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式正循环潜孔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3212发布日期:2021-08-17 13:4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集束式正循环潜孔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束式正循环潜孔锤。



背景技术:

在潜孔锤施工中,大口径桩孔施工如果采用单一冲击器就会造成使用气压高过高、冲击频率不高、制造成本过高、施工效率低等严重产品缺陷。因此多采用多个小型冲击器捆绑形成集束式潜孔锤进行作业,以实现大口径桩孔低成本施工。但是,现有的集束式潜孔锤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不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束式正循环潜孔锤,该潜孔锤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便于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束式正循环潜孔锤,包括气室上板、气室下板、筒形外罩、外六方接头、多个导向管、多个冲击器、冲击器固定板、多个锁固机构、底板、多个排渣挡板和多个长螺杆;

所述气室上板和气室下板均水平的设置,且上下相间隔的固定连接在筒形外罩内腔的上部;气室上板和气室下板之间通过纵向设置的多个气室支撑板固定连接;气室上板、气室下板和筒形外罩的上部之间形成密闭的配气室;所述气室上板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孔;气室下板的下部对应多个冲击器的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气室下板的上部开设有连通配气室和多个安装槽的多个连通孔;

所述筒形外罩外圆面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延伸的导流通槽,所述导流通槽的横截面为向内部凹陷的半圆形;

所述外六方接头的轴心设置有轴向贯通的供气通道;外六方接头的下端固定插装于安装孔中;

多个导向管均设置在筒形外罩的内腔中,且分别与多个安装槽同轴心的设置,导向管的上端与气室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抵接在抵接在位于筒形外罩内腔底部的冲击器固定板的上端;

所述冲击器固定板与筒形外罩固定连接,且对应多个冲击器的部分开设有多个通孔a;

多个冲击器对应的插装于多个导向管中,且冲击器的上端固定插装于安装槽中,冲击器由通孔a穿出,且与冲击器固定板固定连接;

多个锁固机构对应多个冲击器的设置,且均设置在冲击器固定板的下方,其由相配合的两个弧形夹板组成;两个弧形夹板围合在对应冲击器上卡钎套的外部,并均通过螺栓与冲击器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水平的设置在锁固机构的下方,其对应多个冲击器上钻头末端的部分开设有多个通孔b,并通过多个通孔b套设在多个冲击器外头末端的外侧;底板通过螺栓与冲击器固定板固定连接;

多个排渣挡板对应多个导流通槽的设置,排渣挡板的形状和导流通槽的形状相适配,排渣挡板固定安装在导流通槽的外表面;

多个长螺杆均位于筒形外罩的内部,且均匀的分布在多个冲击器之间,长螺杆的上端依次贯穿过底板、冲击器固定板、气室下板和气室上板后与位于气室上板上方的锁紧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保证连接强度,所述外六方接头的下部外侧与气室上板之间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筋板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排渣挡板和导流通槽的数量均为六个。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便外六方接头的轴心设置在供气通道;能使于向配气室中充入压缩体,从而便于作业用气的供应;通过在筒形壳体内设置有导向管,能便于冲击器的安装;通过冲击器固定板的设置不仅能对冲击器的外缸进行限制,还能方便进行锁紧机构的安装,从而能方便的对冲击器外缸的下端进行限位;通过底板的设置能方便对冲击器上钻头末端进行径向限位。通过使筒形罩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通槽,可以便于钻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尘土导流到气室上板上方,从而便于作业尘土的快速导出。使排渣挡板设置在导流通槽的外部,能在排渣的过程中对筒形罩体进行保护。通过长螺杆进行底板和气室上板的轴向连接,能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使整体的装配和拆卸过程更加方便。该潜孔锤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需要工人频繁地对其进行维护,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六方接头,2、筋板,3、气室上板,4、气室支撑板,5、筒形外罩,6、气室下板,7、导向筒,8、冲击器,9、冲击器固定板,10、底板,11、锁固装置,12、导流通槽,13、排渣挡板,14、锁紧螺母,15、供气通道,16、安装孔,17、长螺杆,18、配气室,19、安装槽,20、连通孔,21、弧形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集束式正循环潜孔锤,包括气室上板3、气室下板6、筒形外罩5、外六方接头1、多个导向管7、多个冲击器8、冲击器固定板9、多个锁固机构、底板10、多个排渣挡板13和多个长螺杆17;

