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正循环旋挖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250发布日期:2019-11-09 00:02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吸式正循环旋挖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具体涉及在旋挖钻机上为节省牙轮以及快速钻进而使用的一种自吸式正循环旋挖钻头。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广泛的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以及高层建筑等基础工程施工。桩基工程施工时,常常要求桩基钻进岩层,目前旋挖钻机钻进岩层主要采用牙轮钻头。但传统牙轮钻头工作效率低下,牙轮钻头磨损严重损耗较大,导致牙轮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旋挖钻头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吸式正循环旋挖钻头,该申请可以有效地解决牙轮浪费的问题,同时可以加快岩层钻进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现有钻头中存在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吸式正循环旋挖钻头,包括钻筒,所述的钻筒为底部具有敞口的筒状结构,在所述的钻筒的筒体外壁上有多道凸出筒体外壁设置的月牙肋螺纹,在每一道月牙肋螺纹上设置有折线形耐磨结构,在所述的钻筒的顶壁上左右对称的开有两个泥浆入口,每个泥浆入口与一个泥浆自循环铁筒的出口连通设置,所述的泥浆自循环铁筒为上粗下细的螺旋型喇叭口状结构,所述的泥浆自循环铁筒的细口端为泥浆自循环铁筒的出口并且粗口端为泥浆自循环铁筒的进口,两个所述的泥浆自循环铁筒彼此前后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泥浆自循环铁筒底壁的圆周方向交替连接有朝向钻筒内侧的内牙轮以及朝向钻筒外侧的外牙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配件加工及维修方便;

2、钻头顶部的喇叭形泥浆自循环铁筒使泥浆循环,将钻碎石渣冲出切割好的沟槽,避免碎渣影响牙轮,使牙轮可以直接作用在新鲜的岩面上,加快钻进效率;

3、钻进过程中,内外双向布置的牙轮、月牙肋螺纹以及折角形高强耐磨焊条纹,可以保护筒体内外两侧不受岩壁磨损,正循环泥浆流动又冷却了牙轮高强碳钢的温度,延长了牙轮的使用寿命,并将磨碎的碎渣冲出提高钻孔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正循环旋挖钻头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钻头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钻头的B-B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钻头的钻进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吸式正循环旋挖钻头,包括钻筒1,所述的钻筒1为底部具有敞口的筒状结构,在所述的钻筒1的筒体外壁上有多道凸出筒体外壁设置的月牙肋螺纹3以对筒壁进行保护并确保泥浆流出的空间,在每一道月牙肋螺纹3上设置有折线形耐磨结构31。优选的所述的耐磨结构为由多根耐磨焊条焊接在月牙肋螺纹3上形成的结构。

结合图2,在所述的钻筒1的顶壁上左右对称的开有两个泥浆入口,每个泥浆入口与一个泥浆自循环铁筒2的出口连通设置,所述的泥浆自循环铁筒2为上粗下细的螺旋型喇叭口状结构,所述的泥浆自循环铁筒2的细口端为泥浆自循环铁筒2的出口并且粗口端为泥浆自循环铁筒2的进口,两个所述的泥浆自循环铁筒2彼此前后间隔设置。结合图3,在所述的泥浆自循环铁筒2底壁的圆周方向交替连接有朝向钻筒内侧的内牙轮41以及朝向钻筒外侧的外牙轮42。

如图4所示,为旋挖钻头的钻进立面示意图,将加工好的旋挖钻头安装到旋挖钻机上,启动钻机,钻筒1底部的内牙轮41、外牙轮42对岩石开槽,钻筒1通过月牙肋螺纹3以及折形耐磨结构31挤入岩层,为正循环提供必要的出浆空间,在钻头转动作用下,泥浆由泥浆自循环铁筒2上端粗口进入,由下端细口流入钻筒内,钻筒内部泥浆增多,由牙轮与岩层间开槽以及月牙肋螺纹与岩石间缝隙流出,对牙轮起到冷却作用并将牙轮开槽产生的石渣冲出沟槽,达到了正循环钻孔的效果。冷却牙轮延长牙轮寿命,冲出石渣提高钻孔效率,最终达到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功能。

具体实施中,带月牙肋螺纹3的旋挖钻钻筒1由厂家定制,泥浆自循环铁筒2可以在现场使用5mm钢板弯曲制作而成。折形耐磨结构31优选的使用耐磨焊条焊接在月牙肋螺纹3上,耐磨焊条以及内牙轮41、外牙轮42可以在市场上购买。

上述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材料、连接方式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该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