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26715发布日期:2021-09-14 21:4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交通工程建设、城市建设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浅埋暗挖法隧道,同时,大断面、特大断面隧道应用也逐步广泛,因此涉及的施工工法转换也越来越多。对国内隧道施工工法转换工程实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目前国内隧道施工工法转换方法大多过于保守,不利于快速转换施工,并且对小断面转大断面甚至超大断面的施工工法转换的研究甚少。同时,针对浅埋暗挖法隧道面临的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及环境条件,传统工法转换的局限性逐步凸显,已难以满足隧道高速发展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非常规施工需求,如由小断面向大断面、超大断面的施工工法转换,既要能保证围岩的稳定性及施工安全,又需要适当的加快施工进度,目前无可借鉴的工程案例。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结合预加固措施及信息化施工手段,通过crd法断面各上洞室的渐变扩挖并移动或及时增设临时中隔墙,完成上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下洞室维持安全步距采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工法及断面转换。本方法由crd法横、竖向采用渐变方法过渡到双侧壁导坑法,避免工法转换之间的时间间隔,减少crd法扩挖对围岩的扰动,保障了施工安全,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并减少了窝工。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超前预加固:在crd法断面先行洞室1到达过渡段时,暂停开挖,采用前进式或后退式注浆进行洞内水平及斜向超前预加固;2)超前地质钻孔:取芯钻机取芯做超前地质钻孔,探明前方不良水位地质情况及地层加固效果,水平地质钻孔打设深度应超出本次计划开挖长度5m以上;3)先行上洞室断面转换:确定前方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角度维持在30
°
以内,逐榀进行扩挖施工,待先行上洞室1开挖断面与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基本重合,完成先行上洞室1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此处连立三榀拱架,并继续向前开挖6~10m,为下洞室2开挖及断面转换创造条件;4)先行下洞室同步跟进断面转换施工:确定前方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上下台阶法,掌子面与先行上洞室1临时仰拱

始终保持保3~5m安全距离,待先行下洞室2开挖断面与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基本重合,完成先行下洞室2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此处连立三榀拱架,并继续向前开挖3~5m,为后行下洞室开挖及断面转换创造条件;
5)后行上洞室断面转换:同样的方法完成超前预加固、超前地质钻孔等工作,确定前方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角度维持在30
°
以内,逐榀进行扩挖施工,在确保洞室净宽满足两个导洞相应操作空间时,提前按双侧壁导坑法施做侧导洞临时中隔墙

,并暂停中间导洞5开挖,继续开挖后行侧导洞3,待后行侧导洞3开挖断面与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基本重合,完成后行侧导洞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此处连立三榀拱架,并继续向前开挖6~10m,为中导洞5开挖及断面转换创造条件;6)中上导洞断面转换:恢复中上导洞5施工,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并与后行侧导洞3保持安全步距,待中上导洞5开挖断面与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基本重合,完成中上导洞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此处连立三榀拱架,并继续向前开挖3~5m,为crd法断面下洞室4开挖及断面转换创造条件;7)后行下洞室同步跟进断面转换施工:确定前方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上下台阶法,掌子面与双侧壁导坑法中上导洞5临时仰拱

始终保持保3~5m安全距离,待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后行下洞室2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8)完成工法转换施工:待后行下洞室4同步跟进断面转换施工完成后,完成整个crd法断面向双侧壁导坑法断面的工法转换,各导洞按照安全步距,同步展开施工。
5.所述的通过crd法断面先行上洞室1,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将上洞室1拱部及边墙

和其临时仰拱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先行上侧导洞1的拱部及边墙

、临时仰拱

靠拢,同步移动临时中隔壁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

靠拢,完成先行上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6.所述的先行下洞室2与上洞室1保持安全步距,同样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将下洞室边墙及仰拱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下侧导洞2的边墙及仰拱

靠拢,同步移动临时中隔壁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

靠拢,完成下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7.所述的通过crd法断面后行上洞室3,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在确保洞室净宽满足两个导洞相应操作空间时,提前按双侧壁导坑法施做侧导洞临时中隔墙

,并继续将上洞室3拱部及边墙

和其临时仰拱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后行上侧导洞3的拱部及边墙

、临时仰拱

靠拢,同步移动新增临时中隔墙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

靠拢,完成后行上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8.所述的后行下侧洞室4与上侧洞室3保持安全步距,同样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将下洞室边墙及仰拱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下侧导洞4的边墙及仰拱

靠拢,同步移动新增临时中隔墙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

靠拢,完成下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9.所述步骤1)超前预加固:重点加固上下洞室掌子面前方土体,注浆范围为掌子面至对应轮廓外3m,加固地层为自稳性较差



