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施工清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8433发布日期:2021-01-12 07:4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基施工清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基施工清孔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施工,是指对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桩基由桩和桩承台组成。桩基的施工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其中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在桩孔的钻进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钻渣,在终孔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孔底清理,避免隔时过长以致泥浆沉淀,引起钻孔坍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桩基施工方式,需要在地面挖出泥浆池和沉淀池,用于对制备泥浆和沉淀钻渣,利用泥浆对桩孔内进行清孔,而桩基施工清孔完成后又需要对泥浆池和沉淀池进行回填,这种施工方式的工作量较大,施工后的清理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桩基施工清孔装置,具有使用施工工程量减少、施工后方便清理现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施工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循环箱,所述泥浆循环箱的内部包括泥浆池和沉淀池,所述泥浆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隔断凸起,所述泥浆循环箱的顶部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入口与第一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的底部插入泥浆池,所述泥浆泵的出口与泥浆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泥浆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注浆排浆筒后侧壁的注浆口连接固定,所述注浆排浆筒的底部与钢护筒的顶部配合进行插入连接,所述钢护筒插入桩孔的内部,所述注浆排浆筒的注浆口另一端与第二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底部直插入桩孔的底部,所述注浆排浆筒的右侧壁贯通开有泥浆排出口,所述泥浆排出口与第三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软管的另一端插入沉淀池中,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壁螺接有滤板支架,所述滤板支架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贯通有滤板插槽,且滤板插槽内插接有滤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入口与供水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出口与注水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注水管道插入泥浆池中,所述泥浆池的内侧壁还螺接有液位感应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螺接有控制箱。

优选的,所述注浆排浆筒的顶部、泥浆循环箱的顶部均焊接有吊耳。

优选的,所述注浆排浆筒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贯通有固定销插孔。

优选的,所述注浆排浆筒的的底部设有台阶式插入槽,台阶式插入槽的内径与钢护筒的顶部外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滤板的前后长度与泥浆循环箱的内前壁和内后壁之间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泥浆池的左侧壁和沉淀池的右侧壁分别贯通并焊接有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一排出口的左端和第二排出口的右端分别与三通排出阀门的左右两侧的入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设有泥浆循环箱,泥浆循环箱的内部包括泥浆池和沉淀池,泥浆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隔断凸起,将泥浆循环箱通过吊具与吊耳配合吊运到桩基施工地点,通过控制箱中的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打开,通过供水管道向泥浆池中加水,配合制备材料制备泥浆,当泥浆的液面达到液位感应器的高度后,电磁阀关闭,即可完成泥浆的制备,通过泥浆池与沉淀池可进行泥浆的制备和钻渣的沉淀,本装置可重复多次使用,进行桩基施工时无需在地面开挖泥浆池和沉淀池,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本装置还设有注浆排浆筒,钢护筒打入地面后将注浆排浆筒底部的台阶式插入槽内壁与钢护筒的顶部外壁对准连接,通过固定销插入加固板上的固定销插孔使注浆排浆筒与地面固定,泥浆泵将泥浆池中的泥浆泵出,并经过泥浆输送管输送进注浆排浆筒,从而输送至钢护筒内进行排渣工作,钢护筒内的钻渣和泥浆从泥浆排出口排出,并经过第三软管排入沉淀池,泥浆中裹带的钻渣沉淀在沉淀池中,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方式,通过注浆排浆筒和泥浆循环箱配合,不用对钻孔中溢出的泥浆进行引流,泥浆直接从注浆排浆筒排入泥浆循环箱,不会出现泥浆大面积溢流的情况,减少了施工后的现场清理难度。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中:100泥浆循环箱、110泥浆池、111第一排出口、120沉淀池、121第二排出口、130隔断凸起、140三通排出阀、200安装板、300泥浆泵、410第一软管、420泥浆输送管、430第二软管、440第三软管、500注浆排浆筒、510泥浆排出口、520加固板、600钢护筒、700滤板支架、710滤板、800电磁阀、810供水管道、820注水管道、900控制箱、910液位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施工清孔装置,包括泥浆循环箱100,所述泥浆循环箱100的内部包括泥浆池110和沉淀池120,所述泥浆池110与沉淀池120之间设有隔断凸起130,所述泥浆循环箱100的顶部螺接有安装板200,所述安装板200的顶部安装有泥浆泵300,所述泥浆泵300的入口与第一软管4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410的底部插入泥浆池110,所述泥浆泵300的出口与泥浆输送管420固定连接,所述泥浆输送管420的另一端与注浆排浆筒500后侧壁的注浆口连接固定,所述注浆排浆筒500的底部与钢护筒600的顶部配合进行插入连接,所述钢护筒600插入桩孔的内部,所述注浆排浆筒500的注浆口另一端与第二软管4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软管430的底部直插入桩孔的底部,所述注浆排浆筒500的右侧壁贯通开有泥浆排出口510,所述泥浆排出口510与第三软管4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软管440的另一端插入沉淀池120中,所述安装板200的左侧壁螺接有滤板支架700,所述滤板支架700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贯通有滤板插槽,且滤板插槽内插接有滤板710,所述安装板200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阀800,所述电磁阀800的入口与供水管道810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800的出口与注水管道820固定连接,所述注水管道820插入泥浆池110中,所述泥浆池110的内侧壁还螺接有液位感应器910,所述安装板200的顶部螺接有控制箱900。

