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能量监测指导暂堵剂加入的页岩气压裂改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43746发布日期:2020-02-18 08: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震能量监测指导暂堵剂加入的页岩气压裂改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泵送桥塞遇阻点判定套管变形段即待改造段的位置,通过测井、录井、施工资料确定该套管变形段的井深、井温及地层闭合压力;通过井温测试判断套管变形段的最大变形点的最大内径;根据待改造段的井温及地层闭合压力,初步筛选出满足条件的暂堵剂;

第二步:对初步筛选出的暂堵剂进一步优选,包括暂堵剂颗粒的承压性、颗粒粒径、注入浓度,过程如下:

暂堵剂承压性优选:注入压差在20-100kpa范围内暂堵剂可以有效封堵,在80-110℃温度下,1cm叠加压缩厚度的暂堵剂滤饼平均可以承受40mpa压力;

暂堵剂粒径优选:根据第一步得到的套管变形段的最大变形点的最大内径,筛选出粒径满足最大内径1/7-1/3的暂堵剂,粒径10-22mm为大颗粒暂堵剂,粒径3-10mm为中小颗粒暂堵剂;

暂堵剂注入浓度优选:在压裂液中加入5-10质量%的暂堵剂;

第三步:进行地震能量监测,通过地震能量的变化幅度判断裂缝的起裂程度:

设地震能量下降幅度为x,当0%≤x≤25%时,说明此时未形成裂缝或形成的裂缝为微弱张开裂缝;当25%<x<65%时,说明此时形成的裂缝介于微弱张开裂缝与明显起裂之间,且数值越大裂缝起裂越明显;当65%≤x≤100%时,说明此时形成的裂缝为明显起裂裂缝;

第四步:当0%≤x≤25%时,说明未形成裂缝或形成的裂缝为微弱张开裂缝,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改造:停泵,通过井口投放大颗粒暂堵剂,随后开泵,以1.0-2.0m3/min排量加入压裂液携带大颗粒暂堵剂进入改造层段,压裂液加入量为一个井筒容积,随后在混砂车加入中小颗粒暂堵剂,注入排量为3.5-7.0m3/min,当加入一个井筒容积后提高排量至12-14m3/min;

第五步:重复第三步,如果地震能量下降幅度依旧为0%≤x≤25%,说明第四步改造失败,重复第四步,直到地震能量下降幅度超过65%,说明已经有明显裂缝生成,且改造效果很好,恢复正常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能量监测指导暂堵剂加入的页岩气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堵剂粒径优选,对于套管变形段,将大颗粒暂堵剂、中小颗粒暂堵剂按照1:6-4:5的质量比例混合应用,采用大粒径的暂堵剂对变形段进行封堵,随后加入中小粒径的暂堵剂将大粒径暂堵剂封堵时形成的空隙进行充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能量监测指导暂堵剂加入的页岩气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能量监测,过程如下:建立75-180个三分量检波器组成网格状排列,基于光束叠加的地震能量发射层析成像,通过semblance方法扫描地下储层岩石破裂所释放出来的破裂能量,结合压裂施工曲线解释破裂能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确定诱发微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及该位置的能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能量监测指导暂堵剂加入的页岩气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0%≤x≤25%时,说明未形成裂缝或形成的裂缝为微弱张开裂缝,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改造:停泵,通过井口投放大颗粒暂堵剂,大颗粒暂堵剂的加入个数为套管最大变形内径的1.5—2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