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BM施工管片背部封闭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5469发布日期:2019-04-12 23:1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TBM施工管片背部封闭环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tbm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bm施工管片背部封闭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管片衬砌背后注浆在豆砾石吹填完成后进行,管片衬砌背后注浆是管片衬砌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的水泥–水玻璃浆液初凝时间不易控制,水泥–水玻璃浆液凝结过程中失水多,结石率高,对建筑物会产生附加沉降。

现有技术中,封闭环中水分含量、注浆材料料位的位置检测不准确,造成后期操作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bm施工管片背部封闭环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tbm施工管片背部封闭环的方法包括:

在管片拼装过程中,每隔30-50米设置一道封闭环,在封闭环的一环利用工作孔自下而上灌注双液形成封闭环。

进一步,注浆材料包括:

封闭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水泥:使用p.o42.5等级水泥;施工用水采用库区饮用水;

水玻璃:采用波美度为29°be~37°be,比重为1.25~1.35克/毫升的水玻璃。

进一步,注浆配比包括: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应采用的比例为:水泥浆水灰比为0.6:1,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1。

进一步,tbm施工管片背部封闭环的方法的包括:

步骤一:采用双液浆封闭环,将双液注浆泵通过软管与注浆口连接;

步骤二:左右对称,自下而上隔孔依次注浆,注浆压力为0.2~0.3mpa;

步骤三:根据浆液扩散速度及凝固时长,通过双液浆泵泵送,一般100-110秒可保证浆液排出,且排出时已经基本达到凝固条件并迅速凝固,即可保证密封环饱满。

进一步,封闭环中安装有用于检测注浆材料水分含量的含水量检测器、用于测量封闭环中注浆材料料位的位置感应器;所述水量检测器、位置感应器将检测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发送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信息处理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注浆设备。

进一步,位置感应器的检测方法包括:

随入射光线角度的不同而需要调整的俯仰角为两条法线之间的夹角:

所述法线的方向向量为:n1=l1+l2;法线的方向向量为:n2=l1+l2;

对方向向量s1取单位化:

上式中α为入射光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

对方向向量s2取单位化:

上式中xa,ya为入射光与一级偏轴抛物面的交点坐标值,p=2f,f为焦距;

则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有:当光线以α角度入射到位置感应器上时,法线的方向向量为:n2=l1+l2;

进一步,当入射光线以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入射到位置感应器上时;

对方向向量s1取单位化:l1=(0,0,1);

对方向向量s2取单位化:

上式中xa,ya为入射光与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的交点坐标值,p=2f,f为焦距;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有:当光线以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入射到位置感应器上时,法线的方向向量为:n1=l1+l2。

进一步,含水量检测器的数字调制信号x(t)的分数低阶模糊函数表示为:

其中,τ为时延偏移,f为多普勒频移,0<a,b<α/2,x*(t)表示x(t)的共轭,当x(t)为实信号时,x(t)<p>=|x(t)|<p>sgn(x(t));当x(t)为复信号时,[x(t)]<p>=|x(t)|p-1x*(t)。

进一步,监控中心对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每个网络节点处引入本地矩阵,该矩阵包括路由中所有现有光路的功率平坦度信息,并通过rsvp-te和ospf-te协议存储和动态更新矩阵,利用该矩阵得出功率平坦度最小的路径,使单个波分复用链路在突发故障时功率平坦度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达到最小;

基于流量工程资源预留协议是用来在基于gmpls的动态wsons上建立光路;该路由协议用于网络节点间分发更新的网络状况信息,信息接着被储存在每一个网络节点的流量工程数据库中;一旦有路由请求,源节点在本地ted信息的基础上计算路由;计算完路由后,源节点沿该路径触发一个rsvp-te信令;最后目的节点利用所收集的信令消息分配波长。

进一步,本地矩阵为a包括路由中所有现有光路的功率平坦度信息;是m×m阶矩阵,其中m是网络链路的总数量;元素ai,j∈a表示链路i上受链路j故障影响的光路数量,即同时通过链路i,j的光路数量;沿对角线的元素ai,i是代表了沿链路i建立的光路数量。

进一步,当有源节点s到目的节点d的新的光路请求到达时,源节点使用存储矩阵a来评估每个候选光路(r∈rs,d)的功率平坦度状况;每个节点对(s,d)间的候选路径的rs,d是由每个网络节点预先计算的,并且它包括了比最短路径的链路数多n跳的所有路径;特别的对于每个r∈rs,d源节点计算ar矩阵;其中ar是a矩阵经变换适应特别的路径r之后的矩阵(例如arij=aij+1,i∈r且j∈r;否则arij=aij);应用公式(1)来选择路径r,使所有可能的矩阵ar中计算的所有可能的功率平坦度f(ar)最小;

进一步,功率平坦度f(ar)的计算对于每一个可能故障,对链路i的光路数量与活动光路数量之比求和;没有路由光路沿链路i(例如aii=0)或者所有沿链路i的光路因链路j的故障而直接中断(即ai,i=ai,j)就不能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水泥–水玻璃浆液初凝时间短且易控制,早期强度比一般纯水泥浆高,在加固边坡时能减小注浆引起的土体中孔隙水压力上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能在短时间内起到加固边坡的作用。其次水泥–水玻璃浆液凝结过程中失水少,结石率高,对既有建筑物不会产生附加沉降。

本发明封闭环中安装有用于检测注浆材料水分含量的含水量检测器、用于测量封闭环中注浆材料料位的位置感应器;所述水量检测器、位置感应器将检测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发送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信息处理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注浆设备。位置感应器的检测方法包括:

