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0800发布日期:2020-07-10 15:4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



背景技术:

连续管钻井(coiledtubingdrilling简称ctd)是一种采用连续管完成钻井的技术。它的发展和应用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是一项新技术。连续管钻井与常规钻井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钻井省去了沿用多年的井架,钻井的地面设备少、占地面积小,设备搬迁安装方便、快捷、灵活,特别适合条件受限制的地面或海上平台作业,可降低井场的占地和搬迁费用;在钻进过程中不需要连接钻杆,可实现钻井液的连续循环,摆脱了过去转盘钻井常规的起下钻,提高了钻井起下钻的速度和安全性,并大大缩短了钻井周期;连续管钻井特别适用于小井眼钻井、老井的开窗侧钻、老井加深,由于小井眼使用的钻井液液量少,可减少钻井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连续管是一体式的钻杆,没有接头,有利于欠平衡压力钻井的进行;连续管内设置电缆后,更为井下闭环钻井创造了条件。

连续管内穿过的铠装电缆在井下随钻仪器中互联接口问题,钻井时连续管内要通过高速泥浆将岩石碎屑带到地面过滤,铠装电缆安装在高速流动的泥浆中环境恶劣,受泥浆冲刷铠装电缆在随机晃动,给仪器可靠性造成很大安全隐患,传统螺纹安装待螺纹拧紧后,铠装电缆始终有一小段富余,加剧了随机晃动,所以本申请对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筒、铠装电缆、尾锥、夹持爪、防转键、螺钉、堵头、联接筒、密封塞组件、定位卡扣、下外筒、插座座体、五芯旋转插座、挡圈、o型圈、螺丝;

所述上外筒为回转体造型,所述上外筒的中间开设有贯通的过泥浆通道,所述上外筒与下外筒进行连接,所述上外筒通过螺纹与下外筒进行连接,所述上外筒与下外筒形成的腔体分别安装有铠装电缆、联接筒,所述铠装电缆与联接筒连接,所述铠装电缆的外侧安装有尾锥,所述铠装电缆通过旋拧尾锥挤压夹持爪进行锁紧固定,

所述尾锥外侧为锥形结构,所述尾锥右侧开设有螺纹密封接口,所述尾椎的内部开设有一个锥形面与夹持爪锥面配合,旋拧尾锥将夹持爪铠装电缆进行固定,所述联接筒与插座座体连接,所述联接筒通过螺纹与插座座体连接,所述联接筒圆周方向有3个翼型扶正块,联接筒左侧开设有螺纹和o型圈安装槽,所述o型圈安装槽安装有o型圈,所述o型安装槽内部分别开设有夹持爪固定孔,所述夹持爪固定孔安装有夹持抓,所述夹持爪固定孔右侧开设有防转键安装孔,所述防转键安装孔安装有防转键,所述夹持爪内孔贯通,所述夹持爪的左侧外表面为圆锥面,所述联接筒外侧开设有堵头接口,所述堵头接口与堵头进行对接,所述插座座体左侧加工有五个密封塞安装孔,所述密封塞安装孔安装有密封塞组件,所述插座座体的中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固定有定位卡扣,插座座体右侧加工有五芯旋转插座的安装接口,所述五芯旋转插座的安装接口安装有挡圈;

所述定位卡扣由两个半环构成,两个所述半环通过四个螺钉进行连接,两个所述半环的中间开设有带防转面的通孔,两个所述半环的侧壁上开设有泥浆过流通道,两个所述半环的一侧端面有矩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上外筒与下外筒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在上外筒与下外筒形成的腔体内安装了铠装电缆与联接筒,通过旋拧尾锥挤压夹持爪将铠装电缆进行锁紧固定,不仅有效得解决了连续管内穿过的铠装电缆在井下随钻仪器中互联接口问题,而且还降低了对仪器的可靠性造成的安全隐患,减小了铠装电缆的随机晃动;

本实用新型利用定位卡扣式安装使铠装电缆一直处于拉直状态,消除了电缆富余乱晃的弊病,通过旋拧锥套来驱动夹持爪夹紧铠装电缆,抱紧力大,拆卸方便,完美克服了铠装电缆需要铆接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的内部组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的内部组件爆炸图。

