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的改造系统及储层的改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28820发布日期:2021-06-18 20:1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储层的改造系统及储层的改造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油气藏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层的改造系统及储层的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层由于具备储集条件且多靠近油源,因此形成油气藏的可能性较大。但该沉积层(也可以称为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缝洞单元之间的封隔性较强,渗透率较低,导致对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开采的生产井的产能较低。目前,可以通过储层改造工艺对该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储层改造,以提高该生产井的产能。改造指的是对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储层结构进行调整。

相关技术中,在对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从多种储层改造工艺中,确定一种储层改造工艺,并采用该该储层改造工艺对该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改造。其中,该多种储层改造工艺可以包括:酸化工艺、酸压工艺和压裂工艺。

但是,相关技术中工作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确定的储层改造工艺的准确性较低,从而导致对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储层改造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层的改造系统及储层的改造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的确定的储层改造工艺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层的改造系统,所述改造系统包括:

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在获取到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之后,基于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发出用于指示采用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所述储层进行改造的指示信息,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包括:碳酸盐岩含量、溶蚀率和泥质含量;

改造设备,所述改造设备用于获取控制信息,并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所指示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所述储层进行改造,所述控制信息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生成。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用于: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65%,所述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9%,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65%,所述泥质含量小于9%,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所述泥质含量小于10%,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所述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15%,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所述泥质含量大于15%,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小于30%,所述泥质含量小于15%,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小于30%,所述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5%,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70%,所述泥质含量大于8%,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70%,所述泥质含量小于或等于8%,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所述溶蚀率小于70%,所述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所述溶蚀率小于70%,所述泥质含量小于10%,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用于:

获取从所述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将所述多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储层的碳酸盐岩含量。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用于:

获取从所述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将所述多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储层的溶蚀率。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用于:

对于每个所述岩心,获取所述岩心的初始重量和目标重量,所述目标重量小于所述初始重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重量和所述目标重量确定所述岩心的初始溶蚀率。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层的改造方法,应用于上位机,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包括:碳酸盐岩含量、溶蚀率和泥质含量;

基于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发出用于指示采用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所述储层进行改造的指示信息,以使改造设备获取控制信息,并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所指示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所述储层进行改造,所述控制信息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生成。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包括: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65%,所述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9%,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65%,所述泥质含量小于9%,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所述泥质含量小于10%,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所述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15%,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所述泥质含量大于15%,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小于30%,所述泥质含量小于15%,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溶蚀率小于30%,所述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5%,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70%,所述泥质含量大于8%,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所述溶蚀率大于或等于70%,所述泥质含量小于或等于8%,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所述溶蚀率小于70%,所述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所述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所述溶蚀率小于70%,所述泥质含量小于10%,确定所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包括:

获取从所述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将所述多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储层的碳酸盐岩含量。

可选的,所述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包括:

获取从所述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将所述多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储层的溶蚀率。

可选的,所述获取从所述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岩心,获取所述岩心的初始重量和目标重量,所述目标重量小于所述初始重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重量和所述目标重量确定所述岩心的初始溶蚀率。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层的改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储层的改造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储层的改造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储层的改造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层改造系统及储层的改造方法,上位机可以基于获取的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和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该对应关系是通过实验数据获取的,基于该对应关系以及储层的成分数据,得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并采用该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对应的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时,可以显著提升生产井的产能,相较于相关技术有效提高了确定的储层改造工艺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改造设备对该储层进行改造的改造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层的改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层的改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层的改造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层的改造系统,参见图1,该改造系统可以包括:上位机10和改造设备20。该改造设备20通常位于生产井30的井口处,该改造设备20能够通过生产井30对储层40进行改造,以提高该生产井30的产能。该上位机10可以为终端,例如该终端可以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多媒体播放器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位机10可以用于在获取到储层的成分数据之后,基于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并基于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可以发出用于指示采用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的指示信息。

