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引射系统及用于其中的引射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8790发布日期:2018-09-11 20:31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瓦斯引射系统及用于其中的引射流器,属于矿山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煤矿开采方式和地质状况,80%以上的煤矿采用后退式采煤,在采煤过程中会冒出大量的瓦斯,因此煤炭生产企业每年投资巨资解决瓦斯超限问题,但至今为止仍然不够完善,通过瓦斯抽放系统,可以将煤层里的瓦斯进行抽、排、放。由于井下地理环境特殊,仍然存在死角、盲区。例如:随着采煤工作面不断加长,后退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和聚集问题显的越来越严重,来源于采空区和煤层中抽放余留的高浓度瓦斯都集中在这里,因此形成了一个极为危险的区域;在主风流未能进入的死角,如运输机窝头,绞车房、材料库和机电硐室等,巷道断面变化或拐角处,巷道顶板冒高处,常常积聚瓦斯,形成危险地带;煤矿巷道在掘进支护过程中,当遇到断层、榻曲等地质构造带或采动影响时,常发生巷道顶板冒落,由于地质变化和地质构造的存在,往往因煤层局部变厚形成高冒区等。

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申请人已经实用新型了一种引射式瓦斯稀释器及用于其中的引射部件,专利号:ZL 201520672014.8。该专利的全文在此引入本申请。其中记载了一种引射式瓦斯稀释器,其包括端盖和喇叭管,端盖和喇叭管共同构成了引射部件,在图中,左侧的喇叭管的细端为进气端、右侧的喇叭管的粗端为出气端,喇叭管的细端外侧与端盖共同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通过压气入口与外界连通,尤其是与外界的压缩气体源连通。环形空腔朝向喇叭管环形地设置有多个通孔,尤其是在环形空腔的远离喇叭管细端的端部环形地设置有多个通孔,环形空腔通过通孔与喇叭管的内腔连通。通过压气入口处通入压缩气体,例如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进入环形空腔中,在该环形空腔中,压缩空气得到一定程度的膨胀、同时流动速度也得到提高,然后经环形空腔上的多个通孔向喇叭管的内腔射入,根据“孔达效应”,这些射入的气流将从通孔射入喇叭管内腔的例如空气等气体沿着喇叭管内腔的腔壁附近高速流动,从而在喇叭管的内腔内形成负压,进而喇叭管细端外侧的空气从进气端吸入,沿着逐渐增粗的喇叭管内腔扩散,从喇叭管粗端的出气端高速射出。在使用时,将瓦斯稀释器的进气端对准煤矿矿井中的高瓦斯区域,可以将高瓦斯区域中的空气在压缩气体的引射下,被引射到远离高瓦斯区域的区域,从而达到稀释高瓦斯区域中的瓦斯的目的。

该引射式瓦斯稀释器,由于其引射的结构原理通常也称为引射流器,在生产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增多,该引射流器还存在以下局限:

1.引射流器安装在死角、盲区瓦斯区域以后,开启阀门,设备开始工作,当瓦斯浓度降下来以后,引射流器还在继续工作,不能自动开停,造成风量浪费,而且影响其他风动设备的运行。

2.风机房的空压机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容易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3.不能统一实施系统管理。

4.不能直观实时检测控制瓦斯浓度,往往瓦斯浓度一高,现场工作人员慌乱采取一些措施,甚至撤离现场,无法做到提前科学的预测及预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部分地克服前述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到的至少一个局限,提供了一种煤矿瓦斯引射系统,以及用于该引射系统中的引射流器。具体地:

一种煤矿瓦斯引射系统,包括监控主机和瓦斯稀释单元,多个瓦斯稀释单元分别设置在煤矿井下不同的作业区域,所述的瓦斯稀释单元包括采集作业区域瓦斯浓度信号的瓦斯传感器以及引射流器,监控主机根据瓦斯浓度信号控制各作业区域的引射流器的压缩空气送入量。

进一步,还包括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监控主机和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相连并且设置在地面上,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与各瓦斯稀释单元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信号中继器,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与多个瓦斯稀释单元之一相连,各瓦斯稀释单元相互之间由信号中继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瓦斯稀释单元还包括井下监控分站、本安电源模块、断电器、电磁阀和压缩空气过滤器,本安电源模块与井下监控分站的电源输入端相连,井下监控分站与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相连,瓦斯传感器与井下监控分站的输入端相连,井下监控分站的输出端与断电器相连,断电器与电磁阀的控制端相连,压缩空气过滤器引入地面上的压缩空气,经过电磁阀后进入引射流器的入口。

