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盘面耐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2067发布日期:2019-06-05 22:1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盘面耐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机刀盘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刀盘面耐磨板。



背景技术: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铺设)隧道之“盾”(指支撑性管片),它区别于敞开式施工法,国际上,广义盾构机也可以用于岩石地层,只是区别于敞开式(非盾构法)隧道掘进机。而在我国,习惯上将用于软土地层的隧道掘进机称为(狭义)盾构机,将用于岩石地层的称为(狭义)TBM,盾构机根据工作原理一般分为手掘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局部气压、全局气压),机械式盾构(开胸式切削盾构,气压式盾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混合型盾构,异型盾构。

现有的盾构机刀盘面缺少耐磨防碰撞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盾构机刀盘在施工掘进过程中,经土沙,岩石,地下水的腐蚀,摩擦,出洞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磨损,不符合下次掘进要求,因遇到高强度岩石,盾构机刀盘面与岩石直接撞击,会出现严重变形,其次修复十分的不便,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盾构机刀盘面缺少耐磨防碰撞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盾构机刀盘在施工掘进过程中,经土沙,岩石,地下水的腐蚀,摩擦,出洞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磨损,不符合下次掘进要求,因遇到高强度岩石,盾构机刀盘面与岩石直接撞击,会出现严重变形,其次修复十分的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刀盘面耐磨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刀盘面耐磨板,包括刀盘面,所述刀盘面为圆盘型结构,所述刀盘面上焊接有过圆心的相互垂直的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所述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滚刀,所述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上位于两个第一滚刀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刀,且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上位于第一切刀和第一滚刀之间焊接有第一耐磨板,所述刀盘面上位于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之间分隔的区域内焊接有呈环形分布的四个第一幅板和第二幅板,所述四个第一幅板和第二幅板两两之间关于第一辐条相互对称。

其中,所述第一幅板且上设置有第二切刀和第二耐磨板,且第二切刀和第二耐磨板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二切刀和第二耐磨板相互错位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辐条上设置有第二滚刀、第三耐磨板和第三切刀。

其中,所述第一耐磨板、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上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表面呈现细微的应力纹,应力纹不会延伸至第一耐磨板、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耐磨板、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按照在刀盘面的分布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有弧型和平板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刀盘面上设置有第一耐磨板、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刀盘面使用时遇到高强度岩石,盾构机刀盘面不会与岩石直接撞击,且加强了盾构机刀盘面耐磨程度,延长盾构机刀盘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耐磨板、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上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表面呈现细微的应力纹,应力纹不会延伸至第一耐磨板、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内部,使得第一耐磨板、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在根据现场使用需要外弯,由于拉伸产生的力使耐磨层表面应力纹变大,一般情况应力纹宽度在2MM以下不需要修复,如果应力纹宽度大于2MM,需要碳化铬耐磨焊条进行修复打磨,修复好的第一耐磨板、第二耐磨板和第三耐磨板不会影响到耐磨性能,且修复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刀盘面;2、第一辐条;3、第二辐条;4、第一滚刀;5、第一切刀;6、第一耐磨板;7、第一幅板;8、第二切刀;9、第二幅板;10、第二耐磨板;11、第二滚刀;12、第三耐磨板;13、第三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刀盘面耐磨板,包括刀盘面1,刀盘面1为圆盘型结构,刀盘面1上焊接有过圆心的相互垂直的第一辐条2和第二辐条3,第一辐条2和第二辐条3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滚刀4,第一辐条2和第二辐条3上位于两个第一滚刀4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刀5,且第一辐条2和第二辐条3上位于第一切刀5和第一滚刀4之间焊接有第一耐磨板6,刀盘面1上位于第一辐条2和第二辐条3之间分隔的区域内焊接有呈环形分布的四个第一幅板7和第二幅板9,四个第一幅板7和第二幅板9两两之间关于第一辐条2相互对称。

第一幅板7且上设置有第二切刀8和第二耐磨板10,且第二切刀8和第二耐磨板10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二切刀8和第二耐磨板10相互错位设置,第二幅板9上设置有第二滚刀11、第三耐磨板12和第三切刀13,第一耐磨板6、第二耐磨板10和第三耐磨板12上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表面呈现细微的应力纹,应力纹不会延伸至第一耐磨板6、第二耐磨板10和第三耐磨板12内部,第一耐磨板6、第二耐磨板10和第三耐磨板12按照在刀盘面的分布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有弧型和平板型。

第一耐磨板6、第二耐磨板10和第三耐磨板12的成分为高碳高铬(主要化学成分:碳4-5%,铬30-40%),第一耐磨板6、第二耐磨板10和第三耐磨板12装配方式为利用焊接工艺。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耐磨板6、第二耐磨板10和第三耐磨板12焊接固定在指定的位置,然后该刀盘面1便可以开使用了,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定期检查第一耐磨板6、第二耐磨板10和第三耐磨板12上应力纹的宽度,一般情况应力纹宽度在2MM以下不需要修复,如果应力纹宽度大于2MM,通过需要碳化铬耐磨焊条进行修复打磨,修复好的第一耐磨板6、第二耐磨板10和第三耐磨板12不会影响到耐磨性能,便可以继续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