级围岩,一次加固深度结合洞室开挖步序及其安全步距综合考虑。
10.所述步骤7)完成工法转换施工:各导洞安全步距可根据围岩及预加固情况并综合现场实际条件考虑,一般为单导洞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时,上下导洞安全步距维持在6~10m,水平相邻导洞间步距维持6~10m。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由crd法横、竖向采用渐变方法过渡到双侧壁导坑法,避免工法转换之间的
时间间隔,减少crd法扩挖对围岩的扰动,保障了施工安全,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并减少了窝工,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及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工艺示意图。
13.图2是所述开挖断面及工法转换示意图。
14.其中,图中:1

crd法断面先行上洞室/双侧壁导坑法先行上侧导洞;2

crd法断面先行下洞室/双侧壁导坑法先行下侧导洞;3

crd法断面后行上洞室/双侧壁导坑法后行上侧导洞;4

crd法断面后行下洞室/双侧壁导坑法后行下侧导洞;5

双侧壁导坑法中导洞;6

双侧壁导坑法中下侧导洞;
①‑
先行上洞室/上侧导洞拱部及边墙;
②‑
先行上洞室/上侧导洞临时中隔墙;
③‑
先行上洞室/上侧导洞临时仰拱;
④‑
先行下洞室/下侧导洞边墙及仰拱;
⑤‑
先行下洞室/下侧导洞临时中隔墙;
⑥‑
后行上洞室/上侧导洞拱部及边墙;
⑦‑
后行上洞室/上侧导洞临时仰拱;
⑧‑
后行下洞室边墙及仰拱/后行上侧导洞临时中隔墙;
⑨‑
后行下侧导洞边墙及仰拱;
⑩‑
后行下侧导洞临时中隔墙;
⑾‑
中上导洞拱部;
⑿‑
中上导洞临时仰拱;
⒀‑
中下导洞仰拱。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叙述。
16.如图1、2所示,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结合预加固措施及信息化施工手段,通过crd法断面各上洞室的渐变扩挖并移动或及时增设临时中隔墙,完成上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下洞室维持安全步距采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工法及断面转换。
17.所述的通过crd法断面先行上洞室1,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将上洞室1拱部及边墙

和其临时仰拱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先行上侧导洞1的拱部及边墙

、临时仰拱

靠拢,同步移动临时中隔壁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

靠拢,完成先行上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18.所述的先行下洞室2与上洞室1保持安全步距,同样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将下洞室边墙及仰拱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下侧导洞2的边墙及仰拱

靠拢,同步移动临时中隔壁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

靠拢,完成下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19.所述的通过crd法断面后行上洞室3,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在确保洞室净宽满足两个导洞相应操作空间时,提前按双侧壁导坑法施做侧导洞临时中隔墙

,并继续将上洞室3拱部及边墙

和其临时仰拱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后行上侧导洞3的拱部及边墙

、临时仰拱

靠拢,同步移动新增临时中隔墙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

靠拢,完成后行上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20.所述的后行下侧洞室4与上侧洞室3保持安全步距,同样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将下洞室边墙及仰拱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下侧导洞4的边墙及仰拱

靠拢,同步移动新增临时中隔墙

向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

靠拢,完成下洞室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21.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1)超前预加固:在crd法断面先行洞室1到达过渡段时,暂停开挖,采用前进式或后退式注浆进行洞内水平及斜向超前预加固。
22.2)超前地质钻孔:取芯钻机取芯做超前地质钻孔,探明前方不良水位地质情况及地层加固效果,水平地质钻孔打设深度应超出本次计划开挖长度5m以上。
23.3)先行上洞室断面转换:确定前方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角度维持在30
°
以内,逐榀进行扩挖施工,待先行上洞室1开挖断面与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基本重合,完成先行上洞室1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此处连立三榀拱架,并继续向前开挖6~10m,为下洞室2开挖及断面转换创造条件。
24.4)先行下洞室同步跟进断面转换施工:确定前方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上下台阶法,掌子面与先行上洞室1临时仰拱

始终保持保3~5m安全距离,待先行下洞室2开挖断面与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基本重合,完成先行下洞室2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此处连立三榀拱架,并继续向前开挖3~5m,为后行下洞室开挖及断面转换创造条件。
25.5)后行上洞室断面转换:同样的方法完成超前预加固、超前地质钻孔等工作,确定前方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上下台阶法,渐变扩挖角度维持在30
°
以内,逐榀进行扩挖施工,在确保洞室净宽满足两个导洞相应操作空间时,提前按双侧壁导坑法施做侧导洞临时中隔墙

,并暂停中间导洞5开挖,继续开挖后行侧导洞3,待后行侧导洞3开挖断面与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基本重合,完成后行侧导洞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此处连立三榀拱架,并继续向前开挖6~10m,为中导洞5开挖及断面转换创造条件。
26.6)中上导洞断面转换:恢复中上导洞5施工,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并与后行侧导洞3保持安全步距, 待中上导洞5开挖断面与双侧壁导坑法设计断面基本重合,完成中上导洞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此处连立三榀拱架,并继续向前开挖3~5m,为crd法断面下洞室4开挖及断面转换创造条件。
27.7)后行下洞室同步跟进断面转换施工:确定前方加固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上下台阶法,掌子面与双侧壁导坑法中上导洞5临时仰拱

始终保持保3~5m安全距离,待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后行下洞室2向双层壁导坑法断面的转换。
28.8)完成工法转换施工:待后行下洞室4同步跟进断面转换施工完成后,完成整个crd法断面向双侧壁导坑法断面的工法转换,各导洞按照安全步距,同步展开施工。
29.所述的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所述步骤1)超前预加固:重点加固上下洞室掌子面前方土体,注浆范围为掌子面至对应轮廓外3m,加固地层为自稳性较差



级围岩,一次加固深度结合洞室开挖步序及其安全步距综合考虑。
30.所述的一种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扩挖及转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7)完成工法转换施工:各导洞安全步距可根据围岩及预加固情况并综合现场实际条件考虑,一般为单导洞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时,上下导洞安全步距维持在6~10m,水平相邻导洞间步距维持6~10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