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620发布日期:2020-12-15 08:3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通风是指将新鲜空气输入矿井下,增加氧气浓度,以稀释并排除矿井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冲淡井下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使井下风流沿指定路线流动分配,就必须在某些巷道内建筑引导控制风流的构筑物即通风设施,它分为引导风流和隔断风流的设施。新建大型矿井通风系统以对角式、分区式为主,改扩建的生产矿井以混合式为主。

对矿井下输送外界自然空气,可达到通风降温效果,很多矿井深度较深,外界空气进入井下时需经过很长的管道,空气在其中流动压力不足,需要在管道中间增装风机提高风压。

但现有的管道增装风机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一旦增装的风机损坏,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增压作用,且停止运行的风机会阻挡空气的流通,导致通风效果极大削弱,在维修期间,对井下通风影响极大;

2、增装的风机一般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直接安装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在维修拆装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管道增装风机一旦损坏会导致井下通风极大地收到阻碍影响,且增装的风机维修时拆装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出风管和进风管,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的一端分别连接有风机管的两端,所述风机管内安装有叶轮、支座和电机,其中:

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关于风机管的两侧对称分布,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主通管两端的外壁连接,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与主通管之间的夹角均小于15°,所述主通管靠近进风管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主通管靠近出风管的一端通过调节管连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远离调节管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主通管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倒“7”字行的凸起,所述支架的一侧连接有背架,所述背架靠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结构和所述凸起的结构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优选方案,所述叶轮的一侧与电机连接,电机安装于支座一侧,支座四周与风机管的内壁通过螺丝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优选方案,所述风机管与出风管和风机管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出风管、风机管与主通管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管与转接头和主通管均通过螺丝连接,且调节管的侧壁为波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转接头的一侧固定连接,且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撑环的中间,支撑环套设于主通管一端的外壁上,所述螺杆上套设有2个锁紧螺母,且2个锁紧螺母分别位于支撑环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中间开设有圆孔,且主通管穿设于该圆孔中,并且支架与主通管之间通过卡接固定,所述支架共设置有两个,且2个支架关于主通管两端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出风管、风机管、进风管和主通管相配合的结构设计,能够形成两条空气通路,既能够发挥增压效果,且即使叶轮、支座和电机损坏停运,主通管亦能够保持空气的流通,提高了矿井下通风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座和背架相配合的结构,将背架作为先装的固定构件,而其它所有部件均可通过支座卡设于背架上,在需要维修拆装时,只需将支座从背架上取下或者扣合于背架上即可,此卡合连接结构,在保证了连接强度的同时,省去了旋拧螺栓,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和背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风管,2、风机管,3、叶轮,4、支座,5、电机,6、进风管,7、支架,8、进风口,9、主通管,10、背架,11、转接头,12、螺杆,13、锁紧螺母,14、支撑环,15、出风口,16、调节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下用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出风管1和进风管6,所述出风管1和进风管6的一端分别连接有风机管2的两端,所述风机管2内安装有叶轮3、支座4和电机5,其中:

所述出风管1和进风管6关于风机管2的两侧对称分布,该结构使得风机管2两侧进出风均匀,所述出风管1和进风管6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主通管9两端的外壁连接,该结构使得主通管9内的空气能够流通至进风管6,而出风管1内的空气也能够流通至主通管9,所述出风管1和进风管6与主通管9之间的夹角均小于15°,该结构使得出风管1排出空气不会回流,而进风管6不会倒吸,所述主通管9靠近进风管6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8,进风口8可进入空气,所述主通管9靠近出风管1的一端通过调节管16连接有转接头11,所述转接头11远离调节管16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15,此处可排出空气,该进风管6、出风管1、风机管2和主通管9相配合的结构,形成了两条空气通路,叶轮3、支座4和电机5既能够在进风管6、出风管1和风机管2内发挥增压效果,且即使叶轮3、支座4和电机5损坏停运,主通管9亦能够保持空气的流通,提高了矿井下通风的稳定性;

所述主通管9上设置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一侧设置有倒“7”字行的凸起,所述支架7的一侧连接有背架10,背架10可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墙体上,所述背架10靠近支架7的一侧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结构和所述凸起的结构相匹配,此处背架10作为预先安装的固定构件,而其它所有部件均可通过支座4卡设于背架10上,在需要维修拆装时,只需将支座4从背架10上取下或者扣合于背架10上即可,此卡合连接结构,在保证了连接强度的同时,省去了旋拧螺栓,更加方便。

具体的,叶轮3的一侧与电机5连接,电机5安装于支座4一侧,支座4四周与风机管2的内壁通过螺丝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叶轮3由电机5带动运行,能够对空气流通起到增压作用。

具体的,风机管2与出风管1和风机管2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出风管1、风机管2与主通管9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拆装,而该一体结构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固,此处可通过焊接形成一体,也可通过生成时一体成型。

具体的,调节管16与转接头11和主通管9均通过螺丝连接,且调节管16的侧壁为波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出螺丝连接的方式便于组装,而该波形结构使得调节管16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从而能够在与硬质通风管道连接,进行伸缩调节补偿,更便于安装。

具体的,调节管1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螺杆12,螺杆12的一端与转接头1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螺杆12的另一端穿过支撑环14的中间,支撑环14套设于主通管9一端的外壁上,螺杆12上套设有2个锁紧螺母13,且2个锁紧螺母13分别位于支撑环14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螺杆12与转接头11可通过焊接或者螺丝连接固定,且螺杆12与支撑环14滑动连接,支撑环14与主通管9焊接,而2个锁紧螺母13与螺杆12为螺纹连接,该结构能够对调节管16的伸缩进行限制和定位,使得调节管16在伸缩调节后保持稳定。

具体的,支架7的中间开设有圆孔,且主通管9穿设于该圆孔中,并且支架7与主通管9之间通过卡接固定,支架7共设置有两个,且2个支架7关于主通管9两端对称分布。

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架7与主通管9的卡接,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而支架7的分布方式,使得主通管9受力更加均匀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装置的出风管1、风机管2和进风管6连接为一个通路,主通管9为一个独立的通路,且出风管1和进风管6与主通管9两端连接的夹角小于15°,使得出风管1排出空气不会回流,进风管6吸入空气不会倒吸,当电机5运行时,叶轮3的旋转能够带动空气从主通管9一端进入进风管6,然后从出风管1流动至主通管9另一端,通过叶轮3的推动,对空气流通起到增压效果,而当叶轮3损坏停运时,主通管9作为一个独立的通路,也能够保证空气的流通,从而让矿井下的通风降温更加稳定,这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