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直径连续油管注入头的油管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457发布日期:2019-05-03 19:22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小直径连续油管注入头的油管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续油管注入头的导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直径连续油管注入头的油管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领域,使用的小直径连续油管注入头在上端和下端均未设置导向装置,因此工作人员在穿管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和设备损伤等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有一些使用者提出了对导向装置结构的改进设计。例如,公开日为2013年3月27日,公开号为CN2028322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液压可折叠式连续油管导向装置,其包括:液压控制体系、导向体系、支撑体系,支撑体系上部与导向体系上部固定联接,下部与注入头装置固定联接,导向体系下部活动联接在注入头装置上,所述液压控制体系上部活动联接导向体系,下部联接在注入头装置上。通过双向作用液压缸控制导向装置方便快捷的折叠或打开喇叭口型折叠主架,采用压扣或小型液压缸将连续油管压紧,使连续油管顺着弧形架运动,实现导向,引导连续油管从滚筒改变方向进入注入头装置。而且内圆管和支撑梯架与注入头装置采用U形卡与圆管的配合,从而实现操作的简单快捷,通过更换滚轮可适用于不同管径的连续油管。

但是毛细管注入头出厂设计时,仅存在注入头下端导向装置。因此,对于上述设计,在穿入油管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受限和沟通有效性的问题,在毛细管穿入下部导向装置时需一人扶正对中,存在作业人员手部被毛细管压伤的风险,同时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上端无对中扶正导向装置,会出现毛细管跳出链条夹持块的事故发生,最终造成毛细管损坏不能使用,并且,若毛细管已入井还存在毛细管断落井底和井口失去控制的风险。但是对于现目前的改进设计依然无法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和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直径连续油管注入头的油管导向装置,可以有效对中扶正小直径连续油管,从而解决穿入油管压伤工作人员、毛细管作业时因设备自身抖动而造成油管弹出链条夹持块的危险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小直径连续油管注入头的油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向装置和下导向装置;所述上导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上导向本体,上导向本体的中间呈空心圆柱体状,上导向本体的上部穿过支撑架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上导向本体的下部对中注入头链条夹持块的中心点,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注入头框架的上端;所述下导向装置包括下导向本体和防喷盒连接转换法兰,下导向本体的上部呈喇叭状导向口,下导向本体的下部呈空心圆柱体状,下导向本体的下部通过防喷盒转换法兰与注入头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上导向本体为铜套结构,整体采用两瓣式组合形成。

所述铜套结构的顶部设计有连接盘,通过螺丝匹配连接盘上的螺丝孔与支撑架相连。

所述下导向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特别采用比316L不锈钢软的材质。

所述上导向本体和下导向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倒角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是:

将上导向装置的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小直径连续油管注入头框架上,将上导向本体从上向下插入,对中注入头链条夹持块的中心点,并通过螺丝将上导向本体的连接盘紧固连接在支撑架上;然后将下导向本体下部通过螺栓穿过注入头下端的框架和防喷盒转换法兰固定相连;整体安装后,通过上下导向装置可以有效引导毛细管出入井作业,起到毛细管扶正对中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改变原始的注入头结构,只需要增设上导向装置及下导向装置部件;

2.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对中扶正毛细管,防止毛细管作业过程中跳出链条夹持块造成毛细管损伤;

3. 本实用新型可保护作业人员不被毛细管对中下端导向装置时的伤害,提高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下文具体描述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时变得更清楚,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端导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端导向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端导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端导向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油管通孔,2-螺丝孔,3-支撑架,4-上导向本体,5-螺栓孔,6-注入头框架下端,7-下导向本体,8-喇叭状导向口,9-防喷盒连接转换法兰,10-注入头链条及夹持块,11-鹅颈管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适用于小直径连续油管注入头的油管导向装置,包括上导向装置和下导向装置。

如图1、2所示,所述上导向装置包括支撑架3和上导向本体4。所述上导向本体4的整体由两瓣式组合形成铜套结构,中间呈空心圆柱体状,上导向本体4的上部设计有连接盘,连接盘上设置有螺丝孔2,螺丝穿过螺丝孔2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上导向本体4的下部对中注入头链条夹持块10的中心点,支撑架3固定连接于注入头框架上端。

如图3、4所示,所述下导向装置包括下导向本体7和防喷盒连接转换法兰9。所述下导向本体7的上部呈喇叭状导向口8,下导向本体7的下部呈空心圆柱体状,下导向本体7的下部通过防喷盒转换法兰9与注入头框架的下端6固定连接。

所述下导向本体7采用不锈钢材质,特别采用比316L不锈钢软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是:

首先,将所述支撑架3的两端焊接于注入头上端框架的两翼处,上导向本体4自上而下穿入支撑架3的预留孔,在螺丝孔2紧固四处螺丝使上导向本体4与支撑架3紧固连接;然后,将下导向本体7、注入头框架下端6与防喷盒转换法兰9连接,通过螺栓孔5紧固。安装连接后,可以使得毛细管通过注入头上下端起到扶正对中的作用。

图1-5中,上导向装置和下导向装置中的油管通孔1通过毛细管;所述上导向本体4和支撑架3的连接处采用螺丝紧固连接,上导向装置的上端连接鹅颈管总成11;所述下导向本体7、注入头框架下端6和防喷盒转换法兰9的连接处采用螺栓紧固连接。所述上导向本体4的底端与注入头的链条顶端之间设置有一定距离,所述下导向本体7的顶端与注入头链条底端之间设计有一定距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