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943发布日期:2019-02-01 20:3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机毛辫子,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属于抽油机辅助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游梁式抽油机俗称磕头机,整机结构像一架天平,游梁中部铰接在支架顶端,游梁的一端连接有驴头,驴头承担抽油载荷;游梁的另一端与曲柄连杆机构连接且设有平衡配重载荷。工作时,曲柄连杆机构通过连杆牵动游梁的一端上下摆动,游梁另一端的驴头也作上下运动。驴头的工作面为弧面,驴头的顶部固定有毛辫子悬挂盘,毛辫子的两端分别设有铅锤,毛辫子的中部弯曲并悬挂在毛辫子悬挂盘的U形卡槽中,毛辫子的下端两头等长且分别顺着驴头的弧面向下延伸,驴头弧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高出弧面的驴头侧板对毛辫子形成限位,毛辫子悬挂盘的下方还设有防止毛辫子松脱的固定销,毛辫子的下端通过悬绳器与光杆相连,光杆的下端连接抽油杆并带动井下深井泵的柱塞作上下运动,从而不断地把井中的原油抽出井筒。

毛辫子是游梁式抽油机运转的重要部件并承担着井下管杆的全部载荷,当驴头绕支点作弧形摆动时,毛辫子在驴头弧面上周而复始地盘绕、释放、弯曲、拉伸,将驴头的弧线运动转变为抽油杆在井筒内的上下往复运动,同时保证光杆始终对准井口中心。

由于毛辫子不停地弯曲、拉伸以及负荷变化,长期使用将造成缺油腐蚀、疲劳损坏,当毛辫子起刺断股现象严重时,将导致毛辫子断脱事故的发生,影响抽油机井的生产和安全,必须立即停抽并予以更换。每次停电和停机时间较长时,容易造成毛辫子两边不一样长,导致把光杆拉弯使其碰撞驴头而易于折断,因此经常还需要调整毛辫子的两端等长。

