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加强型中空接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529发布日期:2019-01-16 06:4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耐磨加强型中空接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钻井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设计耐磨加强型中空接杆。



背景技术:

接杆是煤矿产业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接杆是位于钻机和钻头之间的工具,钻井深度的不同,所需接杆的长度以及钻机的功率都会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而不同,一般都是深度越深,所需的钻机的功率也就越大,秸秆的长度也就越长,但是现在的接杆大多数是采用薄壁无管缝,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形甚至是断裂的情形,断裂后的接杆会掉入到井内,因此需要进行打捞,同时接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造成外面那一层的磨损,造成接杆的使用的寿命,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接杆的毁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耐磨加强型中空接杆,解决了接杆磨损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实现了接杆的耐磨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耐磨加强型中空接杆,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

所述第一端上设有中空的第一圆锥体,所述中空的第一圆锥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二端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端上设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之间设有若干弹簧,用以缓冲撞击力,所述弹簧与所述内表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弹簧与所述外表面之间通过磁石相连,所述内表面上设有与弹簧平行的若干滑道,所述外表面上设有沿滑道滑动的若干凸起;

所述第三端为中空的第二圆锥体,所述中空的第二圆锥体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连后,以使中空接杆之间形成通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端上还设有中空的圆台,所述中空的圆台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垫片,用以减震。

优选的是,所述弹簧位于两个滑道之间,用以承受局部的撞击力。

优选的是,所述弹簧与磁石相吸的一端设有铁片,以使弹簧与外表面之间稳固。

优选的是,所述凸起的长度小于所述滑道的长度。

优选的是,所述外表面与滑道接触面上设有硅胶,用以保护滑道。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圆锥体为硬质合金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增加了弹簧以及滑道与凸起之间的配合,在受到外部撞击力后,接杆内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外表面的凸起就会沿着滑道运动,缓冲撞击力,从而增加了接杆的耐磨性;

2、本发明增加了第一端与第三端螺纹之间的配合,使得接杆形成通水孔,缓解了钻机在使用时内部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端,11第一圆锥体,111外螺纹,12圆台;2第二端,21内表面,211滑道,22外表面,221凸起,23弹簧;3第三端,31第二圆锥体,311内螺纹;4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2,耐磨加强型中空接杆,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上设有中空的圆台和中空的第一圆锥体,中空的圆台的设计是为了在圆台的内部放置轻质的填充材料,是为了缓冲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撞击,中空的圆台与第二端之间设有垫片,目的也是为了缓解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受力后所造成的撞击,中空的第一圆锥体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圆锥体与圆台之间是一体形成的;第二端上设有内表面、外表面和若干弹簧,弹簧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缓冲在钻井的过程中,接杆来回晃动与地面内所形成的撞击力,弹簧有效的缓解了撞击力,内表面上设有若干凸起,外表面上设有与凸起相互配合的滑道,凸起可沿滑道进行滑动,凸起的长度小于所述滑道的长度,一般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凸起的一段都会在滑道内,以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凸起偏离滑道的轨道,弹簧位于两个滑道之间,在局部受到撞击力后,一部分弹簧可发挥作用,其余的弹簧不会发生弹性形变,弹簧与内表面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内表面与弹簧之间是比较固定的结构,外表面上设有磁石,同时磁石与弹簧连接之间设有铁片,铁片的增加,加大了磁石与弹簧之间的吸力,可以将弹簧更加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同时外表面与滑道接触面上设有硅胶,用以保护滑道,弹簧、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缓冲撞击力对接杆造成的损害,从另一方面来说可以减少接杆的磨损,外表面上磁石的设计是为了在撞击的过程中弹簧损坏或者是外表面磨损的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可更换弹簧或者是内表面,在整个的设计中内表面还是最主要的受力支撑,在其外部设计了一些结构,减缓了接杆的磨损;第三端上设有中空的第二圆锥体,第二圆锥体为硬质合金材质,具有耐磨的作用,第三端上中空的结构的大小正好是第一圆锥体的大小,在第二圆锥体上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可与第一圆锥体上的外螺纹相互配合,使得第一端通过旋拧与第三端进行连接,第一端与第三端相连后,以使中空接杆之间形成通水孔,也就是构成圆柱形的通水孔,通水孔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在施工的过程中地下水涌出造成钻机的损坏,在通水孔的内壁上涂抹一层防锈层,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过程中生锈。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参见图3,首先在工厂预制出第一端、第三端和第二端的内表面的结构,内表面上有滑道,再将预制出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将若干弹簧通过螺栓组装在内表面上,组装完弹簧后,再将外表面组装,主要是通过凸起与滑道之间的对接,对接完成后,就形成了一根耐磨加强型中空接杆,然后将第一端与钻机相连,第一端与钻头相连,随着施工的深度,可增加接杆的数量,在用一根接杆数量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后,可将两根接杆进行连接,然后再与钻机钻头相连,在使用的过程中,撞击力会造成内表面向内凹,此时弹簧可发生弹性形变,撞击完成后,弹簧可恢复原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耐磨加强型中空接杆,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上设有中空的第一圆锥体,所述中空的第一圆锥体上设有外螺纹;第二端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第二端上设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若干弹簧,用以缓冲撞击力,弹簧与所述内表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弹簧与所述外表面之间通过磁石相连,内表面上设有与弹簧平行的若干滑道,外表面上设有沿滑道滑动的若干凸起;第三端为中空的第二圆锥体,所述中空的第二圆锥体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解决了接杆磨损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实现了接杆的耐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栋;江继亭;季瑞;赵伟伟;杨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9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