其中,该储层40可以是指碳酸盐岩的沉积层,即碳酸盐岩储层。该储层40的成分数据包括:碳酸盐岩含量、溶蚀率和泥质含量。该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可以包括:酸压工艺信息、酸化工艺信息和压裂工艺信息。储层的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工作人员基于实验数据确定并存储至上位机10中的。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对应关系以及储层的成分数据,得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并采用该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对应的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后,可以显著提升生产井的产能。

改造设备20可以用于获取控制信息,并基于该控制信息所指示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该控制信息可以基于指示信息生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位机1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改造设备20建立通信连接。该种实现方式中,上位机10在发出用于指示采用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的指示信息后,改造设备20可以直接接收该指示信息,并可以基于指示信息生成控制信息,之后,改造设备20可以基于该控制信息所指示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40进行改造。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位机10发出的指示信息可以为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的提示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文本提示信息和语音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位机10在发出该指示信息后,工作人员可以基于该指示信息,对改造设备20进行预设操作。改造设备20在检测到该预设操作后,可以响应于该预设操作,生成控制信息,并基于该控制信息所指示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的改造系统,上位机可以基于获取的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和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该对应关系是通过实验数据获取的,基于该对应关系以及储层的成分数据,得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并采用该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对应的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时,可以显著提升生产井的产能,相较于相关技术有效提高了确定的储层改造工艺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改造设备对该储层进行改造的改造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至上位机中的储层的成分数据和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其中,酸化工艺信息对应的酸化工艺是指:向生产井内挤入酸液,其原理是通过酸液对储层中的胶结物或储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等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储层孔隙和裂缝的渗透性。酸压工艺信息对应的酸压工艺是指:在足以压开储层形成裂缝或张开储层原有裂缝的压力下对储层挤酸的酸处理工艺。压裂工艺信息对应压裂工艺是指: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处理工艺,压裂过程中,采用压裂车,将高压、大排量、具有一黏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将支撑剂(例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以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则可以确定该目标储层改造工艺改造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也即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则该上位机10可以无需获取储层的溶蚀率以及泥质含量。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65%,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9%,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65%,泥质含量小于9%,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泥质含量小于10%,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15%,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泥质含量大于15%,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小于30%,泥质含量小于15%,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小于30%,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5%,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70%,泥质含量大于8%,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70%,泥质含量小于或等于8%,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溶蚀率小于70%,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溶蚀率小于70%,泥质含量小于10%,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位机10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获取过程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

在第一个获取过程中,上位机10可以获取成分数据中的碳酸盐岩含量,此时上位机10可以先获取从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之后可以将多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的平均值确定为储层的碳酸盐岩含量。其中,该平均值可以是指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或均方根等。岩心是指向射孔段位于该储层内的生产井下入取心工具后所钻取出的岩石样品。

可选的,储层的改造系统还可以包括:与上位机10建立有通信连接的碳酸盐岩含量获取设备。该碳酸盐岩含量获取设备可以采用全岩分析法或薄片鉴定法确定每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并将该初始碳酸盐岩含量发送给上位机10。

在第二个获取过程中,上位机10可以获取成分数据中的溶蚀率,此时上位机10可以先获取从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之后可以将多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的平均值确定为储层的溶蚀率。

其中,对于每个岩心,上位机10可以获取岩心的初始重量和目标重量,该目标重量小于初始重量,并可以根据初始重量和目标重量确定岩心的初始溶蚀率。该初始溶蚀率可以为岩心的初始重量与目标重量的差值,与初始重量的比值,也即是该初始溶蚀率满足:(初始重量-目标重量)/初始重量。

可选的,每个岩心的初始重量和目标重量可以是工作人员输入至上位机10中的。该岩心的初始重量是指将岩心磨碎至能够通过50目筛网的颗粒(例如粒径为0.3毫米的颗粒)并烘干后,所得到的重量。该岩心的目标重量是指在预设温度下,将岩心磨碎得到的颗粒与酸液反应后,得到的烘干后的生成物的重量。