如图,1-上外筒、2-铠装电缆、3-尾锥、4-夹持爪、5-防转键、6-螺钉、7-堵头、8-联接筒、9-密封塞组件、10-定位卡扣、11-下外筒、12-插座座体、13-五芯旋转插座、14挡圈、15-o型圈、1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泥浆铠装电缆密封装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筒1、铠装电缆2、尾锥3、夹持爪4、防转键5、螺钉6、堵头7、联接筒8、密封塞组件9、定位卡扣10、下外筒11、插座座体12、五芯旋转插座13、挡圈14、o型圈15、螺丝16;

上外筒1为回转体造型,上外筒1的中间开设有贯通的过泥浆通道,上外筒1与下外筒11进行连接,上外筒1通过螺纹与下外筒11进行连接,上外筒1与下外筒11形成的腔体分别安装有铠装电缆2、联接筒8,铠装电缆2与联接筒8连接,铠装电缆2的外侧安装有尾锥3,铠装电缆2通过旋拧尾锥3挤压夹持爪4进行锁紧固定;

尾锥3外侧为锥形结构,尾锥3右侧开设有螺纹密封接口,尾椎3的内部开设有一个锥形面与夹持爪4的锥面配合,旋拧尾锥3将夹持爪4和铠装电缆2进行固定,联接筒8与插座座体12连接,联接筒8通过螺纹与插座座体12连接,联接筒8圆周方向有3个翼型扶正块,联接筒8左侧开设有螺纹和o型圈安装槽,o型圈安装槽安装有o型圈15,o型安装槽内部分别开设有夹持爪固定孔,夹持爪固定孔安装有夹持爪4,夹持爪固定孔右侧开设有防转键安装孔,防转键安装孔安装有防转键5,夹持爪4的内孔贯通,夹持爪4的左侧外表面为圆锥面,联接筒8外侧开设有堵头接口,堵头接口与堵头7进行对接,插座座体12左侧加工有五个密封塞安装孔,密封塞安装孔安装有密封塞组件9,插座座体12的中间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固定有定位卡扣10,插座座体12右侧加工有五芯旋转插座13的安装接口,五芯旋转插座13的安装接口安装有挡圈14;

定位卡扣10由两个半环构成,两个半环通过四个螺钉16进行连接,两个半环的中间开设有带防转面的通孔,两个半环的侧壁上开设有泥浆过流通道,两个半环的一侧端面有矩形凸台。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取o型圈15涂抹长城7501高温润滑脂后装入尾锥3的安装槽内,将铠装电缆2穿过尾锥3中心孔,穿过夹持爪4中心孔,在距离铠装电缆2端面180mm处用切割片切断双层铠装钢丝,不得伤到绝缘层,在绝缘层外圈套入o型圈15,距离铠装电缆2端面剥开40mm长度,不得伤到绝缘层,用剥线钳剥开5mm长度,取密封塞组件9的胶套套在对应缆芯上,用高温无铅焊锡将剥好的缆芯焊在密封塞插孔内待用。取o型圈15涂抹润滑后装入联接筒8的安装槽内待用。取密封塞9的插针用高温焊锡焊接连接线并套好热缩管,将导线穿过插座座体12的过线孔,涂抹润滑脂后用套筒扳手逐一拧紧,将导线另一端与五芯旋转插座15)焊好并套热缩管,将五芯旋转插座15装入插座座体12的安装孔内,用挡圈14卡住,取o型圈15装入插座座体12的安装槽内。将焊好的插孔的缆芯穿过联接筒8的中心孔,与密封塞组件9的插针对接并套牢胶套。用活动扳手拧紧联接筒8和插座座体12,并用螺钉6限位,将夹持爪4装在联接筒8左端的安装孔内并用防转键5限位,用活动扳手拧紧尾锥3和联接筒8,取装满润滑脂的黄油枪,将软管接头与联接筒8侧面的注入孔对接,手动向联接筒8内部注入高温润滑脂直到注满,卸下黄油枪注入管,将o型圈15套在堵头7上,用一字螺丝刀拧在联接筒8注入孔内,完成过泥浆铠装电缆装卡结构内部组件的组装。

将内部组件穿过上外筒1,取定位卡扣10的两个半环分别卡在插座座体12的安装槽内,其中位卡扣10的两个突起与上外筒1的缺口对正并卡入,用内六角扳手将螺钉6拧紧在定位卡扣10上,取下外筒11拧在上外筒1上并用液压钳上紧,装配完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电控机构、3除尘箱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