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扬尘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1927发布日期:2018-10-30 21:4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扬尘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扬尘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由于隧道单向施工,通风效果差,粉尘不易扩散,滞留在隧道内,给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而且影响施工进度,需要对隧道内进行降尘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扬尘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扬尘喷雾装置,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水箱、喷雾泵、风机,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水箱与进水管连通,所述水箱的下端与喷雾泵的下端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水箱的上端与喷雾泵的上端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喷雾泵上连有电机,所述喷雾泵与喷雾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喷雾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喷雾嘴,所述风机的外壳为外扩的喇叭形,其位于外壳的进风口一端的直径小于位于出风口一端的直径,所述外壳位于进风口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车体上,所述外壳位于出风口的一端与车体之间安装有液压缸,所述喷雾嘴伸入外壳位于出风口的一端内,所述电机、风机、液压缸均与控制器连通。

所述水箱顶部安装有水位传感器。

所述外壳位于进风口的一端通过安装在其两侧的支撑柱与车体连接,其中所述外壳与支撑柱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外壳位于出风口的一端通过安装在其两侧的液压缸与车体连接,其中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与外壳转动连接。

所述车体上安装有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喷雾面积大,降尘效果好,为隧道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车体 2、驱动轮 3、水箱 31、进水管 32、出水管 33、水位传感器 4、喷雾泵 41、回流管 42、电机 5、风机 51、外壳 52、进风口 53、出风口 54、液压缸 55、支撑柱 6、控制器 7、喷雾管 8、喷雾嘴 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扬尘喷雾装置,包括安装在车体1上的水箱3、喷雾泵4、风机5,所述车体1上部安装有把手9,车体1底部安装有驱动轮2,带动整个装置移动,所述水箱3顶部安装有水位传感器33,用以监测水箱3内的水量情况,所述水箱3与进水管31连通,所述进水管31与水源连通,提供所需用水,所述水箱3的下端与喷雾泵4的下端通过出水管32连通,所述水箱3的上端与喷雾泵4的上端通过回流管41连通,当喷雾泵4内水注满后从回流管41回流至水箱3中,避免水源浪费,所述喷雾泵4上连有电机42,由电机42驱动,所述喷雾泵4与喷雾管7的一端连通,所述喷雾管7的另一端安装有喷雾嘴8,所述风机5的外壳51为外扩的喇叭形,其位于外壳51的进风口52一端的直径小于位于出风口53一端的直径,以增加喷雾面积,所述喷雾嘴8伸入外壳51位于出风口53的一端内,所述外壳51位于进风口52的一端通过安装在其两侧的支撑柱55与车体1连接,其中所述外壳51与支撑柱55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55另一端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外壳51位于出风口53的一端通过安装在其两侧的液压缸54与车体1连接,其中所述液压缸54的液压杆与外壳51转动连接,通过液压缸54带动外壳51的出风口53上下,所述电机42、风机5、液压缸54均与控制器6连通,由控制器6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实现上下喷雾降尘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