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3078发布日期:2021-07-20 15:4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工程监控量侧已经成为隧道动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用于矿山、铁路、公路等隧道工程,随着我国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隧道也变得十分常见,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现有技术,目前采用反射棱镜的工作原理,通过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激光发射器发射信号,激光接受靶接收信号,通过激光感应区的光斑面积以及位置来判断隧道是否产生变形。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0981172u),该专利技术能够将定位车放在隧道地面上,打开定位车两侧断面的红外线测距仪,工作人员通过两侧红外线测距仪调整定位车位置,推动小车做直线运动,此时标记笔会在隧道内壁顶端留下两条标记线,该标记线为反射棱镜的安装位置,然后用螺栓将反射棱镜固定安装在隧道内壁顶端,能够准确定位反射棱镜的位置,避免安装出现误差,但是定位车先进行标记定位点,然后在进行安装反射棱镜,其安装效率低,使定位车的功能过于单一,降低了定位车的利用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具有给反射棱镜一个储存收纳的空间,且能够便于对反射棱镜的安装,提高了小车本体利用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内侧设有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顶部设有两个标记机构,且所述隧道本体内侧设有激光器和接收器,所述小车本体顶部设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盒体、底板和若干个反射棱镜,所述盒体与所述小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盒体开设有空腔,若干个所述反射棱镜均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底板滑动在所述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盒体开设有与所述反射棱镜相对应的出口,所述出口的宽度是所述反射棱镜厚度的三倍。

优选的,所述底板位于若干个所述反射棱镜底部,且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一端贯穿所述盒体。

优选的,所述盒体开设有提升槽,所述提升杆滑动在所述提升槽内。

优选的,所述提升杆上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环。

优选的,所述盒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所述绳索位于所述限位环内。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高度低于所述标记机构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收纳机构包括盒体和若干个反射棱镜,使小车本体在标记完成后,可以直接利用小车,拉动绳索,使底板带着反射棱镜上升,可以从出口内拿出反射棱镜进行安装,这种设置不仅给反射棱镜一个储存收纳的空间,且能够便于对反射棱镜的安装,提高了小车本体的利用率,且设置的限位杆连接着限位环,绳索位于限位杆内,使提拉环位于限位环的顶部,可以限制绳索的位置,使人们在安装反射棱镜时,可以便于操作绳索,从盒体内取出反射棱镜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小车本体;11、标记机构;2、激光器;3、接收器;4、收纳机构;41、盒体;411、空腔;412、出口;413、提升槽;42、反射棱镜;43、底板;44、提升杆;45、绳索;451、提拉环;46、限位杆;461、限位环;5、隧道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包括隧道本体5,隧道本体5内侧设有小车本体1,小车本体1顶部设有两个标记机构11,且隧道本体5内侧设有激光器2和接收器3,小车本体1顶部设有收纳机构4,收纳机构4包括盒体41、底板43和若干个反射棱镜42,盒体41与小车本体1固定连接,盒体41开设有空腔411,若干个反射棱镜42均位于空腔411内,且底板43滑动在空腔411内。

本实施方案中:隧道本体5内侧设有小车本体1,小车本体1顶部设有两个标记机构11,且隧道本体5内侧设有激光器2和接收器3,小车本体1和标记机构11用来在隧道本体5上做出安装反射棱镜42的标记,其原理与公开号cn210981172u,名称为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说明书中第24和25段中所提到的标记原理一致,通过推动小车做直线运动,此时标记笔会在隧道内壁顶端留下两条标记线,该标记线为反射棱镜42的安装位置,能够准确定位反射棱镜42的位置,避免安装出现误差,当激光器2发出光信号,通过反射棱镜42折射到接收器3上,在接收器3上呈现光斑,多个激光器2、反射棱镜42和接收器3的组合,能够反应隧道本体5的某一段是否发生变形,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当在对反射棱镜42进行安装时,收纳机构4包括盒体41、底板43和若干个反射棱镜42,多个反射棱镜42位于盒体41内,根据盒体41的高度进行存放,盒体41通过螺栓安装在小车本体1上,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安装反射棱镜42时,需要借助梯子或其它工具,当操作人员位于梯子上时,可以直接作用在提拉环451上,使绳索45向上提升,带动底板43在空腔411内滑动,这时盒体41内部的反射棱镜42能够上升,裸露在出口412处,可以从出口412内拿出反射棱镜42进行安装,这种设置不仅给反射棱镜42一个储存收纳的空间,且能够便于对反射棱镜42的安装,提高了小车本体1的利用率,绳索45能够缠绕系在限位杆46上,便于下次从盒体41内取出反射棱镜42,设置的限位杆46连接着限位环461,绳索45位于限位杆46内,使提拉环451位于限位环461的顶部,可以限制绳索45的位置,使人们在安装反射棱镜42时,可以便于操作绳索45,从盒体41内取出反射棱镜42进行安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在图1-2中:盒体41开设有与反射棱镜42相对应的出口412,出口412的宽度是反射棱镜42厚度的三倍,出口412能够便于从盒体41内取出反射棱镜42,或将反射棱镜42放入在盒体41内部,其出口412设定的大小,可以便于操作盒体41内的反射棱镜42,盒体41的高度低于标记机构11的高度,不会使盒体41影响标记机构11的使用。

在图3-4中:底板43位于若干个反射棱镜42底部,且底板43上固定连接有提升杆44,提升杆44一端贯穿盒体41,盒体41开设有提升槽413,提升杆44滑动在提升槽413内,当提升杆44在提升槽413内滑动,能够使底板43上升,从而带动底板43上的反射棱镜42朝向出口412运动,便于取出反射棱镜42,提升杆44上固定连接有绳索45,绳索45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环451,盒体41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6,限位杆46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61,且绳索45位于限位环461内,使提拉环451位于限位环461的顶部,可以限制绳索45的位置,避免绳索45脱离到下方,操作人员不利于操作,使人们在安装反射棱镜42时,可以便于操作绳索45,从盒体41内取出反射棱镜42进行安装,提高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小车本体1和标记机构11用来在隧道本体5上做出安装反射棱镜42的标记,当在对反射棱镜42进行安装时,多个反射棱镜42位于盒体41内,根据盒体41的高度进行存放,作用在提拉环451上,使绳索45向上提升,带动底板43在空腔411内滑动,这时盒体41内部的反射棱镜42能够上升,裸露在出口412处,可以从出口412内拿出反射棱镜42进行安装,这种设置不仅给反射棱镜42一个储存收纳的空间,且能够便于对反射棱镜42的安装,提高了小车本体1的利用率,设置的限位杆46连接着限位环461,绳索45位于限位杆46内,使提拉环451位于限位环461的顶部,可以限制绳索45的位置,使人们在安装反射棱镜42时,可以便于操作绳索45,从盒体41内取出反射棱镜42进行安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