可选的,该酸液可以为浓度为12%至20%的盐酸(hcl)、硝酸(hno3)以及氢氟酸(hf)等。

在第三个获取过程中,上位机10可以获取成分数据中的泥质含量,此时上位机10可以先获取穿过该碳酸盐岩储层的生产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或者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之后可以基于该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或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确定该碳酸盐岩储层的泥质含量。

示例的,假设上位机10存储的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为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上位机10获取的储层的碳酸盐岩含量为8.6%,溶蚀率为23.19%,泥质含量为18.7%,则上位机10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假设上位机10获取的储层的碳酸盐岩含量为44%,溶蚀率为62.57%,泥质含量为9.5%,则上位机10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的改造系统,上位机可以基于获取的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和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该对应关系是通过实验数据获取的,基于该对应关系以及储层的成分数据,得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并采用该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对应的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时,可以显著提升生产井的产能,相较于相关技术有效提高了确定的储层改造工艺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改造设备对该储层进行改造的改造效果。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的改造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改造系统中的上位机10,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

其中,该储层的成分数据包括:碳酸盐岩含量、溶蚀率和泥质含量。

步骤102、基于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

其中,该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可以包括:酸压工艺信息、酸化工艺信息和压裂工艺信息。储层的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工作人员基于实验数据确定并存储至上位机中的。

步骤103、基于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发出用于指示采用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的指示信息,以使改造设备获取控制信息,并基于控制信息所指示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该控制信息基于指示信息生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位机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该改造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该种实现方式中,上位机在发出用于指示采用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该储层进行改造的指示信息后,改造设备可以直接接收该指示信息,并基于指示信息生成控制信息,之后改造设备可以基于控制信息所指示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位机发出的指示信息可以为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的提示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文本提示信息和语音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位机在发出该指示信息后,工作人员可以基于该指示信息,对改造设备进行预设操作。改造设备在检测到该预设操作后,可以响应于该预设操作,生成控制信息,并基于该控制信息所指示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至上位机中的储层的成分数据和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则上位机在基于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与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则可以确定该目标储层改造工艺改造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也即是,若上位机10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则该上位机可以无需获取储层的溶蚀率以及泥质含量。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65%,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9%,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65%,泥质含量小于9%,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泥质含量小于10%,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15%,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5%,泥质含量大于15%,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小于30%,泥质含量小于15%,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溶蚀率小于30%,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5%,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压裂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70%,泥质含量大于8%,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溶蚀率大于或等于70%,泥质含量小于或等于8%,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溶蚀率小于70%,泥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化工艺信息。

若上位机获取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60%,溶蚀率小于70%,泥质含量小于10%,则可以确定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为酸压工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位机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中的碳酸盐岩含量的过程可以包括:获取从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将多个岩心中的每个岩心的初始碳酸盐岩含量的平均值确定为该储层的碳酸盐岩含量。

上位机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中的溶蚀率的过程可以包括:获取从储层中采集的多个岩心中每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并将多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的平均值确定为该储层的溶蚀率。

其中,上位机获取每个岩心的初始溶蚀率的过程可以包括:先获取岩心的初始重量和目标重量,该目标重量小于初始重量,之后可以根据初始重量和目标重量确定该岩心的初始溶蚀率。

上位机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中的泥质含量的过程可以包括:获取穿过该储层的生产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或者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之后可以基于该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或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确定储层的泥质含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上位机获取储层的成分数据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的三个获取过程(即第一个获取过程至第三个获取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改造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的改造方法,上位机可以基于获取的储层的成分数据,以及成分数据和储层改造工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储层的成分数据对应的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该对应关系是通过实验数据获取的,基于该对应关系以及储层的成分数据,得到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并采用该目标储层改造工艺信息对应的储层改造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时,可以显著提升生产井的产能,相较于相关技术有效提高了确定的储层改造工艺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改造设备对该储层进行改造的改造效果。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层的改造装置的结构框图,参见图3,该装置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202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201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的改造方法,例如图2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的储层的改造方法,例如图2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的改造方法,例如图2所示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