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9581发布日期:2021-11-22 17:1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二次衬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


背景技术:

2.衬砌台车的支撑系统,其作用是支撑整个台车模板系统自重与承受衬砌时压力、防止模板变形与向内收缩。由于台车受到侧模板的压力较大,因而对于台车侧模板的支撑至为重要。
3.传统的衬砌台车支撑系统采用门字形的架体,门型架体存在由于架体外侧与模板内侧构成的空间较小从而影响到施工作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对于侧模板的支撑强度高,增大与侧模板之间的空间,便于更好的施工作业。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包括顶模、侧模以及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立柱、斜撑、斜撑横梁以及顶部架体;所述立柱并排设置有两列,每列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横梁;沿每列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在立柱横梁上平行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斜撑;所述斜撑的顶端均连接至斜撑横梁上,位于同一纵向截面的左右两块斜撑相互呈“八”字形;所述斜撑横梁上设有支撑所述顶模的顶部架体;所述侧模的内侧与同侧的斜撑外侧之间通过多根丝杆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斜撑由第一直角梯形部和第二梯形部组成;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的上底与立柱横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底与第二梯形部的上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梯形部的下底与斜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和第二梯形部较长的斜边呈共线且靠近隧道中心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和第二梯形部为一体成形状。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系统,两列立柱之间的距离在现有的支撑系统基础上并不需要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特别地,通过在连接立柱的柱横梁上平行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斜撑;斜撑的顶端均连接至斜撑横梁,位于同一纵向截面的左右两块斜撑相互呈“八”字形;斜撑的设置在保证对侧模板支撑强度的同时,有效增大了与侧模板之间的空间,从而便于作业人员更好的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

顶模,2

侧模,3

立柱,4

斜撑,5

斜撑横梁,6

顶部架体,7

立柱横梁,8

丝杆,4a

第一直角梯形部,4b

第二梯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4.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包括顶模1、侧模2以及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立柱3、斜撑4、斜撑横梁5以及顶部架体6;所述立柱3并排设置有两列,每列立柱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横梁7,每列立柱3包括有多根立柱;沿每列所述立柱3的长度方向在立柱横梁7上平行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斜撑4;斜撑4的较高一端朝向隧道中心位置;所述斜撑4的顶端均连接至斜撑横梁5上,位于同一纵向截面的左右两块斜撑4相互呈“八”字形;所述斜撑横梁5上设有支撑所述顶模1的顶部架体6,顶部架体6为现有技术,采用现有衬砌台车上的即可;所述侧模2的内侧与同侧的斜撑4外侧之间通过多根丝杆8连接。
15.通过斜撑4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与斜撑4的外侧与侧模2内侧之间的空间,从而便于作业人员更好的进行施工作业;另一方面,斜撑4的设计,相比较于传统的门型架体,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支撑强度,从而保证了对侧模2的支撑。
16.具体的,所述斜撑4由第一直角梯形部4a和第二梯形部4b组成;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4a的上底与立柱横梁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底与第二梯形部4b的上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梯形部4b的下底与斜撑横梁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4a和第二梯形部4b较长的斜边呈共线且靠近隧道中心位置。
17.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4a和第二梯形部4b为一体成形状,这样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
18.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包括顶模(1)、侧模(2)以及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立柱(3)、斜撑(4)、斜撑横梁(5)以及顶部架体(6);所述立柱(3)并排设置有两列,每列立柱(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横梁(7);沿每列所述立柱(3)的长度方向在立柱横梁(7)上平行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斜撑(4);所述斜撑(4)的顶端均连接至斜撑横梁(5)上,位于同一纵向截面的左右两块斜撑(4)相互呈“八”字形;所述斜撑横梁(5)上设有支撑所述顶模(1)的顶部架体(6);所述侧模(2)的内侧与同侧的斜撑(4)外侧之间通过多根丝杆(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4)由第一直角梯形部(4a)和第二梯形部(4b)组成;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4a)的上底与立柱横梁(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底与第二梯形部(4b)的上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梯形部(4b)的下底与斜撑横梁(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4a)和第二梯形部(4b)较长的斜边呈共线且靠近隧道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部(4a)和第二梯形部(4b)为一体成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新型支撑系统的衬砌台车,包括顶模、侧模以及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立柱、斜撑、斜撑横梁以及顶部架体;所述立柱并排设置有两列,每列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横梁;沿每列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在立柱横梁上平行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斜撑;所述斜撑的顶端均连接至斜撑横梁上,位于同一纵向截面的左右两块斜撑相互呈“八”字形;所述斜撑横梁上设有支撑所述顶模的顶部架体;所述侧模的内侧与同侧的斜撑外侧之间通过多根丝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对于侧模板的支撑强度高,增大与侧模板之间的空间,便于更好的施工作业。业。业。


技术研发人员:谢发腾 罗天强 陈伟波 郭仕伟 李铖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发腾实业(云南)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1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