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扩绞型钻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3571发布日期:2020-05-12 17:2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扩绞型钻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杆,特别涉及一种可扩绞型钻杆。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桩基础是建筑中极其重要的结构,桩基础的作用是,插设在土层中,用于将建筑物的全部荷载传至地下较深处承载性能好的土层内,以此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

目前,在构造桩基础的过程中,当土层较软时,为了提高锚固力以及抗拔力,通常会构造带有扩大头的桩体,该桩体在构造时,工作人员首先利用旋喷灌浆管在地面上钻孔,当达到桩体的设计深度时,再朝向杆体内充入高压砂浆,通过高压砂浆的离心力,在孔底处形成一个直径较大的空间,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旋喷灌浆管朝向孔内喷射砂浆,以实现扩大头桩体的制作。

但是,上述工艺在利用高压砂浆制作扩大的空腔时,高压砂浆的离心力是无法控制的,因此其扩大的空腔形状是不规整的,在形成桩体后,扩大头各个部位受到的力无法达到均匀,降低了扩大头部分的锚固和抗拔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扩绞型钻杆,具有提高扩大头规整程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扩绞型钻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顶部开有进浆孔,所述杆体底端的侧壁开有喷浆孔,所述杆体内开有连通喷浆孔和进浆孔的流道,所述杆体内开有滑移孔,述杆体的一端设有抵接盘,所述抵接盘上固定连接有滑移在滑移孔内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抵接盘的端部开有公锁孔,所述杆体的外侧壁开有与公锁孔相通的母锁孔,所述公锁孔和母锁孔内插设有锁销,所述抵接盘和杆体之间设有扩径杆组,所述扩径杆组包括互相铰接的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连杆一远离连杆二的一端铰接于杆体,所述连杆二远离连杆一的一端铰接于抵接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作带有扩大头的桩体时,首先利用钻杆的旋转在地面上钻出一定深度的孔洞,当孔洞的深度达到设计标准后,工作人员拔出锁销,下压杆体,此时抵接盘与杆体之间的间距减小,连杆一和连杆二相铰接的部位向外扩张,当扩张的程度达到扩大头尺寸时,工作人员朝向相通的公锁孔和母锁孔内再次插入锁销,对扩径杆组的扩张程度进行锁定,锁定完成后,再次旋转杆体,杆体带动扩张的扩径杆组旋转,旋转的扩径杆组与高压砂浆共同配合,以此实现对扩大头成型空腔的开挖。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桩孔的制作时,扩径杆组配合于高压砂浆,能够形成形状较为规整的扩大头空腔,以此使得扩大头成型后,其各个部位受到的力达到均匀,提高了扩大头部分的锚固和抗拔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公锁孔沿着连接柱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所述母锁孔与公锁孔成对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公锁孔和母锁孔的配合提高了扩径杆组扩张程度的调节范围,以此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成型多种尺寸的扩大头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杆体朝向抵接盘的一端开有导向柱滑移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和导向孔具有导向作用,提高了扩径杆组在扩张和收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和抵接盘的侧壁竖向开有用于容纳扩径杆组的容纳槽,当连杆一和连杆二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扩径杆组位于容纳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需钻去扩大头空腔时,工作人员将抵接盘与杆体之间的间距调整到最大,此时扩径杆组被拉紧,连杆一和连杆二均位于容纳槽中,以此实现了对扩径杆组的收纳,提高了在不使用扩径杆组时,杆体的整体性。

进一步的,所述扩径杆组沿着杆体的圆周外侧壁等间距分布有至少三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扩径杆组共同配合,能够分担土层对扩径杆组的侧向力,以此使得扩径杆组能够更加流畅地对土层进行扩绞。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由h型槽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h型槽钢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在扩绞的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多来自于土层的侧向力。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远离抵接盘的杆身上竖向刻画有刻度线,所述杆体的顶端开有用于观察刻度线的观察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刻度线判断连接柱的升降情况,以此判断扩径杆组的扩张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径杆组随着杆体旋转的过程中,其侧面设置的刀片能够切入土层,以此降低连杆一和连杆二受到的阻力,提高了扩绞的顺畅程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进行桩孔的制作时,扩径杆组配合于高压砂浆,能够形成形状较为规整的扩大头空腔,以此使得扩大头成型后,其各个部位受到的力达到均匀,提高了扩大头部分的锚固和抗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在扩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杆体;11、滑移孔;12、母锁孔;13、观察口;14、导向孔;15、进浆孔;16、喷浆孔;2、抵接盘;21、连接柱;211、公锁孔;212、刻度线;22、导向柱;3、锁销;4、扩径杆组;41、连杆一;42、连杆二;43、容纳槽;5、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可扩绞型钻杆,参照图1,包括杆体1,杆体1的顶部开有进浆孔15,杆体1底端的侧壁开有喷浆孔16,杆体1内开有连通喷浆孔16和进浆孔15的流道。在杆体1钻孔的过程中,高压砂浆通过进浆孔15进入流道内,最终通过喷浆孔16朝向桩孔的内侧壁喷射。

