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1045发布日期:2021-03-12 11:0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在隧道施工支护过程中,常会用到钢筋作为支护方式,当对钢筋进行搭设焊接的时候需要使用卡具进行卡住,防止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钢筋卡具装置,但是这些钢筋卡具装置普遍存在着,结构比较固定,不具备灵活性,无法根据现场施工具体情况进行调设,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包括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卡件的上方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卡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一连接杆外侧的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一侧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一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通过第三螺杆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结构与第二连接杆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内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杆的结构一致,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卡件的结构与第一卡件的结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杆依次贯穿第三螺孔和第二螺孔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母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螺杆依次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三螺杆与第二螺母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卡件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推动第一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使两侧连接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与所需夹持的钢筋间距对齐,然后通过第二螺杆和第一螺母,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紧固连接,有利于解决不同间距钢筋之间的夹持问题。

2、通过连接件,将连接件外侧的第二螺母拧松,通过活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改变两者之间的连接角度,有利于解决隧道内不同弧度的钢筋连接问题,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中第一卡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中连接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第一卡件;11、第一螺杆;12、第一螺孔;2、第一连接杆;21、第二螺孔;3、第二连接杆;31、第三螺孔;32、第二螺杆;33、凹槽;34、第一螺母;4、连接件;41、第一连接块;42、第一通孔;43、第三螺杆;44、第二螺母;45、第二通孔;46、第二连接块;5、第三连接杆;6、第四连接杆;7、第二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包括第一卡件1,第一卡件1的上方开设有第一螺孔12,第一螺孔12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杆11,第一卡件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21,第一连接杆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外侧的凹槽33,第二连接杆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31,第三螺孔31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杆32,第二螺杆32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螺母34。

在图4中:第二连接杆3的一侧连接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二连接杆3一侧的第二连接块46,第二连接块46的内部开设有一组第二通孔45,第二通孔45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螺杆43,第三螺杆43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螺母44,第二连接块46的一侧通过第三螺杆43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1,第一连接块41的内部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42,工作人员将第二螺母44拧松,然后活动第二连接杆3和第三连接杆5,改变第二连接块46和第一连接块41之间的连接角度,然后拧紧第二螺母44。

在图1中:连接件4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5的结构与第二连接杆3的结构一致,第三连接杆5的内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6,第四连接杆6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杆2的结构一致,第四连接杆6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卡件7,第二卡件7的结构与第一卡件1的结构一致,分别将两根不同间距的钢筋放置在第二卡件7和第一卡件1的内部,然后向下拧紧第一螺杆11。

在图3中:第二螺杆32依次贯穿第三螺孔31和第二螺孔21的内部,第二连接杆3与第一连接杆2通过第二螺杆32与第一螺母34螺栓连接,同时推动第一连接杆2和第四连接杆6,使两侧连接的第一卡件1和第二卡件7与所需夹持的钢筋间距对齐,然后将第二螺杆32插入第三螺孔31和第二螺孔21的内部,并拧紧第一螺母34。

在图4中:第三螺杆43依次贯穿第二通孔45和第一通孔42的内部,第一连接块41与第二连接块46通过第三螺杆43与第二螺母44螺栓连接,将第一连接块41与第二连接块46活动至指定角度后,拧紧第二螺母44。

在图2中:第一卡件1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增加所夹持钢筋与第一卡件1内壁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需使用该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时,首先拧松第二螺母44,活动第二连接杆3和第三连接杆5,改变第二连接块46和第一连接块41之间的连接角度,使夹具符合所夹持钢筋的弧度,随后拧紧第二螺母44,同时推动第一连接杆2和第四连接杆6,使两侧连接的第一卡件1和第二卡件7与所需夹持的钢筋间距对齐,然后将第二螺杆32插入第三螺孔31和第二螺孔21的内部,并拧紧第一螺母34,最后将所夹持的钢筋放置在第二卡件7和第一卡件1的内部,然后向下拧紧第一螺杆11。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包括第一卡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1)的上方开设有第一螺孔(12),所述第一螺孔(12)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杆(11),所述第一卡件(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21),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连接杆(3),所述第二连接杆(3)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外侧的凹槽(33),所述第二连接杆(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31),所述第三螺孔(31)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杆(32),所述第二螺杆(32)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螺母(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的一侧连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二连接杆(3)一侧的第二连接块(46),所述第二连接块(46)的内部开设有一组第二通孔(45),所述第二通孔(45)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螺杆(43),所述第三螺杆(43)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螺母(44),所述第二连接块(46)的一侧通过第三螺杆(43)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1),所述第一连接块(41)的内部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杆(5),所述第三连接杆(5)的结构与第二连接杆(3)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三连接杆(5)的内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6),所述第四连接杆(6)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杆(2)的结构一致,所述第四连接杆(6)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卡件(7),所述第二卡件(7)的结构与第一卡件(1)的结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32)依次贯穿第三螺孔(31)和第二螺孔(21)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3)与第一连接杆(2)通过第二螺杆(32)与第一螺母(34)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杆(43)依次贯穿第二通孔(45)和第一通孔(42)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块(41)与第二连接块(46)通过第三螺杆(43)与第二螺母(44)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1)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钢筋卡具,包括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卡件的上方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卡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推动第一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使两侧连接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与所需夹持的钢筋间距对齐,有利于解决不同间距钢筋之间的夹持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程训光;尹中富;刘福全;韩卫能;杨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训光
技术研发日:2020.08.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