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7179发布日期:2018-11-09 21:1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



背景技术:

油气井在压裂、试气及采油气过程中,部分油井存在底层出砂、压裂用支撑剂反吐的情况,从而造成砂埋井筒,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也存在工具落井、井筒管柱变形的情况,导致后期作业管柱的无法正常下入而遇卡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2467816U,公告日为2012.10.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套损井检测用的铅模,该套损井检测用的铅模包括上接头、短节和铅模体,上接头形成管柱接头,铅模体形成冲砂打模头,短接上固定有若干个拉筋,冲砂打模头通过短接连接在管柱接头的下端,冲砂打模头由上部的圆柱段和下部的截锥段构成,冲砂打模头中心开设有冲砂孔,截锥段呈直径由上至下的渐缩状,通过圆柱段侧面与套管接触,能够准确打印出套管的轻微变形,通过截锥段的锥面与套变段以下部分接触后产生形变,能够准确检测套管的变形,为下一步修井作业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但是,在打模作业之前,需要通过冲砂打模头的冲砂孔进行冲砂洗井,避免遇卡部位的砂对打模作业造成影响,冲砂疏通井眼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冲砂孔或者油管被堵的现象,上述套损井检测用的铅模无法完成解砂堵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解决现有技术中套损井检测用的铅模无法完成解砂堵作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一种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包括管柱接头和连接在管柱接头下端的冲砂打模头,所述冲砂打模头上开设有用于向油井内喷射流体的冲砂孔,所述冲砂打模头内设有反循环通道,所述反循环通道的内端开口与管柱接头连通,所述反循环通道的外端开口高于所述冲砂孔的外端开口。其有益效果是:该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包括管柱接头和连接在管柱接头下端的冲砂打模头,冲砂打模头上开设有用于向油井内喷射流体的冲砂孔,冲砂打模头内设有反循环通道,反循环通道的内端开口与管柱接头连通,反循环通道的外端开口高于所述冲砂孔的外端开口,在冲砂疏通井眼的过程中,若出现砂堵冲砂孔或者油管,高压冲砂液可由反循环通道进入油管内实现反循环冲砂解堵的目的。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冲砂孔设置在冲砂打模头的中心,冲砂孔的轴线与所述管柱接头的轴线重合,所述反循环通道沿冲砂孔的周向间隔设置。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反循环通道为倾斜设置的圆孔。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冲砂孔的轴线与反循环通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2或3或4的基础上,所述反循环通道的上端靠近冲砂孔,所述反循环通道的下端远离冲砂孔。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至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冲砂打模头具有用于打印待检测部位的打印面,所述打印面为弧形面。其有益效果是:冲砂打模头具有用于打印待检测部位形状的打印面,打印面的形状为弧面,缩短了冲砂打模头的长度,与现有技术中冲砂打模头相比可以减小冲砂打模头在油井遇卡点,降低了冲砂打模头在遇卡点再次被卡的风险。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至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冲砂打模头与管柱接头之间通过圆台连接。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所述圆台内设有拉筋,所述拉筋为条形钢片,拉筋的上端伸出圆台,所述管柱接头与拉筋焊接连接。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拉筋设置在各反循环通道之间,所述拉筋沿冲砂打模头的周向间隔设置。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1至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反循环通道的外端开口设置在冲砂打模头的底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与油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冲砂孔;2.反循环通道;3.拉筋;4.冲砂打模头;5.管柱接头;6.油管;7.套管;8.井底沉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该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包括管柱接头5和连接在管柱接头5下端的冲砂打模头4,冲砂打模头4上具有用于打印待测部位形状的打印面,打印面为弧面形状。

管柱接头5上端连接油管6,冲砂打模头4上开设有用于向油井内喷射流体的冲砂孔1,冲砂孔1的径向尺寸小于油管6的径向尺寸形成节流通道。冲砂打模头4内设有反循环通道2,反循环通道2的内端开口与管柱接头5连通,反循环通道2的外端开口设置在打印面上,反循环通道2的外端开口高于冲砂孔1的外端开口。

冲砂打模头4为纯铅浇铸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冲砂打模头4的打印面为球面,球面的直径在90mm-20mm之间。在冲砂打模头4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冲砂孔1,冲砂孔1为孔径为20mm-30mm的圆形孔,冲砂孔1的轴线与油管6轴线重合,循环通道沿冲砂孔1的周向间隔设置,循环通道的数量为四个,循环通道为孔径为4mm-6mm的圆形孔,冲砂孔1的轴线与反循环通道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反循环通道2的上端靠近冲砂孔1,反循环通道2的下端远离冲砂孔1。

冲砂打模头4与管柱接头5之间通过圆台连接,圆台的径向尺寸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圆台内设有拉筋3,拉筋3浇铸在圆台内,拉筋3为厚度为4mm-6mm,宽度为10mm-15mm的条形N80钢片,条形钢片的长度为冲砂打模头4外围周长的1/4,所述拉筋3设置在各反循环通道2之间,拉筋3沿冲砂打模头4的周向间隔设置。

冲砂打模头4通过拉筋3焊接连接管柱接头5,管柱接头5通过螺纹与油管6连接。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在冲砂之前,冲砂打模头4通过管柱接头5的螺纹与油管6连接,将该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下入油井内砂堵或者遇卡点位置,在套管7与油管6的环空和油管6之间通过冲砂打模头4建立连接形成流通通道。

在进行冲砂作业时,在油管6内注入高压冲砂液,高压冲砂液由管柱接头5进入冲砂打模头4的冲砂孔1内,由于冲砂孔1的径向尺寸远远小于油管6的径向尺寸,高压冲砂液在冲砂孔1处进一步增大冲砂液的冲击力和流速,从冲砂孔1喷出的高压冲砂液把井底沉砂8在油管6和套管7的环空中携带至地面以疏通井眼。

若在冲砂过程中冲砂孔1或者油管6发生砂堵现象,由于反循环通道2的外端开口高于冲砂孔1的外端开口,油管6与套管7的环空内注入高压冲砂液,高压冲砂液由四个反循环通道2进入冲砂打模头4,再经过管柱接头5进入油管6,实现反循环冲砂,进而解除砂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还能够实现打模作业,通过对油管6施加3t-5t压力一次,由于冲砂打模头4由纯铅浇铸而成,在冲砂打模头4的打印面压出油井内遇卡处的通径和落井工具形状,提出该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根据冲砂打模头4打印面压出的痕迹确定井眼尺寸和落井工具形状,开展后期疏通井眼和打捞落井工具的作业。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循环通道2为呈L形弯折的通道,L型通道的内端开口与管柱接头连通,外端开口设置在冲砂打模头的打印面上,这样也能够在冲砂孔1或者油管6发生砂堵现象时,实现反循环冲砂,进而解除砂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冲砂打模头4的材料为铅合金。

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冲砂打模管柱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冲砂打模头4与管柱接头5通过柱状接头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冲砂打模头的打印面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弧面形状,例如冲砂打模头的打印面为伞状,或者冲砂打模头的打印面为半椭圆状。

在其他实施例中,冲砂打模头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冲砂打模头也可以为背景技术中的冲砂打模头的形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