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台车加装中埋式止水带用堵头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5542发布日期:2019-10-23 01:3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隧道衬砌台车加装中埋式止水带用堵头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加装中埋式止水带用堵头板模具。



背景技术: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使用前基本都成卷存放,安装过程中难以顺直,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中埋式止水带的安装质量不顺直、不中埋的问题。传统施工过程中,中埋式止水带的施工质量主要依赖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和责任心,一旦施工人员不重视固定工艺导致出现随意穿孔固定、随意截断接续等情况,则会引起中埋式止水带被埋入混凝土里时固定不牢的现象,随后再浇筑过程中出现脱出混凝土、不居中、粘接质量不达标、止水带被尖锐钢筋头刺破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止水带的防水效果。为解决现有止水带固定方式存在的固定质量不稳定、施工工序繁琐、增加工程成本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固定夹装中埋式止水带的堵头板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衬砌台车加装中埋式止水带用堵头板模具,可解决现有止水带固定方式存在止水带固定质量不稳定、施工工序繁琐以及增加工程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隧道衬砌台车加装中埋式止水带用堵头板模具,设置在台车上,用于将中埋式止水带夹装固定进而浇筑在二衬混凝土设计要求的尺寸位置内,所述堵头板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可调式丝杆千斤顶和支撑杆座,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顶部通过第一铰链座连接,且所述上模板下端面与下模板上端面之间的缝隙宽度大于中埋式止水带厚度,所述下模板的底部通过第二铰链座连接在台车上,所述支撑杆座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下方的台车上,另一端通过第一耳板与所述可调式丝杆千斤顶的底端铰接,所述可调式丝杆千斤顶的顶端通过第二耳板与所述上模板铰接,所述上模板与二衬混凝土相接触的一面设有软木安装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链座的个数为2~4个,所述第一铰链座由l型销耳ⅰ、l型销耳ⅱ和销轴ⅰ组成,所述l型销耳ⅰ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l型销耳ⅱ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销轴ⅰ通过将所述l型销耳ⅰ和l型销耳ⅱ连接,进而将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铰接,且使所述上模板以销轴ⅰ为轴围绕所述下模板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链座的个数为2~4个,所述第二铰链座由直销耳ⅰ、直销耳ⅱ和销轴ⅱ组成,所述直销耳ⅰ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直销耳ⅱ设置在所述台车上,所述销轴ⅱ通过将所述直销耳ⅰ和直销耳ⅱ连接,进而将所述下模板和台车铰接,且使所述下模板以销轴ⅱ为轴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软木安装座内固定有用于防止台车浇筑产生漏浆现象的软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座与所述台车之间设有斜撑。

进一步的,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的厚度为10~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堵头板模具与台车固定,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组成,上下模板之间预留有可穿过中埋式止水带的间隙,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模板、下模板加紧进行固定即可,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变形。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是通过第一铰链座连接,下模板与台车之间通过第二铰链座连接,上模板可沿着下模板进行翻转,下模板可沿着台车翻转,便于进行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的切换,在进行中埋式止水带固定时,当止水带放入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后,只需通过调节与上模板铰接的可调式丝杆千斤顶的长度来翻转上模板,即可将止水带夹紧,简化止水带固定施工过程,提高止水带固定施工效率和质量,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相应的,该堵头板模具在拆模时也是只需调节可调式丝杆千斤顶的长度、并翻转上模板,而不必完全拆卸上模板,有利于提高拆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堵头板模具的主视图;

图2为堵头板模具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堵头板模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上模板与下模板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台车,2、中埋式止水带,3、二衬混凝土,4、上模板,5、下模板,6、可调式丝杆千斤顶,7、支撑杆座,8、第一铰链座,801、l型销耳ⅰ,802、l型销耳ⅱ,803、销轴ⅰ,9、第二铰链座,901、直销耳ⅰ,902、直销耳ⅱ,903、销轴ⅱ,10、第一耳板,11、第二耳板,12、软木安装座,13、软木,14、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的最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隧道衬砌台车加装中埋式止水带用堵头板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在台车1上,用于将中埋式止水带2夹装固定进而浇筑在二衬混凝土3设计要求的尺寸位置内,可解决现有止水带固定方式存在止水带固定质量不稳定、施工工序繁琐以及增加工程成本的问题。