随入射光线角度的不同而需要调整的俯仰角为两条法线之间的夹角:可实现注浆材料的位置实时控制。

监控中心对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每个网络节点处引入本地矩阵,该矩阵包括路由中所有现有光路的功率平坦度信息,并通过rsvp-te和ospf-te协议存储和动态更新矩阵,利用该矩阵得出功率平坦度最小的路径,使单个波分复用链路在突发故障时功率平坦度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达到最小;

基于流量工程资源预留协议是用来在基于gmpls的动态wsons上建立光路;该路由协议用于网络节点间分发更新的网络状况信息,信息接着被储存在每一个网络节点的流量工程数据库中;一旦有路由请求,源节点在本地ted信息的基础上计算路由;计算完路由后,源节点沿该路径触发一个rsvp-te信令;最后目的节点利用所收集的信令消息分配波长,可实现工程的智能监控,为实际工程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bm施工管片背部封闭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技术的水泥–水玻璃浆液初凝时间不易控制,水泥–水玻璃浆液凝结过程中失水多,结石率高,对建筑物会产生附加沉降。

针对上述问题,下面结合技术方案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bm施工管片背部封闭环的方法包括:

s101:采用双液浆封闭环,将双液注浆泵通过软管与注浆口连接;

s102:左右对称,自下而上隔孔依次注浆,注浆压力为0.2~0.3mpa;

s103:根据浆液扩散速度及凝固时长,通过双液浆泵泵送,一般100-110秒可保证浆液排出,且排出时已经基本达到凝固条件并迅速凝固,即可保证密封环饱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管片拼装过程中,每隔30-50米设置一道封闭环,在封闭环的一环利用工作孔自下而上灌注双液形成封闭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注浆材料包括:

封闭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水泥:使用p.o42.5等级水泥;施工用水采用库区饮用水;

水玻璃:采用波美度为29°be~37°be,比重为1.25~1.35克/毫升的水玻璃。

注浆配比包括: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应采用的比例为:水泥浆水灰比为0.6:1,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1。

封闭环中安装有用于检测注浆材料水分含量的含水量检测器、用于测量封闭环中注浆材料料位的位置感应器;所述水量检测器、位置感应器将检测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发送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信息处理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注浆设备。

进一步,位置感应器的检测方法包括:

随入射光线角度的不同而需要调整的俯仰角为两条法线之间的夹角:

所述法线的方向向量为:n1=l1+l2;法线的方向向量为:n2=l1+l2;

对方向向量s1取单位化:

上式中α为入射光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

对方向向量s2取单位化:

上式中xa,ya为入射光与一级偏轴抛物面的交点坐标值,p=2f,f为焦距;

则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有:当光线以α角度入射到位置感应器上时,法线的方向向量为:n2=l1+l2;

进一步,当入射光线以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入射到位置感应器上时;

对方向向量s1取单位化:l1=(0,0,1);

对方向向量s2取单位化:

上式中xa,ya为入射光与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的交点坐标值,p=2f,f为焦距;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有:当光线以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入射到位置感应器上时,法线的方向向量为:n1=l1+l2。

进一步,含水量检测器的数字调制信号x(t)的分数低阶模糊函数表示为:

其中,τ为时延偏移,f为多普勒频移,0<a,b<α/2,x*(t)表示x(t)的共轭,当x(t)为实信号时,x(t)<p>=|x(t)|<p>sgn(x(t));当x(t)为复信号时,[x(t)]<p>=|x(t)|p-1x*(t)。

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控中心对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每个网络节点处引入本地矩阵,该矩阵包括路由中所有现有光路的功率平坦度信息,并通过rsvp-te和ospf-te协议存储和动态更新矩阵,利用该矩阵得出功率平坦度最小的路径,使单个波分复用链路在突发故障时功率平坦度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达到最小;

基于流量工程资源预留协议是用来在基于gmpls的动态wsons上建立光路;该路由协议用于网络节点间分发更新的网络状况信息,信息接着被储存在每一个网络节点的流量工程数据库中;一旦有路由请求,源节点在本地ted信息的基础上计算路由;计算完路由后,源节点沿该路径触发一个rsvp-te信令;最后目的节点利用所收集的信令消息分配波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地矩阵为a包括路由中所有现有光路的功率平坦度信息;是m×m阶矩阵,其中m是网络链路的总数量;元素ai,j∈a表示链路i上受链路j故障影响的光路数量,即同时通过链路i,j的光路数量;沿对角线的元素ai,i是代表了沿链路i建立的光路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有源节点s到目的节点d的新的光路请求到达时,源节点使用存储矩阵a来评估每个候选光路(r∈rs,d)的功率平坦度状况;每个节点对(s,d)间的候选路径的rs,d是由每个网络节点预先计算的,并且它包括了比最短路径的链路数多n跳的所有路径;特别的对于每个r∈rs,d源节点计算ar矩阵;其中ar是a矩阵经变换适应特别的路径r之后的矩阵(例如arij=aij+1,i∈r且j∈r;否则arij=aij);应用公式(1)来选择路径r,使所有可能的矩阵ar中计算的所有可能的功率平坦度f(ar)最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功率平坦度f(ar)的计算对于每一个可能故障,对链路i的光路数量与活动光路数量之比求和;没有路由光路沿链路i(例如aii=0)或者所有沿链路i的光路因链路j的故障而直接中断(即ai,i=ai,j)就不能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