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机底座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6766发布日期:2021-08-20 17:0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机底座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钻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机底座高架。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普通钻机打钻头面都配备了随钻高架,用来施工掘进断面正前及横川第三、第四排钻孔。如附图5所示;掘进结束后,一般形成两个掘进迎头(即两个正前),一个联络横川,两个钻场。按照打钻施工设计,两个正前各布置4排32个钻孔,联络横川布置4排76个钻孔,左右钻场各布置4排24个钻孔,从底往上排间距依次为0.8m/1.3m/1.8m/2.3m。因zdy-1900s型坑道钻机最大支设高度为1.6m,而钻孔设计的高排孔超过zdy-1900s型坑道钻机的最大支设高度,故而需制造钻机底座高架,满足高排钻孔施工需求。

由于钻机施工断面上排孔时支设较高,现有技术中采用立柱连锁防倒链来固定高架,该方式操作起来较为麻烦,而且操作人员需要频繁上下钻机高架连锁防倒链,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机底座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钻机高架稳定性差,操作繁琐、危险性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四个角部设有可拆卸的卡柱机构;卡柱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背面设有两个抱箍,两个抱箍分别连接于底板的上端和下端,底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与底板垂直的螺杆;矩形框架的角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圆孔,圆孔用于与螺杆连接,抱箍抱持在液压立柱上,矩形框架的上部设有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前连接座设有耳板、后连接座设有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通过螺栓安装在矩形框架上,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与矩形框架之间设有减震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两根平行的横梁,两根横梁之间通过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伸出纵梁,伸出长度内设有用于安装螺杆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各有两个,设置在纵梁上,分别位于纵梁与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交点处。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支腿,支腿连接在纵梁与横梁的节点处,支腿的底部连接有底梁,底梁的两端设有挂环。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呈外扩状。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采用工字钢,圆孔贯穿工字钢的腹板,纵梁采用矩形钢管,矩形钢管的端头卡入工字钢的上下翼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钻机底座高架采用卡柱机构进行固定,操作简单,卡柱机构与高架底座连接成一个整体,卡柱机构再与液压立柱连接,高架底座可随液压立柱的伸缩升高降低,满足钻孔高度需求,即在同一纵线上移钻时无需卸柱只需将液压立柱泄压即可,同时省去了操作人员上下钻机高架联锁小链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钻场示意图。

图中:1-矩形框架;101-圆孔;102-前连接座;103-后连接座;104-横梁;105-纵梁;106-支腿;107-底梁;108-挂环;2-卡柱机构;201-底板;202-抱箍;203-螺杆;3-液压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包括底座和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的卡柱机构2。底座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的四个角部设有可拆卸的卡柱机构2;卡柱机构2包括条形的底板201,底板201的背面设有两个抱箍202,两个抱箍202分别连接于底板201的上端和下端,底板2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与底板201垂直的螺杆203;矩形框架1的角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圆孔101,圆孔101用于与螺杆203连接,抱箍202抱持在液压立柱3上,在安装时,钻机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上部。

矩形框架1的上部设有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前连接座102设有耳板,后连接座103设有螺孔;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通过螺栓安装在矩形框架1上,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与矩形框架1之间设有减震垫板。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用于固定钻机,设置减震垫板可以减少钻机工作时对矩形框架1的冲击。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各有两个,设置在纵梁105上,分别位于纵梁105与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交点处。

矩形框架1包括两根平行的横梁104,横梁104采用工字钢,圆孔101贯穿工字钢的腹板,两根横梁104之间通过纵梁105固定连接,纵梁105采用矩形钢管,矩形钢管的端头卡入工字钢的上下翼板之间。横梁104的两端伸出纵梁105,伸出长度内设有用于安装螺杆203的圆孔101。

矩形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106,支腿106连接在纵梁105与横梁104的节点处,支腿106呈外扩状,支腿106的底部连接有底梁107,底梁107的两端设有挂环108,挂环108可以用于对钻机用锁链进行辅助固定。

在进行高处钻孔时,通过卡柱机构2将底座安装在液压立柱3上,同一纵线上钻孔时,控制液压立柱3调节钻机高度;横向移动时,拆开抱箍202,将底座高架移至下一孔位处的液压立柱3上。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的四个角部设有可拆卸的卡柱机构(2);卡柱机构(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的背面设有两个抱箍(202),两个抱箍(202)分别连接于底板(201)的上端和下端,底板(2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与底板(201)垂直的螺杆(203);矩形框架(1)的角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圆孔(101),圆孔(101)用于与螺杆(203)连接,抱箍(202)抱持在液压立柱(3)上,矩形框架(1)的上部设有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前连接座(102)设有耳板、后连接座(103)设有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通过螺栓安装在矩形框架(1)上,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与矩形框架(1)之间设有减震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包括两根平行的横梁(104),两根横梁(104)之间通过纵梁(105)固定连接,横梁(104)的两端伸出纵梁(105),伸出长度内设有用于安装螺杆的圆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座(102)和后连接座(103)各有两个,设置在纵梁(105)上,分别位于纵梁(105)与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交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106),支腿(106)连接在纵梁(105)与横梁(104)的节点处,支腿(106)的底部连接有底梁(107),底梁(107)的两端设有挂环(1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06)呈外扩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机底座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4)采用工字钢,圆孔(101)贯穿工字钢的腹板,纵梁(105)采用矩形钢管,矩形钢管的端头卡入工字钢的上下翼板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钻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机底座高架;为了解决目前钻机高架稳定性差,操作繁琐、危险性较大的问题,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四个角部设有可拆卸的卡柱机构;卡柱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背面设有两个抱箍,两个抱箍分别连接于底板的上端和下端,底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与底板垂直的螺杆;矩形框架的角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圆孔,圆孔用于与螺杆连接,抱箍抱持在液压立柱上,矩形框架的上部设有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前连接座设有耳板,后连接座设有螺孔。卡柱机构与高架底座连接成一个整体,卡柱机构再与液压立柱连接,移钻时无需卸柱只需将液压立柱泄压即可,同时省去了操作人员上下钻机高架联锁小链的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军;冯伟;张亮;张鑫;郭向阳;杨建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