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隧道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1395发布日期:2018-12-28 21:1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高的隧道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高的隧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大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隧道的开挖扰动会引起较大的围岩变形,若支护措施不到位,围岩变形可能超过其容许范围,严重时会引起隧道塌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现阶段的隧道支护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固定安装不够牢固,稳定性不高,且不具备减震防震的功能,容易倒塌,使用不便,同时此类装置不具备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功能,工人长时间在隧道内部进行施工,很容易缺氧,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此类装置的结构强度与抗压性能不佳,使用寿命较短,因此急需一种稳定性高的隧道支护装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隧道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隧道支护装置稳定性不高,不具备减震的功能,无法检测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以及装置自身的结构强度与抗压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隧道支护装置,包括门型支护架、拱形支护架、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碳钢加强层,所述拱形支护架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碳钢加强层,且拱形支护架的外侧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所述拱形支护架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门型支护架,且门型支护架与拱形支护架之间均匀固定有液压千斤顶,所述门型支护架的顶端设置有单片机,且门型支护架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摄像头,所述门型支护架内部的顶端固定有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且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蜂鸣报警器,所述门型支护架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套筒,且支撑套筒靠近拱形支护架一侧的底端均通过牵引钢丝绳设置有第一地桩,所述支撑套筒的底端均固定有安装底座,且安装底座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二地桩,所述第二地桩与第一地桩上均设置有倒刺,所述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型支护架底部的两端均匀设置有螺孔,所述支撑套筒上均设置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与螺孔相互配合,所述门型支护架与支撑套筒构成伸缩机构。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上方的门型支护架上均设置有斜向支撑杆,且斜向支撑杆均与门型支护架为焊接一体化结构所述门型支护架底部的两端均匀设置有螺孔,所述支撑套筒上均设置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与螺孔相互配合,所述门型支护架与支撑套筒构成伸缩机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减震弹簧,且安装底座的边缘处均固定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碳钢加强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呈“工”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碳钢加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抗压层,且橡胶抗压层的纵截面呈半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稳定性高的隧道支护装置通过安装有安装底座、第一地桩、第二地桩以及减震弹簧,使得便于将深深固定于土层之中,第一地桩与第二地桩上均设置有倒刺,使得插入更深,不容易倒塌,安装底座内的减震弹簧起到减震防震的作用,使得稳定性更高,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拱形支护架以及门型支护架,在拱形支护架与门型支护架之间均匀固定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能承受来自各个面的压力,双重支护保护,能有效防止隧道不慎坍塌,同时装置通过在拱形支护架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碳钢加强层以及橡胶抗压层,使得便于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与抗压性能,不容易损坏,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单片机以及蜂鸣报警器,使得便于监测隧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避免工人长时间在内部施工造成缺氧,影响健康,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底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拱形支护架侧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地桩;2、牵引钢丝绳;3、支撑套筒;4、门型支护架;5、摄像头;6、拱形支护架;7、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8、单片机;9、蜂鸣报警器;10、斜向支撑杆;11、液压千斤顶;12、调节螺栓;13、安装底座;14、第二地桩;15、螺孔;16、固定螺栓;17、减震弹簧;18、倒刺;19、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20、橡胶抗压层;21、碳钢加强层;2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隧道支护装置,包括门型支护架4、拱形支护架6、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和碳钢加强层21,拱形支护架6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碳钢加强层21,碳钢加强层2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加强筋22,且加强筋22呈“工”字型结构,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碳钢加强层21的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抗压层20,且橡胶抗压层20的纵截面呈半圆弧状,增加装置的抗压性能,不易变形损坏,且拱形支护架6的外侧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19,拱形支护架6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门型支护架4,且门型支护架4与拱形支护架6之间均匀固定有液压千斤顶11,门型支护架4的顶端设置有单片机8,单片机8的型号可为zywykj,且门型支护架4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摄像头5,摄像头5上方的门型支护架4上均设置有斜向支撑杆10,且斜向支撑杆10均与门型支护架4为焊接一体化结构,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门型支护架4内部的顶端固定有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的型号可为tgs2442,且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的一侧设置有蜂鸣报警器9,蜂鸣报警器9的型号可为qzbj-260,门型支护架4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套筒3,门型支护架4底部的两端均匀设置有螺孔15,支撑套筒3上均设置有调节螺栓12,且调节螺栓12与螺孔15相互配合,门型支护架4与支撑套筒3构成伸缩机构,便于调节门型支护架4的高度,便于满足不同的支护需求,且支撑套筒3靠近拱形支护架6一侧的底端均通过牵引钢丝绳2设置有第一地桩1,支撑套筒3的底端均固定有安装底座13,安装底座13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减震弹簧17,且安装底座13的边缘处均固定有固定螺栓16,便于固定安装与拆卸,同时起到减震防震的作用,且安装底座13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二地桩14,第二地桩14与第一地桩1上均设置有倒刺18,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蜂鸣报警器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安装底座13上的第二地桩14以及支撑套筒3一侧的第一地桩1插入隧道的土层之中,第一地桩1与第二地桩14上均设置有倒刺18,使得插入更加深入,固定更加稳固,安装底座13内的减震弹簧17起到减震防震的作用,保证稳定性,之后再通过固定螺栓16固定紧密,在拱形支护架6与门型支护架4之间均匀固定有液压千斤顶11,能承受来自各个面的压力,双重支护保护,能有效防止隧道不慎坍塌,在拱形支护架6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碳钢加强层21以及橡胶抗压层20,使得便于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与抗压性能,不容易损坏,拱形支护架6的外侧还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19,便于防止生锈腐坏,门型支护架4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一氧化碳浓度情况,在浓度超标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8,之后控制蜂鸣报警器9报警提示施工人员,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摄像头5便于实时监控隧道施工情况,使用便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