本实施例中:液位感应器910采用mtr-100mm型号。

本实施方案中:

泥浆循环箱100的内部包括泥浆池110和沉淀池120,泥浆池110与沉淀池120之间设有隔断凸起130,隔断凸起130用于泥浆池110与沉淀池120之间的隔断,当沉淀池10中的泥浆达到隔断凸起130的高度时,会经过隔断凸起130上方流入泥浆池110,泥浆循环箱100的顶部螺接有安装板200,安装板200的顶部安装有泥浆泵300,泥浆泵300用于将泥浆从泥浆池110中泵出,作为整个清孔过程的动力装置,泥浆泵300的入口与第一软管410固定连接,第一软管410的底部插入泥浆池110,泥浆泵300的出口与泥浆输送管420固定连接,泥浆输送管420的另一端与注浆排浆筒500后侧壁的注浆口连接固定,注浆排浆筒500的底部与钢护筒600的顶部配合进行插入连接,钢护筒600插入桩孔的内部,注浆排浆筒500的注浆口另一端与第二软管430固定连接,第二软管430的底部直插入桩孔的底部,注浆排浆筒500的右侧壁贯通开有泥浆排出口510,泥浆排出口510与第三软管440固定连接,第三软管440的另一端插入沉淀池120中,桩孔中的泥浆可从注浆排浆筒500的泥浆排出口510直接排出至沉淀池120,用于防止泥浆大量溢出,减少施工后的清理工作,安装板200的左侧壁螺接有滤板支架700,滤板支架700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贯通有滤板插槽,且滤板插槽内插接有滤板710,滤板710的外框内安装有滤网,用于防止细小的钻渣进入泥浆池110,安装板200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阀800,电磁阀800的入口与供水管道810固定连接,电磁阀800的出口与注水管道820固定连接,注水管道820插入泥浆池110中,电磁阀800打开使,供水管道810经过电磁阀800和注水管道820向泥浆池110中加水,泥浆池110的内侧壁还螺接有液位感应器910,安装板200的顶部螺接有控制箱900,当泥浆液面低于液位感应器910的高度时,控制箱900控制电磁阀800打开继续向泥浆池110内注水至泥浆液面达到液位感应器910的高度,以弥补泥浆的损耗。

具体的,注浆排浆筒500的顶部、泥浆循环箱100的顶部均焊接有吊耳,吊耳用于与吊具配合对注浆排浆筒500和泥浆循环箱100进行吊装。

具体的,注浆排浆筒500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加固板520,加固板520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贯通有固定销插孔,通过固定销插入加固板520上的固定销插孔使注浆排浆筒500与地面固定。

具体的,注浆排浆筒500的的底部设有台阶式插入槽,台阶式插入槽的内径与钢护筒600的顶部外径相同,通过台阶式插入槽与钢护筒600的顶部外壁对准,进行插入动作,即可将注浆排浆筒500与钢护筒600连接。

具体的,滤板710的前后长度与泥浆循环箱100的内前壁和内后壁之间的间距相等,使滤板710能够尽可能阻隔沉淀池120溢出的细小的钻渣。

具体的,泥浆池110的左侧壁和沉淀池120的右侧壁分别贯通并焊接有第一排出口111和第二排出口121,第一排出口111的左端和第二排出口121的右端分别与三通排出阀门140的左右两侧的入口连接,泥浆池110和沉淀池120中的泥浆通过第一排出口111和第二排出口121,经三通排出阀门140排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钢护筒600打入地面后将注浆排浆筒500底部的台阶式插入槽内壁与钢护筒600的顶部外壁对准连接,通过固定销插入加固板520上的固定销插孔使注浆排浆筒500与地面固定,将泥浆循环箱100通过吊具与吊耳配合吊运到桩基施工地点,通过控制箱900中的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800打开,通过供水管道810向泥浆池110中加水,配合制备材料制备泥浆,当泥浆的液面达到液位感应器910的高度后,电磁阀800关闭,完成泥浆的制备,通过泥浆输送管420对注浆排浆筒500的注浆口和泥浆泵300的出口进行连接,即可开始钻孔工作,钻孔过程中,泥浆泵300将泥浆池310中的泥浆泵出,并经过泥浆输送管420输送进注浆排浆筒500,从而输送至钢护筒600内进行排渣工作,钢护筒600内的钻渣和泥浆从泥浆排出口510排出,并经过第三软管440排入沉淀池120,泥浆中裹带的钻渣沉淀在沉淀池120中,沉淀池120中的泥浆积满后经隔断凸起流入泥浆池110,其间通过滤板710对细小的钻渣进行过滤,防止钻渣进入泥浆池110,随着钻孔的深入和泥浆的损耗,当泥浆液面低于液位感应器910的高度时,控制箱900控制电磁阀800打开继续向泥浆池110内注水至泥浆液面达到液位感应器910的高度,钻孔完毕后,使用第二软管430与注浆排浆筒500的注浆口进行连接,第二软管430的底部应深入桩孔的底部,继续使用泥浆泵300进行前述工作,泥浆经第二软管430的底部排出,利用压力使桩孔底部的钻渣逐渐随泥浆排至沉淀池120,达到清孔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