在对毛辫子进行维修保养或更换时,需要先对光杆进行卸荷,拆掉悬绳器,接着操作者需要爬上离地数米高的驴头,拔出固定销、取出旧毛辫子,然后放入新毛辫子。

油井毛辫子长约18米,重量可达200公斤,换毛辫子时操作者需要站立在狭小的驴头上操作,不好使劲且站立不稳,毛辫子很硬,很难弯曲,弯曲后不易放入U形卡槽中,还容易造成两下端不齐。加上毛辫子在变形后,其内部储存着很大的弹力,一旦能量瞬间释放,很容易造成操作者高空坠落。对采油队来说,每次更换毛辫子操作非常困难且不安全,既耽误时间又加重工作量,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不需要在驴头上弯曲毛辫子,使得更换毛辫子安全快捷且轻松高效。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向前侧竖起的底板斜边;所述底板的前侧覆盖有可以沿底板轴线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向前侧竖起的滑板斜边;所述滑板与所述底板共轴线且呈轴对称结构,所述滑板斜边的轴线分别平行于同侧的底板斜边的轴线;所述底板的上边沿中部焊接有向前侧竖起的底板上支耳,所述底板的下边沿中部焊接有向前侧竖起的底板下支耳;所述滑板位于底板上支耳与底板下支耳之间,所述滑板的上边沿中部焊接有向前侧竖起的滑板上支耳,所述滑板的下边沿中部焊接有向前侧竖起的滑板下支耳;所述底板上支耳的中心设有底板上支耳中心孔,所述底板上支耳中心孔中插接有上拉杆,所述上拉杆的下端连接在滑板上支耳的中心;所述底板下支耳的中心设有底板下支耳中心孔,所述底板下支耳中心孔中插接有下拉杆,所述下拉杆的上端连接在滑板下支耳的中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在地面上将毛辫子弯曲成倒U形,即开口端向下,毛辫子的两条边置于底板斜边和滑板斜边之间,确保毛辫子两边的下端头平齐,然后向上拉动上拉杆使滑板沿底板的轴线向上平移。由于底板和滑板均呈上窄下宽的梯形,随着滑板向上移动,两侧的滑板斜边与相应底板斜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毛辫子的两条边均夹紧在滑板斜边与底板斜边之间,至此毛辫子被折弯固定。然后将该折弯悬挂器连同毛辫子提至驴头上,操作工将毛辫子的中部弯曲部悬挂在毛辫子悬挂盘的U形卡槽中并固定,接着地面上的人通过绳索向下拉动下拉杆,使滑板沿底板的轴线向下滑动,滑板斜边与相应底板斜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将毛辫子释放,折弯悬挂器得以脱离毛辫子,用绳索系住将其放至地面。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操作工在高空弯曲毛辫子,在地面上即完成毛辫子的弯曲,并且将毛辫子的巨大弹力固定住,可以确保毛辫子的两端平齐,还大大降低了高空操作的危险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拉杆的上端连接有上拉杆弯钩或上拉杆圆环,所述上拉杆弯钩或上拉杆圆环上系有上牵引绳。在地面上可以通过上牵引绳拉动上拉杆,使滑板沿底板的轴线向上平移直至毛辫子的两条边同步被夹紧。毛辫子被弯曲定型后,操作工在驴头上通过上牵引绳可以很方便地将毛辫子拉上驴头进行悬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拉杆的下端连接有下拉杆弯钩或下拉杆圆环,所述下拉杆弯钩或下拉杆圆环上系有释放牵引绳。毛辫子的中部弯曲部悬挂在毛辫子悬挂盘的U形卡槽中并固定,然后将上牵引绳系在驴头上,地面上的操作工向下拉动释放牵引绳,下拉杆牵动滑板沿底板的轴线向下滑动,滑板斜边与底板斜边之间的距离增大将毛辫子释放,折弯悬挂器得以脱离毛辫子,再通过上牵引绳将悬挂器放至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上支耳和滑板下支耳分别设有中心孔,所述上拉杆穿过滑板上支耳和滑板下支耳的中心孔与所述下拉杆连为一体,所述滑板上支耳和滑板下支耳分别与上拉杆焊接固定。上拉杆与下拉杆连为一体并且与滑板上支耳和滑板下支耳固定连接,可以在底板上支耳和底板下支耳的中心孔中滑动,拉动上拉杆的上端即可使滑板沿底板轴线向上滑动,拉动下拉杆的下端即可使滑板沿底板轴线向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底板斜边的截面呈开口相向的圆弧形,两所述滑板斜边的截面呈开口相背的圆弧形。底板斜边的圆弧和滑板斜边的圆弧夹持在毛辫子的两边,将毛辫子包裹住,可以避免毛辫子滑脱;滑板斜边向底板斜边靠近后,两侧的圆弧将毛辫子夹紧,接触面积增大,夹持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毛辫子被夹紧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毛辫子被释放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实施例二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实施例三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底板;1a.底板斜边;1b.底板上支耳;1c.底板下支耳;2.滑板;2a.滑板斜边;2b.滑板上支耳;2c.滑板下支耳;3.上拉杆;3a.上拉杆圆环;3b.上拉杆弯钩;4.下拉杆;4a.下拉杆圆环;4b.下拉杆弯钩;5.上牵引绳;6.释放牵引绳;7.毛辫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机毛辫子折弯悬挂器包括底板1和滑板2,底板1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底板1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向前侧竖起的底板斜边1a;底板1的前侧覆盖有可以沿底板轴线滑动的滑板2,滑板2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滑板2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向前侧竖起的滑板斜边2a;滑板2与底板1共轴线且呈轴对称结构,滑板斜边2a的轴线分别平行于同侧的底板斜边1a的轴线;底板1的上边沿中部焊接有向前侧竖起的底板上支耳1b,底板1的下边沿中部焊接有向前侧竖起的底板下支耳1c;滑板2位于底板上支耳1b与底板下支耳1c之间,滑板2的上边沿中部焊接有向前侧竖起的滑板上支耳2b,滑板2的下边沿中部焊接有向前侧竖起的滑板下支耳2c;底板上支耳1b的中心设有底板上支耳中心孔,底板上支耳中心孔中插接有上拉杆3,上拉杆3的下端连接在滑板上支耳2b的中心;底板下支耳1c的中心设有底板下支耳中心孔,底板下支耳中心孔中插接有下拉杆4,下拉杆4的上端连接在滑板下支耳2c的中心。

