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2182发布日期:2020-04-07 20:3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煤矿开采辅助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



背景技术:

矿井的地理位置条件较为特殊,在生产过程中受冲击地压的威胁较为严重,施工大孔径卸压孔是目前矿井卸压解危的主要手段,防冲工区施工卸压孔的常用设备共计8台,其中cmqs1-400/5.2s气动履带式钻机3台、cms1-1450/37型钻机2台钻机使用φ89mm宽叶螺旋钻杆及φ150mm高效组合钻头,因此,对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装置在现场的卸压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煤体硬度大、经常出现煤动力现象,易造成螺旋钻杆卡钻、断裂、连接销脱落等现象,致使钻杆掉入孔内,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施工安全性的降低,不仅如此,现有装置的使用范围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包括套筒本体、连接管、内螺纹叶片和连接杆,所述套筒本体内部均匀焊接有内螺纹叶片,所述套筒本体一端焊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三个锁紧螺栓,相邻的两个所述锁紧螺栓之间呈120度夹角,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套筒本体远离连接管一端焊接有加强头,所述套筒本体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排煤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端焊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上设置有防滑花纹,所述固定头设置在连接管内,所述固定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连接管内,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头一端设置有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套筒本体内部的内螺纹叶片与钻杆本体外表面的外螺纹叶片卡合,所述钻杆本体插接在套筒本体内,所述内螺纹叶片的叶距与外螺纹叶片的叶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套筒本体的中心点、连接管的中心点以及连接杆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套筒本体的直径不大于1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加强头、套管本体和内螺纹叶片,加强头焊接在套筒本体上,由此增加了套筒本体的强度,避免在进行使用时出现头部发生形变导致其口径变形进而无法进行使用的问题,套筒本体与内螺纹叶片之间的配合使用,使装置便于对掉落的钻杆本体进行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掉落的钻杆本体对后续的安全产生隐患,增加了矿井工作的安全性,排煤孔测存在,为筒内煤渣提供了出口,避免了打捞过程中煤渣过多导致的顶钻、抱钻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杆与连接管,增加了装置可替换性,使装置可根据钻杆本体距离钻孔的位置选择连接杆的长度,增加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锁紧螺栓的存在,便于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套筒本体的装配图。

图中:1-排煤孔、2-套筒本体、3-连接管、4-锁紧螺栓、5-加强头、6-内螺纹叶片、7-固定头、8-连接杆、9-连接头、10-钻杆本体、11-外螺纹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包括套筒本体2、连接管3、内螺纹叶片6和连接杆8,所述套筒本体2内部均匀焊接有内螺纹叶片6,套筒本体2与内螺纹叶片6之间的配合使用,使装置便于对掉落的钻杆本体10进行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掉落的钻杆本体10对后续的安全产生隐患,增加了矿井工作的安全性,所述套筒本体2一端焊接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外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三个锁紧螺栓4,相邻的两个所述锁紧螺栓4之间呈120度夹角,所述连接管3内设置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与连接管3之间的配合使用,增加了装置可替换性,使装置可根据钻杆本体10距离钻孔的位置选择连接杆8的长度,增加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锁紧螺栓4的存在,便于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所述套筒本体2远离连接管3一端焊接有加强头5,加强头5焊接在套筒本体2上,由此增加了套筒本体2的强度,避免在进行使用时出现头部发生形变导致其口径变形进而无法进行使用的问题,所述套筒本体2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排煤孔1,排煤孔1测存在,为筒内煤渣提供了出口,避免了打捞过程中煤渣过多导致的顶钻、抱钻问题,所述连接杆8一端焊接有固定头7,所述固定头7上设置有防滑花纹,所述固定头7设置在连接管3内,所述固定头7通过锁紧螺栓4固定在连接管3内,所述连接杆8远离固定头7一端设置有连接头9,所述套筒本体2内部的内螺纹叶片6与钻杆本体10外表面的外螺纹叶片11卡合,所述钻杆本体10插接在套筒本体2内,所述内螺纹叶片6的叶距与外螺纹叶片11的叶距相同,所述套筒本体2的中心点、连接管3的中心点以及连接杆8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套筒本体2的直径150mm。

工作流程:使用时,将一个外径φ150mm,长度500mm,厚度3mm的套筒本体2从中间剖开,将内螺纹叶片6焊接在钢管内,随后将套筒本体2焊合,将加强头5焊接在套筒本体2上,由此增加了套筒本体2的强度,避免在进行使用时出现头部发生形变导致其口径变形进而无法进行使用的问题,根据钻杆本体10在钻孔内的深度,选择对应长度的连接杆8,将连接杆8的固定头7插接在连接管3内,随后将锁紧螺栓4对固定头7进行固定,随后连接杆8与钻机连接固定,操作钻机缓慢将套筒本体2送入孔内,在将打捞器送入孔内期间钻杆缓慢转动,待送至孔底后,内螺纹叶片6与外螺纹叶片11之间卡合,随后慢慢提钻,将掉落的钻杆取出,在此过程中,连接杆8与连接管3之间的配合使用,增加了装置可替换性,使装置可根据钻杆本体10距离钻孔的位置选择连接杆8的长度,增加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锁紧螺栓4的存在,便于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套筒本体2与内螺纹叶片6之间的配合使用,使装置便于对掉落的钻杆本体10进行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掉落的钻杆本体10对后续的安全产生隐患,增加了矿井工作的安全性,排煤孔1测存在,为筒内煤渣提供了出口,避免了打捞过程中煤渣过多导致的顶钻、抱钻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包括套筒本体(2)、连接管(3)、内螺纹叶片(6)和连接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2)内部均匀焊接有内螺纹叶片(6),所述套筒本体(2)一端焊接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外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三个锁紧螺栓(4),相邻的两个所述锁紧螺栓(4)之间呈120度夹角,所述连接管(3)内设置有连接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2)远离连接管(3)一端焊接有加强头(5),所述套筒本体(2)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排煤孔(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一端焊接有固定头(7),所述固定头(7)上设置有防滑花纹,所述固定头(7)设置在连接管(3)内,所述固定头(7)通过锁紧螺栓(4)固定在连接管(3)内,所述连接杆(8)远离固定头(7)一端设置有连接头(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2)内部的内螺纹叶片(6)与钻杆本体(10)外表面的外螺纹叶片(11)卡合,所述钻杆本体(10)插接在套筒本体(2)内,所述内螺纹叶片(6)的叶距与外螺纹叶片(11)的叶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2)的中心点、连接管(3)的中心点以及连接杆(8)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套筒本体(2)的直径不大于15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辅助配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套筒式煤矿螺旋钻杆打捞器,包括套筒本体、连接管、内螺纹叶片和连接杆,所述套筒本体内部均匀焊接有内螺纹叶片,所述套筒本体一端焊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三个锁紧螺栓,相邻的两个所述锁紧螺栓之间呈120度夹角,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套筒本体、内螺纹叶片和连接杆,便于装置对脱落钻杆本体的回收,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经济效益,避免原料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龙;徐家勇;宋立勇;刘伟;王伟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