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6094发布日期:2021-10-16 09:4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


背景技术:

2.在如水文、岩土工程、煤田、金属矿等地质勘察钻井过程中多使用测井仪器,这种测井仪器包含测井主机和测井探管两部分,在测井过程中,由测井探管在地下探测、采集信号,再由测井主机显示信号资料,转换成所需的地质资料,再根据所得资料进行后续的钻井工作。
3.但是,现有的勘测探管在勘测前需要使用钻机对岩层钻孔,再将探管放入孔进行勘测,导致勘测时工序较多,影响工作效率,且现有探管不方便拆卸,使用与携带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以解决现有的勘测探管在勘测前需要使用钻机对岩层钻孔,再将探管放入孔进行勘测,导致勘测时工序较多,影响工作效率,且现有探管不方便拆卸,使用与携带时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包括第一探管,所述第一探管一端套设有钻头,所述钻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钻头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探头;所述第一探管一端设置有第二探管,所述第一探管与所述第二探管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探管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探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调节环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所述钻头顶部焊接;所述第二探管一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座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周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弧形夹持块,所述弧形夹持块内穿设有把手;所述弧形夹持块一侧设置有显示仪器,所述探头与所述显示仪器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夹持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紧固旋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两端均套设有防滑橡胶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环周侧设置有多个防滑凸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头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探头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头上套设有密封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所述卡槽以及所述卡块均设置有三组。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转动把手使钻头钻动,钻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使钻头钻入
土壤使更加的省力,钻头钻入土壤中后,通过控制调节环使螺纹杆在螺纹孔内移动,将滑槽内设置的探头顶出,进行探测;该装置钻孔与探测一体使用时更加方便,减少了探测时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将安装板放入安装座,按压安装板使弹簧压缩,再转动安装板,松开安装板弹簧回弹将安装板弹起,使卡块卡设在卡槽内,结构简单,拆卸与安装时使用时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的爆炸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探管;2、钻头;3、滑槽;4、探头;5、螺纹杆;6、保护壳;7、凸块;8、调节环;9、螺纹孔;10、凹槽;11、第二探管;12、安装座;13、弹簧;14、卡槽;15、安装板;16、卡块;17、弧形夹持块;18、把手;19、通孔;20、紧固旋钮;21、显示仪器;22、防滑橡胶套;23、防滑凸棱;24、密封套;25、限位块;26、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2.一种岩土工程组合探管,包括第一探管1,所述第一探管1一端套设有钻头2,所述钻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6;所述钻头2内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设置有探头4;所述第一探管1一端设置有第二探管11,所述第一探管1与所述第二探管11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环8,所述调节环8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0,所述第一探管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探管1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凸块7,所述凸块7卡设在所述凹槽10内;所述调节环8内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内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一端与所述钻头2顶部焊接;所述第二探管11一端设置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上设置有弹簧13,所述安装座12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4,所述安装座12内设置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周侧设置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卡设在所述卡槽14内;所述安装板15上设置有弧形夹持块17,所述弧形夹持块17内穿设有把手18;所述弧形夹持块17一侧设置有显示仪器21,所述探头4与所述显示仪器21电性连接。
23.该岩土工程组合探管,在使用时,第一探管1一端套设有钻头2,钻头2内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设置有探头4;所述第一探管1一端设置有第二探管11,所述第一探管1与所述第二探管11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环8,所述调节环8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0,所述第一探管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探管1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凸块7,所述凸块7卡设在所述凹槽10内;所述调节环8内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内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一端与所述钻头2顶部焊接,通过转动把手18使钻头2钻动,钻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6,使钻头2钻入土壤使更加的省力,钻头2钻入土壤中后,通过控制调节环8使螺纹杆5在螺纹孔9内移动,将滑槽3内设置的探头4顶出,进行探测;该装置钻孔与探测一体使用时更加方便,减少了探测时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探管11一端设置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上设置有弹簧13,
所述安装座12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4,所述安装座12内设置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周侧设置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卡设在所述卡槽14内;所述安装板15上设置有弧形夹持块17,所述弧形夹持块17内穿设有把手18;所述弧形夹持块17一侧设置有显示仪器21,所述探头4与所述显示仪器21电性连接,探头4将探测信号传输至显示仪器21上,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安装时,将安装板15放入安装座12,按压安装板15使弹簧13压缩,再转动安装板15,松开安装板15弹簧13回弹将安装板15弹起,使卡块16卡设在卡槽14内,结构简单,拆卸与安装时使用时方便。
24.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弧形夹持块17上开设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内设置有紧固旋钮20;所述把手18两端均套设有防滑橡胶套22;通过紧固旋钮20将把手18固定住,卸载使拧松紧固旋钮20将把手18取下,方便携带,通过防滑橡胶套22避免使用时打滑,提高安全性。
25.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调节环8周侧设置有多个防滑凸棱23;设置的防滑凸棱23是了增加调节环8与手部的摩擦力,提高调节环8实用性。
26.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探头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25,所述探头4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6;设置的限位块25时对探头4进行限位,避免探头4滑出,设置的保护壳6是为了避免探头4在滑出时与撞击到石块,安全探头4的使用寿命。
27.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探头4上套设有密封套24;设置的密封套24是为了避免泥土进入钻头2内部,影响探头4的正常伸缩。
28.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弹簧13、所述卡槽14以及所述卡块16均设置有三组,设置的三组是为了加强对安装板15的固定。
29.综上所述,该岩土工程组合探管,在使用时,第一探管1一端套设有钻头2,钻头2内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设置有探头4;所述第一探管1一端设置有第二探管11,所述第一探管1与所述第二探管11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环8,所述调节环8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0,所述第一探管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探管1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凸块7,所述凸块7卡设在所述凹槽10内;所述调节环8内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内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一端与所述钻头2顶部焊接,通过转动把手18使钻头2钻动,钻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6,使钻头2钻入土壤使更加的省力,钻头2钻入土壤中后,通过控制调节环8使螺纹杆5在螺纹孔9内移动,将滑槽3内设置的探头4顶出,进行探测;该装置钻孔与探测一体使用时更加方便,减少了探测时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探管11一端设置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上设置有弹簧13,所述安装座12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4,所述安装座12内设置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周侧设置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卡设在所述卡槽14内;所述安装板15上设置有弧形夹持块17,所述弧形夹持块17内穿设有把手18;所述弧形夹持块17一侧设置有显示仪器21,所述探头4与所述显示仪器21电性连接,探头4将探测信号传输至显示仪器21上,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安装时,将安装板15放入安装座12,按压安装板15使弹簧13压缩,再转动安装板15,松开安装板15弹簧13回弹将安装板15弹起,使卡块16卡设在卡槽14内,结构简单,拆卸与安装时使用时方便;弧形夹持块17上开设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内设置有紧固旋钮20;所述把手18两端均套设有防滑橡胶套22;通过紧固旋钮20将把手18固定住,卸载使拧松紧固旋钮20将把手18取下,方便携带,通过防滑橡胶套22避免使用时打滑,提高安全性;探头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25,所述探头4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壳6;设置的限位块25时对探头4进行限位,避免
探头4滑出,设置的保护壳6是为了避免探头4在滑出时与撞击到石块,安全探头4的使用寿命。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