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手公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4394发布日期:2019-07-24 09:14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可脱手公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脱手公锥。



背景技术:

井下作业时,当井下石油钻杆、油管或者其它管类工具发生落井,且无法采用原工具对扣的方式来打捞取出时,需要使用公锥进行造扣打捞,即采用公锥在井内管类落物顶部的内腔中造出新扣,然后通过上提修井管柱将落物带出井筒。

已公开专利CN 203022674U公开了一种打捞井下脱扣钻杆用的公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对井内管类落物的造扣、打捞的功能;但是由于该打捞井下脱扣钻杆用的公锥为一体式结构,无可退功能,而在现场使用中该公锥需要加装安全接头进行作业,因此当遇到井内落鱼因砂卡或套变等原因发生卡死情况,且无法通过上提管柱取出时,则无法倒开安全接头进行下步作业,导致安全接头下部和公锥整体遗留在井内,加大了下一步处理的难度,不利于修井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公锥不可退出问题的可脱手公锥。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脱手公锥,包括上接头和锥头;其中,所述锥头自上而下外径逐级增大并依次形成有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使所述锥头自上而下分隔为固定部、扭矩传递部和造扣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扭矩传递部的外壁均加工为多边形,所述造扣部的外壁加工有造扣外螺纹,且在所述造扣外螺纹上喷涂有氮化钛涂层或者氮化钛铝涂层;所述上接头下侧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三环形台阶,且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台阶上方和下方的上接头内壁加工为与所述锥头的多边形外壁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多边形内壁,使所述上接头能够紧密插装在所述锥头外侧,且所述第一环形台阶的上端面压配在所述上接头的第三环形台阶的下端面上;所述上接头通过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多个剪切销钉固定在锥头的固定部上。

优选,在所述锥头的固定部外壁上开设有环形限位槽,使所述剪切销钉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环形限位槽内;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槽宽大于所述剪切销钉的外径。

优选,所述上接头的顶端内壁上设有连接内螺纹。

优选,所述多边形为五边形或六边形。

优选,在所述锥头上沿轴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流孔。

优选,所述造扣部加工为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脱手公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井内管类落物造扣打捞,当井内落鱼因砂卡或套变等原因卡死无法实现打捞时,上提至设定解卡吨位仍无法解卡时,可继续增大上提力,在不超过打捞管柱屈服强度的前提下使销钉剪断实现锥头和上接头的脱手分离,为下一步的套铣或打捞提供便利,提高了修井作业中管类落物打捞施工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脱手公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该可脱手公锥包括上接头1和锥头4;其中,

锥头4为柱体结构,其外径自上而下逐级增大使其外壁上依次形成有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将锥头4自上而下分隔为固定部301、扭矩传递部302和造扣部303;具体地,固定部301和扭矩传递部302的外壁均加工为正六边形,即固定部301和扭矩传递部302均为六棱柱体结构;而造扣部303则加工为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锥形,且在外壁上加工有造扣外螺纹5,进一步在造扣外螺纹5上喷涂有氮化钛涂层或者氮化钛铝涂层,加强造扣外螺纹5的硬度;

在锥头4的中心上还沿轴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流孔6,也称为水眼,其用于在造扣过程中过流井下液体;

上接头1为筒体结构,其由高强合金钢加工制作而成;上接头顶端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钻具的连接内螺纹;上接头1的下侧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三环形台阶,且位于第三环形台阶上方和下方的上接头内壁加工为与锥头4的多边形外壁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正六边形内壁,使上接头1能够紧密插装在锥头4外侧,且第一环形台阶的上端面压配在上接头1的第三环形台阶的下端面上;该结构设计使上接头1和锥头4之间相互形成径向限位,实现在造扣作业时有效传递扭矩;

在锥头4的固定部301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限位槽7,且环形限位槽7的槽宽大于剪切销钉2的外径,使上接头1通过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多个剪切销钉2固定在锥头4的固定部301上,其中,剪切销钉2的端部设置在锥头4的环形限位槽7内,使剪切销钉2能够在轴向上发生较小的位移,消减了该装置在造扣过程中作用剪切销钉2上的冲击力;其中,在选择剪切销钉2的规格时,剪断全部剪切销钉2的剪切力应大于该装置进行造扣时对剪切销钉2发生的相对作用力。

该可脱手公锥的使用方法:

现场使用前,参考图1组装该装置,即将锥头4和上接头1调整到适当位置后,利用剪切销钉2和环形限位凹槽7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上接头1将该装置连接在钻杆下方,当公锥造扣完毕,通过地面转盘传递扭矩,即可对井内管类落物加压、造扣形成造扣螺纹5,并通过上提管柱打捞出落鱼;

当井内落鱼因砂卡或套变等原因卡死,且上提至设定解卡吨位仍无法解卡时,可继续增大上提力,在不超过打捞管柱屈服强度的前提下使销钉2剪断,上接头和锥头4脱手分离,为下步套铣或打捞提供便利。具有提高了修井作业中管类落物打捞施工的安全性和时效性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