23内设置有若干传动齿轮232,上部环形板24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232配合的齿轮导轨242;下部环形板23的前端与齿轮导轨24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滑锁233。

如图7所示,防滑锁233包括安装于下部环形板23的前端的连杆,连杆铰接有一转轴,转轴的下端通过弹簧与下部环形板23的前端连接,转轴上侧通过软绳与下部环形板23的前端连接,转轴的上端与齿轮导轨242的齿槽相接触,当上部环形板23在重力作用下非受控地向下滑动时,齿轮导轨242的齿槽带动转轴的端部作顺时针转动,转轴的另一端带动弹簧拉伸,当弹簧拉伸到极限时,转轴不再转动,从而限制齿轮导轨242与转轴的相对移动,进而限制上部环形板23的移动。

下部环形板23的顶部布置有若干下部滚动轴承231,如图4所示,上部环形板24上设置有与下部滚动轴承231配合的上部导轨241;通过下部滚动轴承231和传动齿轮232将上下环形板连接,利用下部滚动轴承231承接上部环形板24的重力,进而减小上下环形板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通过传动齿轮232提供上下环形板相对移动的动力,通过分别设计两种结构,保证缓冲板2的使用效果,并能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下部环形板23的前端的两侧边设置有防翻挡杆234,防翻挡杆234没测包括上下两个;上部环形板24的下部侧边与防翻挡杆23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防翻挡杆234配合的上部导轨241,上部导轨241的上下两端封闭,以便与防翻挡杆234卡接配合;当上部环形板24在到达相对于下部环形板23的前端位置后,容易出现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从而脱离下部环形板23的情况;通过防翻挡杆234抵接于上部环形板24两侧边的上部导轨241内,受防翻挡杆234的作用,上部环形板24无法继续向上滑动,从而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运动,进而避免出现脱离下部环形板23的情况。

下部环形板23的前侧面和支撑板22的后端相对位置处设置有拉环221。通过拉环221,便于移动垫板21在轨槽11内的位置。

本发明的铁路隧道缓冲结构包括上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