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砂结构的滑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9835发布日期:2022-05-07 1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防砂结构的滑套,包括:外壳(110),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的防砂通道(111)和导流孔(112),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所述防砂通道之下;同心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内筒(120)和第二内筒(130),且所述第一内筒处于所述第二内筒之下;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筒的主体与所述导流孔相对并封堵所述导流孔,所述第二内筒的主体与所述防砂通道相对并封堵所述防砂通道,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筒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下移动至所述导流孔与所述第一内筒错开,使得滑套内外空间通过所述导流孔而导通,在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内筒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下移动至所述防砂通道与所述第二内筒错开,使得滑套内外空间通过所述防砂通道而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内筒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下移动至在与所述防砂通道错开的同时与所述导流孔相对并封堵所述导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外筒通过第一剪切销钉(140)而固定,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开关槽(121),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套开启工具能够与所述第一开关槽适配而形成卡挂,从而憋压剪断所述第一剪切销钉以打开所述导流孔。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内筒与所述外筒通过第二剪切销钉(150)而固定,在所述第二内筒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开关槽(131),在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滑套开启工具能够与所述第二开关槽适配而形成卡挂,从而憋压剪断所述第二剪切销钉以打开所述防砂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构造成包括第一外筒(113)和与所述第一外筒固定连接的第二外筒(114),所述导流孔构造于所述第一外筒上,所述防砂通道构造于所述第二外筒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内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在第一状态下,位于所述防砂通道之下的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外筒相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的上端插入到所述第二外筒的下端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和所述防砂通道的轴向间距设置成大于所述第二内筒的轴向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接头(101),所述下接头的上端插入到所述外壳内,在所述第一内筒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下移动时,所述下接头的上端限制所述第一内筒的移动范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接头(102),所述上接头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第二外筒内,所述上接头构造有朝向下方的第一台阶面,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内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对并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防砂结构的滑套,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的防砂通道和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所述防砂通道之下;同心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且所述第一内筒处于所述第二内筒之下;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筒的主体与所述导流孔相对并封堵所述导流孔,所述第二内筒的主体与所述防砂通道相对并封堵所述防砂通道,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筒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下移动至所述导流孔与所述第一内筒错开,使得滑套内外空间通过所述导流孔而导通,在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内筒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下移动至所述防砂通道与所述第二内筒错开,使得滑套内外空间通过所述防砂通道而导通。而导通。而导通。


技术研发人员:胡丹 陈晨 刘涛 周怡君 李腾飞 侯治民 潘健 钱江 滕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2/5/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