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剑型筋片式弓簧套管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899发布日期:2019-01-22 23:0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剑型筋片式弓簧套管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保护与钻孔壁间隔开的管状构件的弓簧套管扶正器。



背景技术:

正如那些专业人员所知,弓簧套管扶正器用于石油、天然气、钻探行业中,用来将套管固定在钻孔壁间或之前安装好的另一更大的管状构件中心。对其基本要求是:1)尽可能低的下放力;2)较大的复位力;3)可靠的结构及强度。

当这种套管被放置在钻孔壁间或之前安装好的另一更大的管状构件中时,要求扶正器可以将套管基本固定在钻孔壁间或之前安装好的另一更大的管状构件中心位置,从而在相关套管周围形成一个基本均匀的环形通道。这样就能使诸如液体、水泥浆等材料在套管周围均匀流动。在一些情况下,将套管固定在正中央是很必要的。

现有的弓簧套管扶正器是以弹簧钢为原材料,经过激光切割,然后卷制成筒形,再压制成类似“中国灯笼”形状,最后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完成。结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它工作时需要在扶正器两端各配套安装一个止动环2(止动环是指紧紧固定在套管上的一个环)。

扶正器的工作状态有两种:1)下井状态,如图2所示,套管3运动就会带动止动环2运动,用止动环2运动来实现将弓簧套管扶正器压入钻孔壁间或之前安装好的另一更大的管状构件内。这样,弓簧套管扶正器在进入油井、天然气井口时,弓簧套管扶正器的“鼓形肚子”所在的扶正截面的所有扶正筋1都会受到来自井口边缘的挤压及摩擦,当摩擦阻力大于套管自重时套管3会难于下放到井中,这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行和工期,从而导致建井成本的上升。因此要求下放力尽可能小。

2)井中运行状态,如图3所示。随着井深的延伸,井的路径会变的倾斜或平直。套管3在井中运行时,弓簧套管扶正器的扶正筋1会承受套管的自重力及复杂井壁的阻力,套管的自重力会使套管偏移向井壁,使套管3和井壁4间形成不均匀的环间隙(图4),这种状况应避免。因此扶正器的扶正筋1需提供足够弹力使套管和井壁间形成均匀的环间隙(图5),以利于液体或砂浆的流动。由于受复杂井壁、套管自重、扶正器结构、材质、热处理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扶正器在井中运行时扶正筋1有断裂可能,断裂的扶正筋会将套管卡死在油井或天然气井中,这会造成很大的钻采事故,应全力防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剑型筋片式弓簧套管扶正器,具有全新的外观结构、低下放力、高复位力且大大降低了扶正器筋断裂的可能性,使用更方便、安全,效益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剑型筋片式弓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是在扶正筋筋根部设有锥形缺口使扶正筋形成了双筋结构,扶正筋最大直径处的筋片向两边均匀对称扩张,形成弓形,扶正筋根部的筋片向两边均匀对称延伸。

本实用新型扶正筋片为对称剑型,使其单筋具有更大的弹力(复位力)和单筋支撑面,从而可减小OD(最大直径)尺寸以达到减小下放力的目的。因扶正筋筋根部形成双筋结构,大大降低了断筋的可能,从而使产品具备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1是现有弓簧套管扶正器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2是现有弓簧套管扶正器的下井工作原理图。

图3是现有弓簧套管扶正器在井中运行工作原理图。

图4是在图3情况下弓簧套管扶正器复位力不足时管道偏离中心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在图3情况下弓簧套管扶正器复位力足够时管道居中横截面示意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弓簧套管扶正器的主视结构图。

图6-2是本实用新型弓簧套管扶正器主视结构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1-图5所示相同,现结合说明书附图6-1和6-2对结构的改进与提高进行说明。

如图6-1和6-2所示,图上A标处:扶正筋1根部的筋片向两边均匀对称延伸,这样就加大了扶正筋1根部尺寸L,加强了扶正筋1的支撑强度,有效提高了扶正筋1的弹力(复位力),为减小OD(最大直径),降低下放力提供了条件。

图上B标处:在扶正筋1最大直径处的筋片向两边均匀对称扩张,形成弓形,这样就加大了扶正筋1支撑面的面积,提高了扶正筋1变形时的强度,加强了扶正筋1的支撑强度,有效提高了扶正筋1的弹力(复位力),为减小OD(最大直径),降低下放力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改善了扶正筋1在套管3重力下陷入井壁4的条件,使套管3更好的在井中平稳运行。

图上C标处:扶正筋1根部增加了锥形缺口5,有效的阻断了母材缺陷、热处理缺陷等的扩展,大大降低了扶正筋1根部断裂的可能,有效地提高了扶正器的安全性。

图上D标处:扶正筋1根部的锥形缺口5使扶正筋1形成了双筋结构,这等于为防止扶正筋1根部断裂增加了双保险,极大降低了扶正筋1根部断裂的可能,有效提高了扶正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