所述气室上板3和气室下板6均水平的设置,且上下相间隔的固定连接在筒形外罩5内腔的上部;气室上板3和气室下板6之间通过纵向设置的多个气室支撑板4固定连接;气室上板3、气室下板6和筒形外罩5的上部之间形成密闭的配气室18;所述气室上板3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孔16;气室下板6的下部对应多个冲击器8的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9,气室下板6的上部开设有连通配气室18和多个安装槽19的多个连通孔20;

所述筒形外罩5外圆面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延伸的导流通槽12,所述导流通槽12的横截面为向内部凹陷的半圆形;

所述外六方接头1的轴心设置有轴向贯通的供气通道15;外六方接头1的下端固定插装于安装孔16中;

多个导向管7均设置在筒形外罩5的内腔中,且分别与多个安装槽19同轴心的设置,导向管7的上端与气室下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抵接在抵接在位于筒形外罩5内腔底部的冲击器固定板9的上端;

所述冲击器固定板9与筒形外罩5固定连接,且对应多个冲击器8的部分开设有多个通孔a;

多个冲击器8对应的插装于多个导向管7中,且冲击器8的上端固定插装于安装槽19中,冲击器8由通孔a穿出,且与冲击器固定板9固定连接;

多个锁固机构对应多个冲击器8的设置,且均设置在冲击器固定板9的下方,其由相配合的两个弧形夹板21组成;两个弧形夹板21围合在对应冲击器8上卡钎套的外部,并均通过螺栓与冲击器固定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弧形夹板21的外缘面位于筒形外罩5的内部;

所述底板10水平的设置在锁固机构的下方,其对应多个冲击器8上钻头末端的部分开设有多个通孔b,并通过多个通孔b套设在多个冲击器8外头末端的外侧;底板10通过螺栓与冲击器固定板9固定连接;底板10与冲击器固定板9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锁固机构的空间;

多个排渣挡板13对应多个导流通槽12的设置,排渣挡板13的形状和导流通槽12的形状相适配,排渣挡板13固定安装在导流通槽12的外表面,且排渣挡板13的端部与筒形外罩5之间圆滑过渡;

多个长螺杆17均位于筒形外罩5的内部,且均匀的分布在多个冲击器8之间,长螺杆17的上端依次贯穿过底板10、冲击器固定板9、气室下板6和气室上板3后与位于气室上板3上方的锁紧螺母14固定连接。长螺杆17与气室下板6及气室上板3之间密封连接;

为了保证连接强度,所述外六方接头1的下部外侧与气室上板3之间通过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筋板2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排渣挡板13和导流通槽12的数量均为六个。

通过便外六方接头的轴心设置在供气通道;能使于向配气室中充入压缩体,从而便于作业用气的供应;通过在筒形壳体内设置有导向管,能便于冲击器的安装;通过冲击器固定板的设置不仅能对冲击器的外缸进行限制,还能方便进行锁紧机构的安装,从而能方便的对冲击器外缸的下端进行限位;通过底板的设置能方便对冲击器上钻头末端进行径向限位。通过使筒形罩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通槽,可以便于钻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尘土导流到气室上板上方,从而便于作业尘土的快速导出。使排渣挡板设置在导流通槽的外部,能在排渣的过程中对筒形罩体进行保护。通过长螺杆进行底板和气室上板的轴向连接,能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使整体的装配和拆卸过程更加方便。该潜孔锤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需要工人频繁地对其进行维护,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