参照图2,在杆体1的轴心处开有滑移孔11,滑移孔11的一端贯通杆体1的底端,另一端靠近杆体1的顶端。在杆体1的底端设有抵接盘2,抵接盘2的平面与杆体1的端面互相平行,两者的直径相等。在抵接盘2上固定连接有滑移在滑移孔11内的连接柱21。

参照图2,连接柱21远离抵接盘2的端部开有公锁孔211(参照图3),公锁孔211横向贯通连接柱21。杆体1的外侧壁开有与公锁孔211相通的母锁孔12,公锁孔211沿着连接柱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母锁孔12与公锁孔211相对开设。在相通的公锁孔211和母锁孔12内插设有锁销3。

参照图1,在工作过程中,锁销3用于限制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当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需要调整时,工作人员抽出锁销3,此时连接柱21能够在滑移孔11内滑移,当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达到要求时,工作人员再次插入锁销3,以此使得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得到限制。

参照图2,为了便于对连接柱21的移动距离进行观察,在连接柱21远离抵接盘2的杆身上刻画有刻度线212,刻度线212呈竖向设置。在杆体1的顶端开有用于观察刻度线212的观察口13,工作人员在调整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时,能够通过刻度线212确定抵接盘2的移动量。

参照图2,在调整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时,为了提高抵接盘2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抵接盘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柱22,导向柱22沿着抵接盘2的边沿等间距分布有至少三个,杆体1朝向抵接盘2的一端开有导向柱22滑移的导向孔14。

参照图1,在抵接盘2和杆体1之间设有扩径杆组4,扩径杆组4沿着杆体1的圆周外侧壁等间距分布有至少三组。扩径杆组4包括互相铰接的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由h型槽钢制成。

参照图1,在杆体1和抵接盘2的侧壁竖向开有用于容纳扩径杆组4的容纳槽43,容纳槽43相对两侧壁的端部分别开有安装槽,两侧相对的安装槽之间设有销轴,销轴的两端通过填焊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槽内。

参照图2,连杆一41远离连杆二4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杆体1上的销轴,连杆二42远离连杆一4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抵接盘2上的销轴。当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扩径杆组4位于容纳槽43中。

参照图1,在钻孔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调整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利用抵接盘2拉紧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使得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位于容纳槽43中。接着工作人员利用本实用新型朝向地面钻孔,当孔的深度达到要求时,工作人员停止旋转本实用新型并拔出锁销3,然后下压杆体1,此时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变小,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相铰接的部位向外扩张。

参照图1,工作人员根据刻度线212判断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的扩张程度,当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的扩张程度达到要求时,工作人员再次插入锁销3,此时再次旋转本实用新型,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扩张的部位对土体进行扩绞,与杆体1喷出的高压砂浆共同配合,形成桩体的扩大头部位。

参照图1,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刀片5。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在旋转过程中,其侧面设置的刀片5能够切入土层,以此降低连杆一41和连杆二42受到的阻力,提高了扩绞的顺畅程度。

具体实施过程:

1、调整抵接盘2与杆体1之间的间距,使得扩径杆组4位于容纳槽43中;

2、利用旋转的杆体1朝向地面钻孔,当孔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工作内人员拔出缩小,并下压杆体1,此时杆体1与抵接盘2之间的间距减小,扩径杆组4向外扩张,当扩张程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工作人员再次插入锁销3,对杆体1与抵接盘2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制;

3、再次旋转杆体1,利用杆体1带动扩张的扩径杆组4旋转,扩径杆组4在旋转的过程中,实现对孔底部的扩绞,形成用于形成扩大头的空腔;

4、扩大头的空腔制作完成后,再次拔出锁销3,并上移杆体1,在上移过程中,扩径杆组4在土层的挤压力使得扩径杆组4进入容纳槽43中,此时再次插入锁销3并抽出杆体1和抵接盘2,以此形成带有扩大头的桩孔。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