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将毛辫子7弯曲成倒U形,即开口端向下,毛辫子7的两条边置于底板斜边1a和滑板斜边2a之间,确保毛辫子7两边的下端头平齐,然后向上拉动上拉杆3使滑板2沿底板1的轴线向上平移。由于底板1和滑板2均呈上窄下宽的梯形,随着滑板2向上移动,两侧的滑板斜边2a与相应底板斜边1a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毛辫子7的两条边均夹紧在滑板斜边2a与底板斜边1a之间,至此毛辫子7被折弯固定。然后将该折弯悬挂器连同毛辫子7提至驴头上,操作工将毛辫子7的中部弯曲部悬挂在毛辫子悬挂盘的U形卡槽中并固定。

如图3所示,地面上的人通过绳索向下拉动下拉杆4,使滑板2沿底板1的轴线向下滑动,滑板斜边2a与相应底板斜边1a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将毛辫子7释放,折弯悬挂器得以脱离毛辫子7,用绳索系住将其放至地面。该折弯悬挂器可以避免操作工在高空弯曲毛辫子7,在地面上即完成毛辫子7的弯曲,并且将毛辫子7的巨大弹力固定住,可以确保毛辫子7的两端平齐,还大大降低了高空操作的危险性。

如图1至图4所示,上拉杆3的上端连接有上拉杆圆环3a,上拉杆圆环3a上系有上牵引绳5。在地面上可以通过上牵引绳5拉动上拉杆3,使滑板2沿底板1的轴线向上平移直至毛辫子7的两条边同步被夹紧。毛辫子7被弯曲定型后,操作工在驴头上通过上牵引绳5可以很方便地将毛辫子7拉上驴头进行悬挂。

下拉杆4的下端连接有下拉杆圆环4a,下拉杆圆环4a上系有释放牵引绳6。毛辫子7的中部弯曲部悬挂在毛辫子悬挂盘的U形卡槽中并固定,然后将上牵引绳5系在驴头上,地面上的操作工向下拉动释放牵引绳6,下拉杆4牵动滑板2沿底板1的轴线向下滑动,滑板斜边2a与底板斜边1a之间的距离增大将毛辫子7释放,折弯悬挂器得以脱离毛辫子7,再通过上牵引绳5将悬挂器放至地面。

如图4所示,滑板上支耳2b和滑板下支耳2c分别设有中心孔,上拉杆3穿过滑板上支耳2b和滑板下支耳2c的中心孔与下拉杆4连为一体,滑板上支耳2b和滑板下支耳2c分别与上拉杆3焊接固定。上拉杆3与下拉杆4连为一体并且与滑板上支耳2b和滑板下支耳2c固定连接,可以在底板上支耳1b和底板下支耳1c的中心孔中滑动,拉动上拉杆3的上端即可使滑板2沿底板轴线向上滑动,拉动下拉杆4的下端即可使滑板2沿底板轴线向下滑动。

两底板斜边1a的截面呈开口相向的圆弧形,两滑板斜边2a的截面呈开口相背的圆弧形。底板斜边1a的圆弧和滑板斜边2a的圆弧夹持在毛辫子7的两边,将毛辫子7包裹住,可以避免毛辫子7滑脱;滑板斜边2a向底板斜边1a靠近后,两侧的圆弧将毛辫子7夹紧,接触面积增大,夹持更加可靠。

如图5所示,上拉杆3的上端连接有上拉杆弯钩3b,上拉杆弯钩3b由上拉杆3的上端弯曲而成,上拉杆弯钩3b上系有上牵引绳5。下拉杆4的下端连接有下拉杆弯钩4b,下拉杆弯钩4b由下拉杆4的下端弯曲而成,下拉杆弯钩4b上系有释放牵引绳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