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9030发布日期:2019-01-08 20:1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钢模台车是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为提高隧道衬砌表面光洁度和衬砌速度,并降低劳动强度而设计、制造的专用设备,钢模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一般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厚度的准确性钢模台车在移动时一般通过铺设的轨道将钢模台车移动至隧道内进行浇筑作业。

现有技术在安装轨道时轨道需铺设得比隧道还长便于钢模台车的入轨和离轨,轨道安装不仅安装繁琐费时费力还需要使用大量钢材,人工、材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以解决在安装轨道时轨道需铺设得比隧道还长便于钢模台车的入轨和离轨,轨道安装不仅安装繁琐费时费力还需要使用大量钢材,人工、材料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其结构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安装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位于轨道架的两侧,所述行走装置由前脚结构、连接轴杆、后脚结构组成,所述连接轴杆位于前脚结构与后脚结构的中间处,所述前脚结构、后脚结构与连接轴杆活动连接,所述前脚结构、后脚结构活动连接在轨道架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轨道架包括上轨架、内轨、电机、千斤顶,所述内轨位于电机的中部,所述上轨架设有内轨,所述上轨架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设有一对,所述千斤顶安装在上轨架底部,所述千斤顶连接有距离感应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脚结构包括前脚底掌、前脚支杆、前脚一位辅助杆、前脚二位辅助杆、前脚转动杆,所述前脚底掌与前脚支杆垂直,所述前脚底掌与前脚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前脚支杆与前脚二位辅助杆活动连接,所述前脚一位辅助杆与前脚二位辅助杆活动连接,所述前脚二位辅助杆与前脚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前脚转动杆与连接轴杆转动连接,所述二位辅助杆、前脚转动杆与连接轴杆处于同一轴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脚结构包括后脚底掌、后脚支杆、后脚一位辅助杆、后脚二位辅助杆、后脚转动杆,所述后脚底掌与后脚支杆垂直,所述后脚底掌与后脚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后脚支杆与后脚二位辅助杆活动连接,所述后脚一位辅助杆与后脚二位辅助杆活动连接,所述后脚二位辅助杆与后脚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后脚转动杆与连接轴杆转动连接,所述后脚二位辅助杆、后脚转动杆与连接轴杆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前脚底掌与后脚底掌相嵌,所述前脚底掌与后脚底掌的相嵌处设有轨道。

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前对隧道宽度和高度进行测量,再计算钢模台车与水平移动装置拼接后的高度,然后进行调整钢模台车外表面与隧道内表面的距离(即浇筑的厚度),避免发生浇筑厚度偏差的现象;电机运行时前脚结构与后脚结构在连接轴杆的连接下同时运转,启动电机后电机带动前脚转动杆与后脚转动杆的顺时针转动,前脚转动杆与后脚转动杆转动时带动了后脚二位辅助杆将前脚支杆上抬并移动,后脚一位辅助杆则辅助二位辅助杆的支撑移动,继而前脚支杆、前脚底掌与后脚支杆、后脚底掌通过传动各自向内移动(向内移动是前脚结构与后脚结构在悬浮的条件下);(与地面接触的前提下)当前脚转动杆与后脚转动杆转动半周之后前脚底掌与后脚底掌通过传动在轨道上嵌合拼接(通过嵌合的方式形成轨道移动实现前脚结构与后脚结构始终保持同一水平位的移动),前脚转动杆与后脚转动杆转动半周的同时轨道架整体上移,轨道架向上移动同时千斤顶的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离地的信号启动了千斤顶的运行,千斤顶辅助将上移(上移同时钢模台车跟着上移:千斤顶底部设有滚轮,在支撑的同时进行推移实现钢模台车的移动),即上轨架的上移使内轨与钢模台车底部扣接,扣接同时前脚转动杆与后脚转动杆持续转动,转动时后脚底掌与千斤顶进行支撑整体,继而前脚转动杆与后脚转动杆转动时后脚结构保持不变前脚结构向前移动带动了钢模台车的移动,接着当前脚结构落地后再通过同样的原理将后脚结构往前移动,继而实现钢模台车的水平移动,将钢模台车移动至隧道指定位置(水平移动装置静止时前脚结构、连接轴杆、后脚结构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接着进行浇筑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钢模台车衔接在水平移动装置上,由水平移动装置带动钢模台车的移动,移动时由电机带动前脚结构与后脚结构的传动实现带动轨道架与钢模台车的移动,当前脚底掌与后脚底掌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前脚转动杆、后脚转动杆在顺时针转动带动后脚结构支撑带动轨道架、连接轴杆与钢模台车的移动,当后脚转动杆回位后(杆体高于轨道架时)前脚结构与后脚结构分离,即此时两者的距离变长,此时由前脚结构进行支撑带动轨道架、后脚结构与钢模台车的移动,通过前脚底掌与后脚底掌交叉移动的方式实现整体的水平移动,使施工时无需在隧道铺设轨道,省去了轨道安装,省时省力省钢材,降低了人工、材料的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旋转