如图1所示,所述堵头板模具包括上模板4、下模板5、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和支撑杆座7,如图4所示,所述上模板4与下模板5的顶部通过第一铰链座8连接,且所述上模板4下端面与下模板5上端面之间的缝隙宽度大于中埋式止水带2厚度,所述中埋式止水带2的厚度为10~20mm;本发明的堵头板模具与台车1固定,上下模板之间预留有可穿过中埋式止水带的间隙,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模板4、下模板5加紧进行固定即可,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变形;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铰链座8的个数为2~4个,所述第一铰链座8由l型销耳ⅰ801、l型销耳ⅱ802和销轴ⅰ803组成,所述l型销耳ⅰ801设置在所述上模板4上,所述l型销耳ⅱ802设置在所述下模板5上,所述销轴ⅰ803通过将所述l型销耳ⅰ801和l型销耳ⅱ802连接,进而将所述上模板4和下模板5铰接,且使所述上模板4以销轴ⅰ803为轴围绕所述下模板5翻转;

如图1所示,所述下模板5的底部通过第二铰链座9连接在台车1上,所述第二铰链座9的个数为2~4个,所述第二铰链座9由直销耳ⅰ901、直销耳ⅱ902和销轴ⅱ903组成,所述直销耳ⅰ901设置在所述下模板5上,所述直销耳ⅱ902设置在所述台车1上,所述销轴ⅱ903通过将所述直销耳ⅰ901和直销耳ⅱ902连接,进而将所述下模板5和台车1铰接,且使所述下模板5以销轴ⅱ903为轴翻转;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座7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模板5下方的台车上,另一端通过第一耳板10与所述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的底端铰接,所述支撑杆座7与所述台车1之间设有斜撑14;所述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的顶端通过第二耳板11与所述上模板4铰接,所述上模板4与二衬混凝土3相接触的一面设有软木安装座12,所述软木安装座12内固定有用于防止台车1浇筑产生漏浆现象的软木13。

本发明的上模板4和下模板5之间是通过第一铰链座8连接,下模板5与台车1之间通过第二铰链座9连接,上模板4可沿着下模板5进行翻转,下模板5可沿着台车1翻转,便于进行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的切换;在进行中埋式止水带2固定时,当中埋式止水带2放入上模板4和下模板5之间后,只需通过调节与上模板4铰接的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的长度即可使上下模板将止水带夹紧,简化止水带固定施工过程,提高止水带固定施工效率和质量,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相应的,该堵头板模具在拆模时也是只需调节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的长度并翻转上模板4,而不必完全拆卸上模板4,有利于提高拆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堵头板模具用于夹装中埋式止水带的过程如下:

(1)用销轴ⅰ803将l型销耳ⅰ801、l型销耳ⅱ802连接,从而将上模板4和下模板5铰接,用销轴ⅱ903将直销耳ⅰ901、直销耳ⅱ902连接,从而将下模板5和台车1铰接,使上下模板与台车安装到位,保证下模板5竖直垂直台车1,如图2所示,此时上模板4与下模板5成翻转状态(非工作状态);

(2)安装中埋式止水带2,保证中埋式止水带2的宽度中心线与下模板5的竖直工作端面重合;

(3)如图3所示,翻转下模板5,使上模板4、下模板5均处于竖直状态(工作状态);

(4)在支撑杆座7上安装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使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一端与支撑杆座7通过第一耳板1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11与上模板4连接;

(5)不断调整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的伸缩长度,使上模板4、下模板5之间处于加紧状态;

(6)在上模板4上焊接软木安装座12,在软木安装座12内固定软木13,完成整个隧道端面的密封,然后浇筑混凝土;

(7)混凝土强度达到等级后,调整可调式丝杆千斤顶6的收缩长度,推动上模板4、下模板5翻转脱离混凝土衬砌工作面,完成中埋式止水带一个安装流程,如此循环直至完成整个隧道的衬砌施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