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薄流沙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1125发布日期:2020-02-28 11:55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过薄流沙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薄流砂层中快速挖掘竖井的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竖井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流砂层,如果使用普通方法挖掘井筒内流砂,井筒外侧的流砂就会流入井筒内,而且越坍越多,导致施工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对于厚的或超厚的流砂层,目前一般采用冻结法或钻井法施工;而对于薄流砂层,如果同样使用冻结法或钻井法施工将会大幅提高施工成本,增加施工工期,因此寻求一种经济、快速、安全的,适用于薄流砂地层的竖井施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过薄流沙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以提高竖井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薄流沙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施工地点挖掘水窝,集中收集工作面涌水并用泵外排,降低工作面水位;

b.将绕竖井井筒排列的多根挡砂桩按偏向井筒外侧的方向打入流砂层,使多根挡砂桩形成上细下粗的圆筒形井壁;

c.挖掘由多根挡砂桩形成的圆筒形井壁内侧的流砂,形成一定高度的井筒;

d.采用混凝土在挡砂桩内侧加工永久支护;

e.在加工好的永久支护的下方重复步骤a~步骤d,直至完成流沙层内井筒的施工。

上述过薄流沙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在挖掘井筒内流砂过程中,如果井筒外的流砂从相邻挡砂桩之间的间隙流入井筒内,则在相邻挡砂桩之间的间隙内充填挡砂物,阻止井筒外流砂向井筒内流动。

上述过薄流沙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所述挡砂桩与竖井轴线的夹角为5°。

上述过薄流沙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所述挡砂物为稻草。

上述过薄流沙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所述挡砂桩为槽钢。

本发明利用挡砂桩和混凝土在井壁上逐层构筑支护,防止井筒外流砂向井筒内流动,同传统的冻结法和钻井法相比,本发明不仅能够确保竖井施工的正常进行,而且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特别适于在薄流砂层中挖掘竖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采用本方法挖掘的竖井的剖面图;

图2是a-a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如下:1、混凝土,2、挡砂桩,3、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薄流砂层的竖井掘进施工方法。该方法首先挖掘水窝集中收集工作面涌水,用泵外排,以降低水位,然后沿竖井井筒轮廓线,将由槽钢制成的挡砂桩2按偏向竖井井筒外一定角度打入砂层,用彼此相连的槽钢形成圆形井壁,形成超前支护,最后挖掘井筒内流砂,在挖掘过程中,彼此相连的槽钢中间局部空隙用稻草充填,阻止井筒外流砂向井筒内流,待形成一定高度的井筒后,及时采用混凝土(砼)进行永久支护。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施工到流砂层时,先挖掘水窝集中收集工作面涌水,用泵外排,以降低水位。

2.然后沿竖井井筒轮廓线,将多个由2.0m长的16a型槽钢构成的挡砂桩2斜向外打入流砂层中,挡砂桩2与竖井轴线的夹角为5°,槽钢上端留200~300mm的露头,对砼支护井壁起支撑作用。16a槽钢下端带尖,便于有效地夯入流砂层。

3.第一茬槽钢施工完毕后开始挖掘,彼此相邻的槽钢中间局部空隙用稻草充填,边挖边充填,挖掘深度达到1.5m时停止挖掘。

4、形成1.5m深的井筒后,及时采用砼进行永久支护。

以上施工过程为一个循环。重复此循环,直到井筒穿过流砂层。

本发明是一种过薄流砂层竖井掘进施工的高效方法,与冻结法或钻井法相比,本发明能够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大幅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在薄流砂地层条件下经济、快速、安全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