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水平移动装置左侧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轨道架1、行走装置2、前脚结构20、连接轴杆21、后脚结构22、上轨架100、内轨101、电机102、千斤顶103、前脚底掌200、前脚支杆201、前脚一位辅助杆202、前脚二位辅助杆203、前脚转动杆204、后脚底掌220、后脚支杆221、后脚一位辅助杆222、后脚二位辅助杆223、后脚转动杆2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隧道支模浇筑施工的水平移动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轨道架1,所述轨道架1安装有行走装置2,对称安装的行走装置2提高了行走的平稳性,所述行走装置2由前脚结构20、连接轴杆21、后脚结构22组成,所述前脚结构20、后脚结构22与连接轴杆21活动连接,所述前脚结构20、后脚结构22活动连接在轨道架1上,所述前脚结构20与后脚结构22相对分布不仅起到受力均匀、加强稳定性的优点还起到了便于二者的接轨的作用,所述轨道架1包括上轨架100、内轨101、电机102、千斤顶103,所述上轨架100设有内轨101,所述内轨101凹槽设计不仅将钢模台车的底部与内轨101吻合拼接还实现钢模台车下表面与上轨架100上表面的贴合,所述上轨架100安装有电机102,所述电机102设有一对,所述千斤顶103安装在上轨架100底部,所述千斤顶103底部设有滚轮便于带动整体的移动,所述千斤顶103连接有距离感应器用于距离检测,当轨道架1离地后及时启动千斤顶103进行支撑,安全性高,所述前脚结构20包括前脚底掌200、前脚支杆201、前脚一位辅助杆202、前脚二位辅助杆203、前脚转动杆204,所述前脚底掌200与前脚支杆201固定连接,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前脚支杆201与前脚二位辅助杆203活动连接,所述前脚一位辅助杆202与前脚二位辅助杆203活动连接,所述前脚一位辅助杆202在转动同时可实现伸缩,传动灵活性高,所述前脚二位辅助杆203与前脚转动杆204转动连接,所述前脚转动杆204与连接轴杆21转动连接,多位传动杆配合实现整体的移动,传动灵活,所述后脚结构22包括后脚底掌220、后脚支杆221、后脚一位辅助杆222、后脚二位辅助杆223、后脚转动杆224,所述后脚底掌220与后脚支杆221固定连接,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后脚支杆221与后脚二位辅助杆223活动连接,所述后脚一位辅助杆222与后脚二位辅助杆223活动连接,所述后脚一位辅助杆222在转动同时可实现伸缩,传动灵活性高,所述后脚二位辅助杆223与后脚转动杆224转动连接,所述后脚转动杆224与连接轴杆21转动连接,多位传动杆配合实现整体的移动,传动灵活,所述前脚底掌200与后脚底掌220相嵌,所述前脚底掌200与后脚底掌220的相嵌处设有轨道,相嵌后通过轨道进行移动保证了在同一水平的移动不会出现偏离,所述前脚支杆201与后脚支杆221的上端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用于保证前脚二位辅助杆203与后脚二位辅助杆223保持一定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使用前对隧道宽度和高度进行测量,再计算钢模台车与水平移动装置拼接后的高度,然后进行调整钢模台车外表面与隧道内表面的距离(即浇筑的厚度),避免发生浇筑厚度偏差的现象;电机102运行时前脚结构20与后脚结构22在连接轴杆21的连接下同时运转,启动电机102后电机102带动前脚转动杆204与后脚转动杆224的顺时针转动,前脚转动杆204与后脚转动杆224转动时带动了后脚二位辅助杆223将前脚支杆201上抬并移动,后脚一位辅助杆222则辅助二位辅助杆223的支撑移动,继而前脚支杆201、前脚底掌200与后脚支杆221、后脚底掌220通过传动各自向内移动(向内移动是前脚结构20与后脚结构22在悬浮的条件下);(与地面接触的前提下)当前脚转动杆204与后脚转动杆224转动半周之后前脚底掌200与后脚底掌220通过传动在轨道上嵌合拼接(通过嵌合的方式形成轨道移动实现前脚结构20与后脚结构22始终保持同一水平位的移动),前脚转动杆204与后脚转动杆224转动半周的同时轨道架1整体上移,轨道架1向上移动同时千斤顶103的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离地的信号启动了千斤顶103的运行,千斤顶103辅助将1上移(1上移同时钢模台车跟着上移:千斤顶103底部设有滚轮,在支撑的同时进行推移实现钢模台车的移动),即上轨架100的上移使内轨101与钢模台车底部扣接,扣接同时前脚转动杆204与后脚转动杆224持续转动,转动时后脚底掌220与千斤顶103进行支撑整体,继而前脚转动杆204与后脚转动杆224转动时后脚结构22保持不变前脚结构20向前移动带动了钢模台车的移动,接着当前脚结构20落地后再通过同样的原理将后脚结构22往前移动,继而实现钢模台车的水平移动,将钢模台车移动至隧道指定位置(水平移动装置静止时前脚结构20、连接轴杆21、后脚结构22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接着进行浇筑作业。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将钢模台车衔接在水平移动装置上,由水平移动装置带动钢模台车的移动,移动时由电机102带动前脚结构20与后脚结构22的传动实现带动轨道架1与钢模台车的移动,当前脚底掌200与后脚底掌220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前脚转动杆204、后脚转动杆224在顺时针转动带动后脚结构22支撑带动轨道架1、连接轴杆21与钢模台车的移动,当后脚转动杆224回位后(杆体高于轨道架1时)前脚结构20与后脚结构22分离,即此时两者的距离变长,此时由前脚结构20进行支撑带动轨道架1、后脚结构22与钢模台车的移动,通过前脚底掌200与后脚底掌220交叉移动的方式实现整体的水平移动,使施工时无需在隧道铺设轨道,省去了轨道安装,省时省力省钢材,降低了人工、材料的成本。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