进一步,还包括监控备用机、服务器和声光报警器,所述监控备用机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声光报警器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多画面显示系统,所述多画面显示系统与所述监控主机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与所述监控主机相连。

一种引射流器,包括压盖部件和喇叭管部件,压盖部件和喇叭管部件共同构成引射部件,喇叭管部件的细端为进气口、喇叭管部件的粗端为出气口,喇叭管部件的细端外侧与端盖共同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通过气体入口与外界气体源连通,环形空腔朝向喇叭管环形地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使得环形空腔通过通孔与喇叭管部件的内腔连通。

通过前述一种煤矿瓦斯引射系统,能够根据井下不同区域的瓦斯浓度,调整不同区域的瓦斯稀释器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井下瓦斯稀释的效率和能力,部分地克服了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及的局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画面显示系统,2-监控备用机,3-服务器,4-监控主机,5-声光报警器,6-远程终端,7-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8-本安电源模块,9-井下监控分站,10-瓦斯传感器,11-引射流器,12-电磁阀,13-断电器,14-压缩空气过滤器,15-信号中继器,16-压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煤矿瓦斯引射系统,包括监控主机4、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7和瓦斯稀释单元和信号中继器15,监控主机4和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7设置在地面上,监控主机4与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7相连,瓦斯稀释单元和信号中继器15设置在煤矿井下,多个瓦斯稀释单元分别设置在煤矿井下不同的作业区域,相互之间由信号中继器15相连。

瓦斯稀释单元包括井下监控分站9、本安电源模块8、瓦斯传感器10、引射流器11、断电器13、电磁阀12和压缩空气过滤器14,本安电源模块8与井下监控分站9的电源输入端相连,井下监控分站9与数据信息转换传输装置7相连,瓦斯传感器10与井下监控分站9的输入端相连,井下监控分站9的输出端与断电器13相连,断电器13与电磁阀12的控制端相连,压缩空气从空压机输出后经储气罐沿压气管路16经压缩空气过滤器14、电磁阀12后进入引射流器11的入口。

还包括监控备用机2、服务器3和声光报警器5,所述监控备用机2与所述服务器3相连,所述服务器3与所述声光报警器5相连。

还包括多画面显示系统1,所述多画面显示系统1与所述监控主机4相连。多画面显示系统1实质上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多种参数或信息进行显示。

还包括远程终端6,所述远程终端6与所述监控主机4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多画面显示系统1、监控备用机2、监控主机4、远程终端6中在附图中可以看到有不少杂散的点,这是为了体现这几个组件都具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上可以显示信息。当然,出于成本等考虑,这几个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不配置显示单元。另外,在附图中引射流器11处也可以看到不少杂散的点,这是为了体现引射流器11向外有空气、或混合气体、或气液混合物等喷射出,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杂散的点并不构成对喷出物形态、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引射流器包括压盖部件和喇叭管部件,压盖部件和喇叭管部件共同构成引射部件,喇叭管部件的细端为进气口、喇叭管部件的粗端为出气口,喇叭管部件的细端外侧与端盖共同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通过气体入口与外界气体源连通,环形空腔朝向喇叭管环形地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使得环形空腔通过通孔与喇叭管部件的内腔连通。

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井下监控分站9的输出端口接有煤矿井下多个工作区域的设备,例如:绞车房设备,材料库设备,机电硐室设备,巷道断面或拐角处设备,顶板高冒处设备,工作面上隅角设备,运输机窝头设备,密闭墙设备,在这些工作区域也安装有单独的瓦斯传感器10,当某一区域的瓦斯浓度高于瓦斯预警值,断电器13对所连接的电磁阀12的电源进行解锁,电磁阀12开启,引入压缩空气,启动引射流器11向高瓦斯浓度区域吹入空气以达到本工作区域瓦斯稀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对不同工作区域引射流器11的协调控制能力,使各区域的引射流器11工作在最合理的状态。

举例来说,A区域通过引射流器稀释,瓦斯浓度已经被降低到0.50%CH4以下,而B区域瓦斯浓度此时为1.3%CH4,正急需快速降低,但由于A区引射流器对风量和压力的消耗,使B区的引射流器不能正常工作,造成引射风量不足,导致引射流器不能完全发挥性能,致使B区瓦斯不能快速稀释。在这种情况下,监控主机4汇总各工作区域的瓦斯浓度,根据压缩空气的供给量,对不同区域的电磁阀12实施开闭控制,使得瓦斯浓度较高工作区域得到较大的压缩空气供给量,而瓦斯浓度较低的工作区域得到较小的压缩空气供给量。瓦斯浓度已恢复到安全水平的工作区域,关闭该区域的电磁阀12,停止引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