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02080发布日期:2020-06-23 19:26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新建沉管隧道管节接头一般采用外置gina止水带,内装omega止水带两道防水措施,omega止水带一般作为二道防线,且在omega发生破损时,如果gina止水带状况良好,可随时更换omega止水带,保证管节接头止水的可靠性,但当外置gina止水带出现较大破损时,由于内置omega止水带起到主要的防水作用,无法更换,目前国内外尚无修复先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内置式防水接头的两道防水结构设置,实现隧道接头位置的止水以及隧道接头位置既有止水结构失效后的修复。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设置在隧道接头位置,包括uhpc牛腿、牛腿端面钢结构、弹性充填体、可充填式气囊、内置omega止水带;在所述隧道接头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uhpc牛腿,在所述uhpc牛腿的相对侧端面分别设置有所述牛腿端面钢结构,两侧的所述牛腿端面钢结构的相对侧端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可充填式气囊,所述弹性充填体可被填充于至少一个所述可充填式气囊内,所述内置omega止水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牛腿端面钢结构上且其位于所述可充填式气囊沿隧道的纵断面方向的内侧。

所述弹性充填体填充于一个所述可充填式气囊内,使所述可充填式气囊在所述弹性充填体的作用下膨胀扩张并顶紧于另一侧的可充填式气囊上。

所述uhpc牛腿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与预埋式注浆管,实现其与隧道主体结构之间的止水。

所述uhpc牛腿与隧道主体结构之间通过植筋相连接固定。

两侧的所述牛腿端面钢结构的内侧端面设置呈楔形夹缝状结构。

一种涉及上述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应用于隧道接头处既有止水结构失效后的止水修复中;将所述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中的可充填式气囊和弹性充填体所构成的类gina止水带作为一道防水;将所述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中的内置omega止水带作为二道防水。

当被填充于一侧所述可充填式气囊内的所述弹性充填体失效时,对另一侧的可充填式气囊进行充气,作为修复所述内置omega止水带的临时止水措施。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在不影响隧道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原有建筑的空余限界完成隧道接头既有止水结构失效后的修复,所占空间极小,应用面广;两道防水所提供的止水效果好,可完全避免隧道接头位置的渗水、漏水;防水接头结构简单合理且可修复性强,便于后期维护,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13分别表示为:隧道管节1、隧道管节2、既有omega止水带3、既有gina橡胶止水带4、端钢壳5、uhpc牛腿6、牛腿端面钢结构7、可充填式气囊8、弹性充填体9、内置omega止水带10、植筋11、遇水膨胀止水胶12、预埋式注浆管13。

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设置在隧道接头位置。如图1所示,隧道整体结构由若干管节拼接而成,图1所示的隧道接头位置为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的相接位置。如图1所示,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相连接固定构成整体,从而保证隧道整体结构的受力及稳定。在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的接头接缝位置设置有由既有omega止水带3和既有gina橡胶止水带4这两道防水组合构成的止水结构,避免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的接头位置渗水、漏水。其中,既有gina橡胶止水带4位于沿隧道纵断面方向既有omega止水带3的外侧,且既有gina橡胶止水带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端钢壳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上的uhpc牛腿6,两个uhpc牛腿6分别通过植筋11与对应的隧道管节1和隧道关节2相连接固定,实现uhpc牛腿6的承受水平荷载的功能,保证其结构牢固。在两个uhpc牛腿6的相对侧端面分别设置有牛腿端面钢结构7,牛腿端面钢结构7的形状、大小与uhpc牛腿6的相对侧端面的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两者之间相连接固定。uhpc牛腿6和牛腿端面钢结构7作为防水接头的构件主体,从而减少构件的厚度,以在不影响隧道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原有建筑的空余限界完成安装施工。

如图1所示,两侧的uhpc牛腿6与对应的隧道管节1或隧道管节2之间分别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12、预埋式注浆管13,以实现uhpc牛腿6与隧道管节1或隧道管节2主体结构连接部位的止水。

如图1所示,在两个牛腿端面钢结构7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可充填式气囊8,可充填式气囊8的充填口可伸出于牛腿端面钢结构7布置,从而方便地供技术人员通过填充口向可充填式气囊8内充气或充填弹性充填体9。如图1所示,在一侧(即图1中的左侧)的可填充式气囊9内充填有弹性充填体9,随着弹性充填体9的充填,可充填式气囊8逐渐扩张直至其顶紧在另一侧(即图1中的右侧)的可充填式气囊8上,从而形成类gina止水带的一道防水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个牛腿端面钢结构7的相对侧端面呈楔形夹缝状构造,实现在可充填式气囊8和弹性充填体9所构成的类gina止水带在水压力作用下的挤紧效果,进而提高这一道防水的止水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两个牛腿端面钢结构7之间还设置有内置omega止水带10,该内置omega止水带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牛腿端面钢结构7上。沿隧道管节纵断面方向,内置omega止水带10位于可充填式气囊8和弹性充填体9所构成的类gina止水带的内侧构成第二道防水,进一步保证止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式组合式防水接头的各构件均绕隧道管节的横断面成环,以实现隧道管节接头的完全止水。

本实施例中的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式组合式防水接头的应用方法指的是,将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应用于隧道接头处既有止水结构失效后的止水修复中,即如图1所示,当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的既有omega止水带3和既有gina橡胶止水带4无法实现止水功能时,需要对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进行止水功能的修复,即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式组合式防水接头。

具体而言,将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如上述安装结构施工安装到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之间的接头位置。此时,可充填式气囊8和弹性充填体9所构成的类gina止水带作为一道防水;同时,将内置omega止水带10作为二道防水。这样一来,可在既有omega止水带3和既有gina橡胶止水带4全部损坏的情况下,由这两道防水在隧道管节接头位置共同实现止水功能,保证止水效果。

当位于一侧的可充填式气囊8内的弹性充填体9失效时,通过对另一侧的可充填式气囊8进行充气,作为修复内置omega止水带10的临时止水措施。即,当隧道管节1和隧道管节2在安装了本实施例中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一段时间后发生渗水、漏水,则说明弹性充填体9和内置omega止水带10均已失效,此时,对完整的另一侧的可充填式气囊8进行充气便可实现快速地临时止水,而之后技术人员便可在临时止水已起效的情况下,对内置omega止水带10进行更换,从而保证隧道管节接头位置的止水效果。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